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刘浩然 《大观周刊》2012,(51):375-375
读史使人明智.这就说明历史的作用.要求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使是历史教学也不排除在外。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初中历史教学有着自身独特的功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指导,从而达到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目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其中特别强调了“创新”的作用。一切的创新都是依赖于那些具有创造力和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如何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其关键便在于贯彻实施创新教育。那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陈捷 《大观周刊》2012,(25):295-295,286
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新教育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的价值追求,而体育运动本身的根本特征就是创造力,本文主要围绕创造力这一概念,分析体育教育中培养面对学生创造力的可能性,以及对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石恒 《大观周刊》2012,(50):281-281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杨应志 《大观周刊》2011,(42):97-97
创新是国家的灵魂,创新教育是最基本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关键。创新精神是人类创造力发展的体现和动力,创新能力是人所普遍具有的潜能。通过了解职教计算机教育教学现状,更新教师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思路,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5.
达古拉 《大观周刊》2012,(9):219-219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进步的原动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伴随着教育体制一起成长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种之一,学好以及应用好是关系到我们今后工作、生活的一件大事。因此,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就需要我们教职员工在小学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摒除一切陈旧的教育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谋求创新,不断激发小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小学生在创新思维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吴道胜 《大观周刊》2010,(46):199-199
创造力,是指在一定动力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育,当然责无旁贷,应当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益的途径。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认为主要应当从鼓励、引导、培养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7.
逯克英 《大观周刊》2012,(3):250-250
21世纪进入日新月异、百舸争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的潮流中,只有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才能迎接未来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每个学生都具有可发展的创造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除了教授地理知识之外,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黄良军 《大观周刊》2011,(52):122-122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新形势下不可或缺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东西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义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9.
郭朝玉 《大观周刊》2012,(44):318-319
我们知道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就是创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素质化教育和创新教学,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愿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0.
范正霞 《大观周刊》2011,(31):83-83
高中英语教学提倡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生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笔者就高中英语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作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璐萍 《大观周刊》2012,(36):191-19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的不断繁荣,教育事业也要跟紧脚步,与时俱进。在近年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各学科教学工作都跟进地实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创新。高中语文作为高中课程中的基础学科,更要积极开展创新教育,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做到与时俱进,真正适应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洪 《大观周刊》2012,(26):192-193
创新能力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高考已将创新意识作为能力考查的重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表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康立明 《大观周刊》2013,(12):206-206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方向,作为学生课堂行为的引导者,教师教学水平的优劣也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创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和充实自身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当代教师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14.
李智 《大观周刊》2013,(2):198-19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让学生畅游在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中,融入知识的海洋,充分吸取知识的营养.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实验能充分激发学生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探究式教学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一项萤要内容。探究式教学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自己有疑惑、想验证的问题进行探索和学习。和普通实验教学不同.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学生在教师适当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相似文献   

15.
田海燕 《大观周刊》2013,(6):254-254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审美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图书馆事业也不倒外。创新是充满活力,具有竞争力、创造力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十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进的不蝎动力,剖新促进了社会的迅猛发展.周书馆只有创新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创新推动了科技的飞速进步,图书馆只有刨新才能站在科技领域的前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  相似文献   

17.
王志平 《大观周刊》2012,(22):204-205
国家教育形势要求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寻有效的创新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相似文献   

18.
韩东华 《大观周刊》2012,(15):160-160
现在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学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然而,要达到教学创新,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本文特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暴子龙 《大观周刊》2011,(27):143-143
新课标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是科学的、前瞻的,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具有主动、负责和不断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培养具有我元化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培养能与周围人达成理解和合作,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探索求知的方向转变。因此,在实施新课标理念教育的今天,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刘凤琴 《大观周刊》2012,(15):270-270
作为十几岁的初中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多依靠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次,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在未来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奠定基础。所以,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政治教学的重要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状.促进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完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如何有效地促进初中政治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