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你问我答     
《中国高校招生》2003,(6):45-45
高考在即,如何预防“非典”? 问:我是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能告诉我在此期间应当如何面对高考,又应如何预防“非典”吗? 一位非常焦虑的山西考生王庆春答:近来,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对“非典”是否影响高考而产生焦虑的心情。我们应当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怀下,每一位考生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会得到最有效的保障。在“非典”疫情未能得到最有效的控制前,甚至高考的系列安排都可能会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是我们每位考生和家长都应放心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是查明“非典”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影响。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设计了16项自编问卷题,对646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处理,皮尔逊卡方检验表明:隔离人群、封校学生、特殊职业人群在“非典”对人的一般影响、情绪影响、生理影响、行为影响上均高于一般人群(p<0.051或p<0.05);“非典”对人的一般影响在不同文化的人身上有显著差异(p<0.05);“非典”对人的情绪影响、生理影响、行为影响上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不同年龄人群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典”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影响与性别、文化、年龄关系不大;“非典”对隔离、封校和特殊职业人员心理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3.
当“非典”病毒在广州、北京、山西、内蒙等城市一步步蔓延的时候,当全国各电视台每天播放疫情的时候,当我省黄冈出现第一例“非典”病人的时候,当妈妈每天仔细叮嘱我一定要按量服用“抗非”药物时,我感觉“非典”像一个魔鬼一步步向我靠拢。然  相似文献   

4.
10.中队长闫卓的父亲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她说:“爸爸,我永远支持你。” 本刊记者陈希学摄影报道齐心协力 抗击“非典”——西安市碑林区南门小学抗击“非典”掠影(二)@陈希学!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5.
阳光依然明媚,百花依然艳丽,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的春天依然是那么美丽。然而,街上那一个个戴着口罩略显紧张的脸告诉我,这不是一个平凡的春天。一种人类从没见过的莫明的“非典”病毒,在这温暖的春天里繁衍、肆虐,无情地吞噬着一个个健康的生命,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恐惧。每一个善良的人在这“非典”时期都献上了自己“非常”的爱。妈妈在“非典”时期给了我许多“非常”的爱。记得4月份“非典”最猖狂的时期,妈妈买回了许多增强抵抗力的中药。但由于我当时并不重视“非典”的严重性,又不喜欢中药的那股味,我坚决不喝。后来妈妈对我发了脾气,…  相似文献   

6.
百花园     
1.屈原:我自幼忧此“非典”兮,年既老忧亦重。2.孔子:有朋自“非典”疫区来,不亦乐乎。3.曹操:非典,吾命休矣! 4.李白:安能摧眉折腰惧“非典”,使我不得开心颜。5.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非典”患者俱欢颜。6.苏童:“非典”在城北地带迅速蔓延,香椿树街沉迷在南方的堕落中。7.卫斯理:“非典”的病毒是可以消除的,可是人类内心深处所隐藏的病毒又如何消除? 8.郑渊洁: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站成一排,戴着大口罩、小口罩、不大不小的口罩,等待戴着大口罩、小口罩、不大不小口罩的阿姨点名。9.琼瑶:情深深,雨濛濛……情在“非典”气喘中。10.贾平凹:“非典”让古城成了废都,但那妇人并不放在心上,口(此处删去576字). 11.王朔:过把瘾就死。不就是“非典”吗?唬谁呀? 12.鲁迅:真的猛士,敢于直面鲜血淋漓的“非典”。13.梁羽生:看官要知“非典”结果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相似文献   

7.
晴天霹雳:12岁的儿子说得了“非典”! “爸爸,你快回家救我,我——我得了‘非典’!”我正在单位加晚班,儿子打通了我的手机哭着告诉这晴天霹雳般的惊人消息。  相似文献   

8.
编辑张婴音孙智正主持: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非典”吗?它是由一种SARS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悄悄地来到我们周围,无情地破坏了我们生活的安宁。当大人们奋起对抗“非典”的时候,小朋友们是怎么想的呢?你们会用怎样的方法来预防“非典”呢?让我们来倾听一下小朋友们的心声吧。我知道“非典”是一种很严重的病,如果两个人互相讲话的时候太靠近了,就会我传给你,你传给我。但是不讲话又不行,所以要离远点。小朋友还要多洗手、漱口,早晚刷牙,吃点醋大蒜,把“非典”病菌臭死。(朱文韬大班)如果得了“非典”,最好早点去医院,不去的话过几天可能…  相似文献   

9.
“我们虽然小,但和雷锋叔叔一样,也是一个兵。喷雾器就是我的枪,口罩就是我的炮。我们每人都是一辆坦克,挡住‘非典’,不让‘非典’粘上我,就是胜利。虽然我们还不能上‘非典’前线,但是我们身边也是狠狠打击‘非典’的战场。一天不感染,就是一小胜;一周不感染,就是一大胜。每人都胜利,‘非典’就投降……”这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面对“非典”的胆识和豪言壮语。  相似文献   

10.
“我们虽然小,但和雷锋叔叔一样,也是一个兵。喷雾器就是我的枪,口罩就是我的炮。我们每人都是一辆坦克,挡住‘非典’,不让‘非典’粘上我,就是胜利。虽然我们还不能上抗击‘非典’前线,但是我们身边也是狠狠打击‘非典’的战场,一天不感染,就是一小胜;一周不感染,就是一大胜。每人都胜利,‘非典’就投降……”这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面对“非典”的胆识和豪言壮语。  相似文献   

11.
"非典"时期民众社会心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对长沙、北京两地民众在“非典”时期的一般社会心理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战胜“非典”的舆论导向和领导决策提供了相应的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发烧的经历。可是,在2003年防“非典”的日子里发烧,却非同寻常。4月24日,正是“非典”肆虐横行时期,这天中午我正准备去上学,忽然觉得头顶一阵酸痛,好像有千斤重的东西压在我的头上,又好像有万根钢针刺着我的身体,一阵头晕眼花,连走路都好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妈妈是护士,看到我这个样子,本能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啊!好烫啊!你发烧了!”妈妈惊叫着。听到这句话,我马上联想到“非典”,心中的恐惧油然而生:“会不会是‘非典’?”……可是很快我的恐惧就被那针刺的头痛冲淡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很快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朦胧中…  相似文献   

13.
于越 《良师》2003,(17)
“叔叔阿姨听我言,不要随地来吐痰。飞沫传播是途径,随地吐痰传‘非典’……”自从预防“非典”开始,我借用一个小喇叭,录上音,在班级、在学校、在院里、在街头反复宣传预防“非典”的卫生知识。我带领同学们帮助孤寡(ɡuǎ)老人搞好家庭卫生。我们先去的是李奶奶家,李奶奶见我们来了这么多人,就问:“孩子们,你们今天都来了?”我说:“李奶奶我们是来宣传防‘非典’知识,帮您干活来了。”说着我们就开始干起来。有的读宣传单,有的擦地,有的擦玻璃,不一会儿就把屋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李奶奶拉着我们的手,夸奖道:“你们真是抗‘非典’的小勇士,…  相似文献   

14.
“非典”时期京渝两地民众社会心理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层抽样的问卷调查方法,对京渝两地的556名民众进行了“非典”疫情中风险认知及其社会心理行为预测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1)“非典”期间,两地民众的社会心理总的趋势上具有一致性,他们在风险事件的认知、影响风险认知的信息因素和社会心理预警指标几方面总体表现是正常和适度的。调查期间政府的防控措施对稳定民众心理起到了重要作用;(2)“非典”期间,处在不同疫情状态下的两地民众的社会心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因所处的不同疫情环境而引起的,而且也仅是程度上的而非性质上的。本调查结果可为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防控和民众心理行为的有效疏导提供对策建议,为未来建立我国民众社会心理行为预警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四月,“非典”的阴影悄然接近我家。因为工作关系,爸爸与一位在潜伏期内的“非典”叔叔接触较多,于是被隔离住招待所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好像掉进了万丈深渊。这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情”扶起了我,也扶起了我们家。  相似文献   

16.
羊年伊始春风寒,“非典”肆虐我家园。神州大地摆战场,众志成城战魔顽。白衣战士请缨先,艰难困苦只等闲。个人安危置度外,就死扶伤争奉献。专家学者齐攻关,夜以继日搞科研。寻析病毒源何处,降伏“非典”捷报传。举国上下抗“非典”,做到“四早”是关键。注意卫生调饮食,心理平衡勤锻炼。抗击“非典”任务艰,党政军民坚如磐,万众一心夺胜利,中华民族定胜天。(注: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万众一心抗“非典”@李发友  相似文献   

17.
“非典”恐怖下的“典型”高考——有你的日子并没有太多的不同。2003年爆发的“非典”也许早已成了人们脑中的一抹记忆,而我却清晰地记着那场灾难的点点滴滴,因为,2003年,“非典”来了,我要高考了。那一年,当我们脱了厚重外套换上长袖T恤时,一场没有硝烟的突袭将我们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起初还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在中国大地上肆虐蔓延,它就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非典”(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编辑部的叔叔阿姨十分关心各地小朋友在这段时间内的学习、生活情况,近日,就“小学生如何看待非典”这个问题,叔叔阿姨们通过电话访了几所小学的学生。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说的吧———卢诗妍:我爸爸在医院里面负责发热门诊,已经一个多星期没回家了。我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爸爸你放心工作吧。我相信“非典”很快就会被消灭,只要我们团结一致,相信医疗技术,相信科学,就能战胜它!韩晗:遭遇“非典”,我内心世界一波…  相似文献   

19.
为阻止“非典”疫情向农村蔓延,教育部动员农村成人学校面向农民开展“非典”防治教育。我听到媒体播出这条简短信息后,心情十分欣喜。在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群防群治、科学防治“非典”的紧急关头,教育部的决策者结合实际,迅速出此新招,这不愧为一个好主意,值得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20.
当“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来临时,人们开始惊恐,而我们的白衣天使、生命斗士毅然抛弃个人安危,奔向抗击“非典”的第一线,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筑起坚固的防线,用满腔的爱温暖着患者的心灵。作为一个康复出院的病人,我是幸运的。通过这二十多天的治疗,在感激所有的医护人员的同时,我想告诉大家,其实“非典”并不可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