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文丽 《现代传播》2001,(5):127-129
新华社2001年4月9日播发了这样一则消息:河北省国安市某学校一个班里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在一次课堂提问时,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当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由此感到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对学生说: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举右手。此后,每看到学生举左手时,老师就给他机会让他答,举右手时则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于…  相似文献   

2.
李纲 《大观周刊》2013,(2):96-97
中学语文费时费力.效果却很难让人满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学生语文水平普遍偏低,问责语文老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觉得徐江先生对中学语文老师提出的批评并非没有道理。我倒是觉得《中学语文老师惹谁了?》一文,颇有一种老虎屁股摸不得的蛮横,有一种“失败有理”的诡辩。  相似文献   

3.
冉政 《大观周刊》2011,(47):135-135
作文课让很多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言以对,甚至是不知所措。在普通高中尚且如此,那么在我们职业中学这种现象就更是见怪不怪了。在作文课上,老师让学生写东西,学生第一个问题便是“写多少字哦”?弄得老师们哭笑不得。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不知有多少老师进行过如是的思考。但我经过多次思考之后,觉得要想改变学生拒作文于千里之外的现象,我们应从如下几方面来以于改进。  相似文献   

4.
石新霞 《大观周刊》2011,(19):91-91
在21世纪教育改革的今天.仍能看到许多初中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声情并茂的讲。学生听得如醉如痴,老师突然提问学生学生总是低头不语。老师实在生气,就会提问一个学习中等的学生让谈给说说,看看是不是理解了。如果能说上来就觉得全班理解。我认为不见得某个人能答的上就是全部学生了解;这就是为什么造成学生课堂上鸦雀无声的效果。在新课改指导下.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协调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读书百变.其义自现”在语文实践中,得以实现。朗朗的书声,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无人之境.把阅读的韵味.悠悠忽忽飘香在波波洒洒学子心中。  相似文献   

5.
李艳丽 《大观周刊》2012,(25):263-263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老师授课、学生记课堂笔记为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课堂索然无味,没有生气,从而带来的是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兴趣是学习英语的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将英语课堂点亮、变活呢?游戏是最好的途径之一.让游戏成为英语课堂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6.
刘丽秀 《大观周刊》2012,(26):175-175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觉得作文的教、写、改是非常麻烦的事情,甚至觉得是项沉重的负担。其实当我们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仔细选材、学会立意后,学生就会下笔如有神,作文质量上去了,改就必然轻松无比。因此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舒红兵 《大观周刊》2012,(52):221-221
学习历史不仅可使人知古通今,而且还可以使人明智,可见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学生认为历史是副科,学与不学无关紧要,因此上课不认真,敷衍了事。家长也是这样,见了语数外老师到很客气,而见了象历史这样的副科老师觉得无所谓。久而久之,历史教学成绩便陷人了低谷。通过多年来的历史教学。我认为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真正让学生把历史学好,使学生乐学历史,应做到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8.
常爱玲 《大观周刊》2013,(4):210-210
早读开始了,我让学生熟记昨天学过的重点句型,并逐人背诵。 “老师,别让我背了,写下来行吗?” “老师,我不会读,但我会写。您让我写吧!?” 面对刚认识的这些孩子的恳求的目光,我欲言又止。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二十年前消失的“哑巴”英语学生在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又复活了呢?  相似文献   

9.
李艳秋 《大观周刊》2012,(41):306-306
效率低下是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中学生不会自主学习是一个主要原因。学生在初中阶段,老师不太重视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基础太差,老师觉得让学生自学太浪费时间,影响进度,也忽视这个问题,以至于教学效果越拳越差,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提早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陈婷婷 《大观周刊》2012,(22):182-182
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明显的表现是:书写混乱,错别字较多,汉语拼音混淆不清,课堂极少发言.作文要么只有几句话,要么东拼西凑,表达不出完整的中心……和语文表达力较强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的确让人“头痛”.但我觉得教好基础较差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11.
高娟 《大观周刊》2011,(18):177-177
语文历来是小学课程的重点科目。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大家都在变着法子提高学生这方面或者那方面的能力.也因此而让大家费尽了心思,吃尽了苦头。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每一位老师都在关心和关注着学生们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劳动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的健康变化和发展。在我看来.在以上多种素质中.智能素质几乎都与其他素质表现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红战 《大观周刊》2013,(3):148-149
“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让学生永世不忘。就是因为老师能点亮学生心中热爱数学的灯。”对学生爱多批评少,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样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但是光爱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几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夏雄 《新闻天地》2008,(11):14-14
在入职之前,我曾投考某校新闻学研究生,并通过邮件向该校导师李希光自荐。他回问我一个问题:研究生毕业后,如果让你自由选择职业,你是做报纸记者还是做国家机关公务员,哪种职业会让你更有自豪感?我的回答是,做记者比做公务员更让我觉得尊荣。这位未曾谋面的老师对我的回答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归来吧     
李强 《视听界》2008,(2):119-119
第四年到浦口给南大广播电视系的学生开“广播业务”课。教学生比做节目让我觉得high。现在的孩子多聪明机灵,课堂沉闷上三分钟他们就坚持不住了,逼迫你耍尽百宝调动起他们的情绪,这对老师的智力和体力是个大挑战。做节目也有听众反馈,可总是延后的,听众张和听众李是抽象的,面目模糊的,怎么着都有点像对着空气做戏。  相似文献   

15.
祁淑芳 《大观周刊》2011,(44):213-213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说实话,以前我从没觉得这句话有多好,因为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已氢我渐渐磨成了严师,在学生面前我总是一副严肃庄重的样子,尤其是从不轻易表扬赞美学生,而在一节课上,实习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我,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这些久经“教场”的老师们是多么吝啬自己对笺赞扬啊!  相似文献   

16.
杨谊春 《大观周刊》2011,(37):244-244
谈及数学这门课程,有时会听到同行这样认为:数学具有抽象性、精确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特点,老师施教不容易,学生学得也不那么轻松。目前就我们初中学生来讲,有一部分同学对数学还是很有兴趣的,甚至酷爱这门课,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学习兴趣不是那么浓,表现较被动,还是一小部分同学觉得自已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就渐渐的消失了。老师们为了保持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进行着不懈的发努力,下面我以新课标理念为切入点,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兴趣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夏红季 《大观周刊》2012,(35):195-195
从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角度看,口语交际能力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就业。目前在大多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实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并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部分老师觉得口语交际的课程具有不可操控性,会让老师觉得投入虽多,收效却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几种口语交际形式的训练,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难以让学生真正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要大幅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们必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口语课程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阶段实实在在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他们未来的社会交往和工作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曹丹 《上海档案》2007,(2):11-12
采访沙老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同样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打来电话,让我一定要去见一位老师。她说和这位老师聊过后肯定会大受启发,于是便约了2006年的最后一天前去拜访。说实话,刚看到沙老师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她是档案人。在我心目中的档案工作者应该都是含  相似文献   

19.
高伟 《大观周刊》2012,(50):274-27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师指明了方向。一改过去教师占课堂主体的现象,代之让学生占主体、老师占主导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课堂重新焕发生机。下面是我在新课改过程中获得的一点领悟和看法.与各位同仁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20.
王锐 《大观周刊》2012,(28):202-202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最好的学习动力,因此,我想在此谈一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并应用于身边的动手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