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利数据深加工已经作为我局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的任务。专利文献关键词标引是数据深加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专利文献关键词标引:(1)通过修改《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要求专利申请人(或代理人)在专利申请文件中提供对本专利申请的关键词标引;(2)由专业人员对专利文献进行关键词标引;(3)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收集用户(审查员或其他检索人员)使用的关键词;(4)进一步整理由计算机自动收集的用户使用的“关键词”,不断地充实“标引词库”。这样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金荣 《中国科技信息》2009,(19):163-164
《中图法》四版在分类标引上,还在秉承过去的陈旧方法。对外国文学作品“时代”的标引,凡是当代的作品在时代标引上还是标引为“现代”。《中图法》一直对外国文学作品中标引“时代”给到“现代”,笔者认为应给予进一步的标引。  相似文献   

3.
赵衍  张永娟  陈成材  陈恒 《情报杂志》2012,31(5):185-191
准确性问题一直是困扰计算机自动赋词标引工作的一大难点,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提高信息标引准确性的方法。通过比较研究,设计了一种信息标引"前-中-后"综合联动的控制方法来提高计算机自动赋词标引的准确性。该方法由标引前预处理、标引同期控制和后期反馈控制三阶段组成。系统地论述了该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实现方式,并在创新型CBA(中国生命科学文摘)数据库中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此方法在提高计算机自动赋词标引准确度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杨冬 《百科知识》2023,(14):4-7
<正>计算机能够思考吗?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艾伦·图灵提出了“图灵测试”这一思想实验。首先,请一个人与计算机进行对话,对话方式为打字,这个人只能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对方的回答。接下来,请另一个人(第三者)观看他们的对话内容,但是他并不知晓对话者是人还是计算机。此时,如果第三者无法分辨对话者中谁是人,那么这台计算机就通过了“图灵测试”。在图灵测试中,关键问题不是“计算机在对话中所提供的内容是否正确”,而是“通过对话能否区分发言者是人还是计算机”。图灵认为,“计算机是否可以思考”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首先要定义“什么是思考”。所以,他宁愿用“图灵测试”来判断计算机是否有能力模拟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也谈“关键词”的标引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说明“关键词”正确的标引方法,分析了论文标引“关键词”的主要作用,不同标引方法的检索效率,认为“叙词标引规则”不应摒弃,指出“关键词”的标引应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6.
就情报检索语言与网络信息资源自动标引问题,我们从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数据库自动标引语言的选择,与建立自动“标引网络信息智能数据库”系统的路径,及用于自动“标引网络信息智能数据库”系统的关键词选择等角度,探讨如何实现网络信息资源自动标引。  相似文献   

7.
普特南的思想多变,似乎已是众人皆知。然而,从研究者的角度看,哲学家的思想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几乎每个哲学家的思想观念都有自身的发展主线,无论他或她的思想发生多大的变化,我们都可以从他们思想发展的进程中寻找到某种贯穿始终的线索,这个线索可以说是他们思想的核心观念,也可以说是他们提出的某些根本问题或者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法等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无论哲学家的思想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用一种方式确定他们在哲学史上的位置。这对普特南这样的“狐狸型的”哲学家也是如此,我们从本专栏中发表的普特南的访谈录中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而对他的多变的哲学思想来说,最能体现他哲学主导观念的仍然是他的“内在实在论”思想,这在后面发表的董礼的文章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我们希望通过这两篇不算太长的文章,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普特南的思想变化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8.
现在很多电影及小说都写过一些关于“回到过去”与“改变现在”,他们认为为了防止现在一些事情的发生,可以用时光机回到过去,改变一些东西,从而改变现在。然而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回到过去应是这样:首先,人通过一些途径从拥有时间的空间中脱离,这才可能到达过去,因为时间是不可逆的。这有点像水管中的一只虫,若它想到流水的源头必须从水管中出来,从空中飞到源头,小虫必须通过水管外的空气,因为飞速流动的水会阻止小虫在水管中停住与回头游。而人要回到过去,就要脱离拥有时间的正常空间,而到达“原始空间”,然后从“原始空间”往“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关键词标引质量会影响学术期刊的规范化水平和文献的检索率。调查园艺类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期刊英文关键词的标引要求和现状,为提高英文关键词标引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2021年版《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36种园艺类期刊为研究对象,查找并分析期刊“投稿须知”中对关键词标引的具体要求,随机抽取要求明确的期刊在2020—2022年刊登的30篇文章,统计关键词标引合格率。【结果】设有关键词的34种期刊中,58.8%未规定用词能否与文章标题重合,70.6%未明确排序规则,94.1%未提供参考主题词表。各刊关键词标引的要求各异,但普遍简单笼统,刊文的关键词标引合格率为6.7%~100.0%。【结论】园艺类SCIE期刊关键词标引要求笼统且不一致,应重视关键词规范化标引。  相似文献   

10.
一个新词儿,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国的媒介上,以致不少媒介认为已用不着翻译——“Internet”,这是指由全球数百万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信息网络。目前我国也已开通与之相联的接口。这一计算机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全球网络现在已是有史以来所建造的最大机器。在今后几十年中还将扩大许多倍,而且更加强大。这个庞然大物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今天所知道的生活。计算机全球互联网络对人们获得信息的广度、深度和速度,都发生根  相似文献   

11.
在新加坡世界华商大会上,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校长田长霖先生作了“大学、科技与经济”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指出,“当我们进入新的阶段新的世纪时,我认为我们未来的成就将更多取决于人才资源而不是一般人力资源。”并认为“人才资源越来越重要的趋势是和大学的任务分不开的——特别是从事研究的大学。美国在这方面经常领先。”关于大学所扮演的科技先驱角色,他举例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西奥多·冯卡曼教授和他的最杰出的学  相似文献   

12.
塞尔通过“中文屋”思想实验对图灵的智能定义进行了反驳,认为通过了图灵测试的计算机并不具有智能,人与计算机的根本区别在于意向性,而意向性来自于人类大脑特有的生物结构——神经蛋白。但是,塞尔并没有明确指出导致意向性的根源性力量究竟是什么,大脑是如何具有意向性的,这是他的“中文屋”思想实验留给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也是图灵测试需要我们认真审视的问题——智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中,人们对计算机智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的应用也将会和人类的实际需求融合得更加紧密,如何让计算机具有像人类的大脑一样的意向性成为人工智能专家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知识系统中,目前中国和印度居于边缘位置。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菲利普·G·阿尔特巴赫认为是不可能的。菲利普·G·阿尔特巴赫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建树有目共睹,然而对于他的上述观点,我们要以辨证的思维理解。  相似文献   

14.
1991年初,日本、美国和德国的一些国际著名宇宙化学家、地球化学家来信高度赞扬我国的科学家正在为宇宙化学作出越来越多的重要贡献。信中说:“欧阳自远教授在天体化学研究中,许多项目在当今世界的天体化学领域内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他著述的《天体化学》一书在广度和权威性方面,西方还没有可以与之媲美的著作出版。”“从世界范围的观点来看是独一无二的”。欧阳自远教授取得的成就得到国际同行如此高度的评价,是跟他学术上的高深造诣,工作中不畏艰险和敢于探索、创新的开拓精神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创立早期相对论后,离开量子力学研究的洪流,而去进行“统一场论”的研究,企图建立引力场和电磁场的统一理论,并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阶段。遗憾的是,他的探索始终未取得具有物理意义的结果,但却几乎耗尽了他整个后半生的科学创造精力,并使他远离了当时物理学最蓬勃发展的领域——以量子力学为指导理论的微观物理学,这对物理学的发展无论如何是一种损失。玻恩在谈到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态度时写道:“我们当中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出悲剧——对于他来说,他在孤独中探索自己的道路;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失去了领袖和旗手。”我们不…  相似文献   

16.
人工生命是继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之后,从计算机科学中衍生出来的又一崭新学科,虽然面世不过7年,但已在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显示出巨大生命力,并在计算机、机械、艺术及社会科学等领域得到应用。人工生命研究的进展 有关人工生命的研究,最早我们可从维纳的《控制论》中捕捉到一些信息,但首先提出“人工生命”概念的是美国洛斯·阿莫斯国家实验室的兰顿(Langton)。他认为,生命的特征在于具有自繁殖、进化等功能,地球上的生物只不过是生命的一种特例。只有用人工方法,用计算机或其他智能机械制造出具有生命特征的行为并加以研究,才能揭示生命  相似文献   

17.
苏联电影无论在内容和技术上都是世界上最进步的。从以前放映过的彩色片“米丘林”和荣膺国际电影展览第一奖的“宝石花”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奇妙的镜头。这些都是苏联导演和摄影师用崭新的电影技术所完成的杰作。下文所谈的便是这种新技术——“特技摄影”——的概况。原著作者阿·普屠希加是苏联著名导演之一,是应用“特技摄影”的大师,曾荣膺斯大林奖金。“宝石花”便是他的杰作。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04,(12):i024-i025
“我认为,清华的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的。清华本科生的平均程度比哈佛高。”杨振宁在最近召开的第六届“21世纪的计算”国际学术会议中这样表示。在这次计算机领域的国际盛会上,物理大师杨振宁作了主题演讲并在回答现场提问中最引人注目,反而成为会议的主角。  相似文献   

19.
曾洪京 《情报杂志》1993,12(4):58-61
评介了60年代以来比较著名的几种引文标引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标引的引文检索”方法。作者利用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局部试验,结果显示良好。认为如果将引文标引检索与主题标引检索结合起来,可更好地提高情报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20.
2.5.3相关度专家:萨拉塞维克 不管怎样,相关度问题依然引起一些调研者的兴趣,特别是特夫科·萨拉塞维克(Tefko Saracevic),他一直在研究这一问题。他负责理清了一个困扰研究者多年的概念。在1969年和1970年萨拉塞维克完成了他的基础工作。 大约在10年前,马龙和库恩(Maron and Kuhn,1960)就将概率微积分演算应用于计算机标引,试图建立一套相关度理论。1970年,萨拉塞维克带看同样或至少类似的目的应用了布拉德福的分散定律。这一调研领域已彼彻底研究,新的看法可能还会从已经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