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市场主体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中宏观调控法的组成部分。市场主体宏观调控法所规制对象的客体是市场主体宏观结构,包括市场主体的产业分布结构、地区分布结构和规模结构。市场主体宏观调控法由市场主体市场准入调控法、市场主体市场退出调控法、市场主体规模增进调控法、中小市场主体保护法和地区经济平衡发展促进法组成。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有序、法制经济、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必须遵循市场运行规则、公众识别规则和国家维护规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国家维护规则的执行者,其职能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政府机构合并改组和政府对经济行政干预合理弱化的变化,对市场宏观调控的监督管理职能要强化,对不属于政府宏观调控监督管理的职能要弱化,把一些不应该由政府部门做的事情,交由社会和企业去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效力。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有序,法制经济,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必须遵循市场运行规则,公众识别规则和国家维护规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国家维护规则的执行者。其职能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政府机构合并改组和政府对经济行政干预合理弱化的变化,对市场宏观调控的监督管理职能要强化,对不属于政府宏观调控监督管理的职能要弱化,把一些不应该由政府部门的事情,交由社会和企业地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效力。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既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又是经济转型时期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之间关系的客观需要。如何加快政府改革,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如何加强法制建设,培育和完善中介组织;如何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如何标本兼治,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从而保证经济转型的顺利完成等等,都是宏观调控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拓展资金来源是解决农民培训资金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其主要方式是:建立农民培训的激励机制,发挥农民作为培训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出台优惠政策,通过完善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政策,提高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金融组织投资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完善法律法规,为农民培训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总结了西方关于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同时是道德调控的认识过程。认为政府的道德调控以市场经济蕴涵道德属性为客观基础,以政府是三重人、三重理性、三重标准的统一为内在依据,以市场主体的行为动力所具有的性质和所表明的方向为对象,以由市场主体理性的遮蔽效应所导致的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盲点”与“污点”为范围,以“服务”与“引导”为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市场经济的体系构成出发,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当由市场主体关系、市场规制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市场准入和社会保障五部分组成,把市场准入关系视为经济法调整对象之一是本文的最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民素质提高的“阶梯”,是农民致富的“金钥匙”,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器”。由于传统思想观念、高校扩招、经费投入、自身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制约。政府应加强宣传,改变旧观念,加强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机构则应加强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程传兴 《红领巾》2004,(6):144-146
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现阶段,应通过加快农村市场化改革、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来促进农村的市场化发展.农村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通过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提高农民素质等,着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二是通过推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三是通过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实现农村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四是通过健全法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以及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农业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作为弱小而分散的市场主体 ,为抗衡占优势地位的市场主体 ,保卫自身利益而组织起来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不仅有利于稳定家庭承包经营 ,更是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以及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需要 ,有利于全球化时代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调控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进而对作为宏观调控与管理有效手段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体制下,研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既是政府加强对旅游业宏观调控的需要,更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在对两种经济体制下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功能转变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主要手段,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内涵必须有清晰的界定。要结合经济运行的实际,正确处理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的各种矛盾,提高宏现经济政策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政府行为出发,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在体制转型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所经历的一系列改革,展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讨论了劳动力市场和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并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任何企业的衰败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经济体制的缺陷、市场竞争的冲击、政府干预的影响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所产生的不适应等因素,是我国国有企业陷于困境的主要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15.
当前投资过热是宏观调控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具体的材料和数据及相关理论,对投资过热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我国当前确实存在投资过热现象。造成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有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等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外来人口宏观调控问题上,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同样不可或缺.外来人口的宏观调控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调控,也不仅仅是人口准入制度的建立,而是一个如何让外来人口和本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正确评估城市合理人口规模对城市人口调控的指导意义,充分认识到城市合理人口规模只是一个理论概念,而不是一种操作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城市功能定位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是实现外来人口和城市协调发展的长远措施.城市政府应该以劳动力市场干预为主要手段,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切实保障外来人口权益;同时以建立和完善外来人口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为抓手,消除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各种负的外部性,特别是外来人口的社会不适应性及其不良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17.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各种手段,弥补市场经济失灵造成的缺陷。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实行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具体目标是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促进经济持续适度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确保个人收入分配公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为了确保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和健全包括计划机制、金融机制和财政机制在内的宏观调控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是一种适应资源合理配置,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的经济制度。但市场经济本身有时又存在着缺陷,即市场失效。如何有效地利用国家干预,弥补市场失效,促进经济稳定的发展,这是一个各市场经济国家都面临着的巨大挑战。目前,我国在从计划体制向现代市场体制的过渡中,如何正确定位和构建国家宏观经济干预体系,无疑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代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新课题,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具有客观性、阶段性、指导性和规范性等特点。企业的市场适应性和对国家产业政策的认同度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成败,因此完善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各项权利对于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性和对产业政策的认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落后状态决定了这些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行政推动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以乡镇政府为建设的主体,走政府主导型的小城镇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