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像样"的母亲 在五常市某幼儿园空荡荡的教室里,一个小男孩企盼而焦急地朝门口张望着.眼看天快黑了,他的眼神逐渐被失望和委屈笼罩.过了好一会儿,一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在夜色中匆匆地赶来.男孩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他朝着那个身影扑了过去:"妈妈,你以后能不能不迟到,我好怕!"  相似文献   

2.
谎言     
佚名 《家庭教育》2011,(1):91-91
孩提时,儿子张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过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把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是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这是孩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3.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个年仅13岁的初一男孩,见我从办公室里出来,急急忙忙拦住了我:“老师,等等行吗?”看他那难为情的样子,我温和地问:“有事吗?”他低着头小声说:“我犯了错误,拿了,不,是偷了李妈50元钱,妈妈叫我告诉老师,请求处理……”“钱呢?”“还了。”……原来,他是该镇某校一名新生。母亲是中年村民,她为升中学儿子的220元学杂费一直犯愁,直到开学的前一天,钱还没凑足,还差20元。不料儿子告诉母亲有个同学答应借钱给他。母亲信以为真,就将仅凑的200元  相似文献   

4.
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儿子还在幼儿园。幼儿园阿姨告诉她:“您的孩子有时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清,一般小朋友能做好的事他都做不了……”她强抑着满腔的辛酸,告别了老师。回到家,面对儿子无邪的笑脸,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宝宝了,说宝宝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全班只有宝宝最特别了。”那天晚上,儿子兴奋得睡不着觉。母亲第二次参加家长会,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告诉她:“这次考试,你儿子语文全班倒数第五,数学倒数第一。也不爱和其他同学交朋友。”班主任的话击溃了她矜持的自尊。走出教室,她流泪了。儿子从母亲脸上预感到了山雨欲来,躲在书…  相似文献   

5.
赏识的神力     
这是发生在我们班级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1年7月的一天,一位母亲手执三好学生的奖状来到我的办公室。在母亲的哭诉中我才知道我的这名三好学生曾经有过的经历:他原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5岁时母亲就送他去艺术班学画,表现突出;二年级学奥数,是奥数班里的高材生。可是他在学校的语文数学成绩却并不突出。还常常闯祸.被老师训斥。他的妈妈也会经常被老师找去听训;等回到家后,妈妈和爸爸便一起教训他。渐渐地妈妈发现儿子变了,成绩不断下降,脾气也开始暴躁,有什么要求达不到就发脾气。妈妈好言相劝:“爸妈下岗了,生活不容易……”没等妈妈说完话他会说:“那是你们没能耐”。妈妈说:“爸妈供你上学不容易,妈妈都几年没买新衣服了,现在还有病……’他会说:“是啊,妈有病穿好的也没有用……”其实他妈妈得的是癌症,坚强的母亲独自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持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可当妈妈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时,儿子连一声问候也没有,母亲的心碎了,绝望地要放弃对儿子的教育。然而就在六年级这一年的时间里,母亲惊喜地发现她的儿子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6.
王嵩 《现代家教》2002,(5):24-24
我把儿子当作“优质产品”,适时地为他做“广告”。儿子上幼儿园中班,爱上了绘画,吵着要我掏钱让他参加绘画班。我经不起他的纠缠,忍痛掏出120元作为绘画学费。学了3个月,便到了“六一”节。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兴奋地告诉我:“爸爸,我的画在幼儿园展览啦!”我带着惊讶,反问:“是吗?”“是啊,真的,我不可能骗你的。”“明天,爸爸到幼儿园欣赏你的杰作,好吗?”“好啊,不过,你要  相似文献   

7.
一天,香港的一位母亲突然发现儿子的校服口袋里有一包烟。在她严厉的责问下,儿子说那是同学要他代为收藏的。 母亲来到儿子所在的学校与他的班主任见面,结果真相大白——儿子已染上了吸烟的毛病。母亲边哭边骂地跟在儿子的后面回了家。  相似文献   

8.
哈里斯夫人居住在一个小乡村里。她的丈夫去世了。她有一个21岁的儿子,名字叫达夫。达夫在乡村的商店里工作,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可是后来他在城镇找到一份工作,并且搬到那里住。城镇的名字叫内皮尔,距达夫母亲居住的那个小乡村有很远的一段路程,母亲因此很不高兴,但是达夫说:“我在乡下没有好工作。母亲,我在  相似文献   

9.
一天,香港的一位母亲突然发现儿子的校服口袋里有一包烟,在她严厉的责问下,儿子说那是同学要他代为收藏的。第二天,母亲来到儿子学校与他的班主任见面,结果真相大白。知道儿子已染上了吸烟的习惯后,她边哭边骂的跟着儿子后面回了家。第一天是骂,第二天是劝,母亲又声泪惧下地说,自己没时间好好看管儿子,是自己的错,希望儿子能“回心转意“,戒掉吸烟的陋习,好好读书学习。可惜做儿子的什么也没有听进去。第二天,她要那吸烟的父亲去劝劝孩子。欠缺劝说能力的父亲从房里出来只能说一句:“你要吸我也也没办法,不要吸那么多吧!”其实,这孩子已多次…  相似文献   

10.
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里洗碗,她的六七岁的小儿子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要跳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呀!”这个小孩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他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还有一个同样有意思的故事——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照顾他的妹妹莎莉,他无意中发现了几瓶彩色墨水。母亲不在家,那些瓶子对他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小男孩忍不住打开瓶子,开始  相似文献   

11.
《广东第二课堂》2005,(6):12-12
哈里斯夫人居住在一个小乡村里。她的丈夫去世了。她有一个21岁的儿子,名字叫达夫。达夫在乡村的商店里工作,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可是后来他在城镇找到一份工作,并且搬到那里住。城镇的名字叫内皮尔,距达夫母亲居住的那个小乡村有很远的一段路程,母亲因此很不高兴,但是达夫说:“我在乡下没有好工作。母亲,我在内皮尔可以挣到很多钱,以后我每周给您寄一些钱。”  相似文献   

12.
病文展示心灵的距离湖北宜都外国语学校陈明吃过早饭,儿子就因为接到一个电话慌忙出去了。眼前的一幕让母亲感到不安,她不知道这些天儿子怎么了,老是心神不安,常常接到一些莫名的电话后匆匆往外跑,她心里萌生了一种冲动。(“慌忙”写出了儿子的神情,而“不安”、“心神不安”写出母亲紧张的心理。只可惜,描写欠细腻。当然,文章开始的悬念不错。)过一会儿,母亲轻轻踱进了儿子的房间——已经很少进入的一间房。房间的摆设还是老样子,一张床,一个书架,一张桌子和一个椅子。母亲惴惴不安地打开了抽屉,抽屉里没有什么东西,一个笔记本,几封信,几张…  相似文献   

13.
邻居的儿子小朋快上幼儿园了。儿子入园过集体生活,做母亲的最担心的就是儿子被别的孩子欺负。“国策”之下,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不管男孩、女孩,谁家不宠得像“小太阳”、“小皇帝”似的,谁还怕谁呀!于是,妈妈对他进行了入园之前的强化训练:“儿子,如果在幼儿园里有人打你,你就打他。”孩子坚定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14.
小张的儿子今年5岁,平时上幼儿园。这几天,儿子有点身体不适,恰逢小张也有几天公假可以休息,于是小孩子就撒着娇要求“赖”在家里玩。被儿子缠得没有办法,小张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没让儿子去幼儿园。可在午睡的时,小张却发现儿子并没有好好睡觉,而是摆弄他的“小鸡鸡”,这一发现令小张大为震惊和紧张:“儿子手淫了,这么小的年纪,这该怎么办才好?”等晚上爱人小王回家,小张便迫不急待地把白天的发现告诉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妻子。小王倒是十分沉着镇静,她叫来儿子悄悄地问他,为什么要午睡时摆弄自己的“小鸡鸡”,儿子很坦率,他回答说自己不爱午睡,…  相似文献   

15.
因被翻飞的小小剪刀理出的各种发型迷住,在一次作文课上,10多岁的小郭刚螂重写下了自己的理想:做一个理发师。这个理想和同学们当“科学家”“航天员”“文学家’的理想比起来,实在太朴实、太寒碜了,老师说他“有点没志气”。而同学们一下课就笑话他:“郭师傅!没出息的郭师傅!”郭刚红着眼睛回到家,他嗫嚅着问母亲:“妈妈,我会不会比别人傻一些?”母亲笑着告诉他:“我的儿子是最聪明的。”“那……理发的人是不是没出息呢?”母亲没什么文化,她想了想肯定地说:“理发也会有出息。”“可是,他们为什么会笑话我……”正俯身从芝麻里拣出杂物的母亲,从儿子的叙述里明白了令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原因,她不知道该怎么来安慰他。突然,一粒长长的、透亮的米粒出现在灰黑的芝麻中。母亲没有立刻把那粒米拣出来扔掉,她拉过儿子,让他看芝麻中那一粒饱满出众的米。“好儿子,你和他们是不一样的——喏,就像这粒米,虽然它很平常,但是我们缺不了它。不管你以后做什么,只要你自己喜欢、对别人有用处,那就不是没出息的。”  相似文献   

16.
儿子从小以淘气出名,但因为聪明,在幼儿园的几年里一直很受老师宠爱,结果他的自我感觉特别好,自认为是个出众的人物。 上学后的第一天,他就从学校里知道了“班长”是干什么的,于是回家向全家老少庄严宣布:“我要当班长!”马上遭到众家人的反对,有的说当班长不好,容易影响学习;有的说小小的年纪就想当官,思想倾向有问题。儿子不听这些,他的情绪丝毫不受干扰,仍是带着一脸的自信斩钉截铁地说:“我就是要当班长!”那神态显然是认定班长非他莫属。 第二天一放学,儿子就垂头丧气、一脸悲哀地告诉我,他当不上班长了,因为老师已…  相似文献   

17.
家庭音乐会     
张燕 《早期教育》2000,(10):9-9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初夏的风夹带着栀子花的香味一阵阵飘在我们的窗前。一大早,上幼儿园的儿子就兴冲冲地背着他爸爸刚给他买的小熊背包去上幼儿园。到了幼儿园脆声声地高呼“妈妈再见”后,儿子就一蹦一跳地将他那小小的身影淹没在幼儿园的绿树红花之间。到了中午,却见儿子“失魂落魄”地回来了:漂亮的背包带子给扯断了,小脸上尽是横一道竖一道的划痕。我一见心疼得要命,连忙问:“这是怎么了?”送他来的奶奶气狠狠地说:“你儿子又和小朋友打架了!”  相似文献   

18.
笑比哭好     
儿子上幼儿园不哭也不闹,着实让我乐了几天。可一位老幼教工作者却警告我说:“别高兴得太早,新鲜感一过,准哭。”可不,第二个星期一的上午,幼儿园打电话来,说儿子哭得好伤心。经验告诉我,只要自己狠狠心,孩子哭几天自然就不哭了。可我想,能不哭不是更好吗? 第二天我送他入园。进了大门,预想的情景似乎就要再现,儿子两手死死扣住我的脖子不肯下来。“嗨,儿子,下来咱俩  相似文献   

19.
幽默两则     
理想职业 贝蒂是个懒姑娘,她既不努力学习,也不帮母亲做家务。 “贝蒂,你长大了干什么工作呢?”母亲问,“你太懒了,没有任何工 作适合你。” “但我知道有一份工作适合我,”姑娘说,“我要当圣诞老人。” “你要当圣诞老人?”母亲挺惊讶,“为什么呢?”ol en 丽莎是个家庭主妇。她喜欢翻来复去地安排屋里的家具。“越变越 好了,”她常说,“这样看上去不是好多了吗?” 但她丈夫约翰却不以为然,他找起东西来太麻烦了。“你知道,亲爱 的,”他经常说,“如果你让东西呆在原来的地方,我就感激不尽了。”但 是丽莎不予理会。 一天夜里,约翰被敲门声惊…  相似文献   

20.
    
他在为工作埋头忙碌过冬季之后 ,终于获得了两个礼拜的休假。他老早就计划好要利用这个机会到一个风景佳丽的观光胜地去 ,泡泡音乐厅 ,交些朋友 ,喝些好酒 ,随心所欲地休憩一番。临行前一天下班回家 ,他十分兴奋地整理行装 ,把大箱子放进轿车的车厢里。第二天早晨出发前 ,他打电话给他母亲 ,告诉她去度假的主意 ,她说 :“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 ,我想看看你 ,和你聊聊天 ,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母亲 ,我也想去看你 ,可是我忙着赶路 ,因为同人家已约好了见面时间的。”他说。当他开车正要上高速公路时 ,忽然记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于是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