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析导语     
导语。从字面解释。“导”即为引导、开导、领导、顾名思义。导语就是导读之语。对于导语的运用和研究。始于西方。英语中这个词有两种含义:一种做动词的率领,指挥之义;一种做名词的领导。领路之义。而做为后一种含义的子项中还有一项.是指特定的新闻报道中的内容提要。如是而说。导语可以视为新闻报导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传说古代有两位好友,多年不见,偶遇街头,畅叙契阔,从分手直至重逢。此时,某甲对某乙说,“适才路过尊府,见火光烛天,人声鼎沸,莫非有祝融之灾?”某乙闻言顿足捶胸道:“胡不早言!”遂仓惶飞奔而去。或曰:这则故事同新闻导语何干?答曰:大有关系。如果某甲懂得导语写作的道理,便会一见面即对某乙说,“君家起火,速往救之!”而不至于闹出上述的笑话了。其实,按人之常情,任何人在上述情况下都会首先报警而不会侈言其他。这则笑话不过是劝人不要过于迂腐罢了。由此看来,新闻导语必须包含最新最重要的事实,实际上是来源于生活本身的客观规律,绝非好事者的奇想。西方新闻记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导语的写作。纽约大学教授斯蒂芬斯说:“由于读者极少把  相似文献   

3.
方圆 《新闻知识》2002,(4):38-39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写好一条消息的导语则是难中之难。一是导语置于开篇之首,要以最简洁的文字,反映新闻最主要、最新鲜的内容。二是导语在长期的新闻写作实践中已形成一定的框框。梁衡同志曾指出:对大多数记者来说,“为了适应新闻这个框子,一些本来好的,对读者有益的东西也只好割爱了”。新闻毕竟是写给读者看的。写好导语与发现新闻同等重要。有鉴于此,梁衡在新闻的实践中,对消息导语写作进行积极的、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试对他的导语写作特点作一个粗略的分析,以供同行借鉴。聚焦局部,…  相似文献   

4.
安泰 《新闻知识》2001,(8):39-40
新闻导语,是指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消息的第一个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吸引读者的注意。   导语的“导”字,含有“开始、启发、吸引”三个涵义。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说:“抓住或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   新闻学者洪天国在《现代新闻写作技巧》一书中说:“一条优秀导语的标准有两条即可,一是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使读者读导语以后而略知全篇新闻,二是能吸引读者的目光,迫使他不得不接着读导语下面的新闻主体。”   根据…  相似文献   

5.
有人把导语比作消息的“眼睛”,它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吸引读者往下看的作用。重视新闻导语写作,成为中外记者的共识。他山之五,可以攻玉。西方记者精心制作新闻导语,有不少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出于新闻竞争的需要,西方记者有较强的读者观念,在导请写作时注意读者兴趣,消息一开头就回答读者急于知道的问题。美国新闻学者麦克道格尔认为,“选择导语,是新闻写作首先的和最重要的一步。”英国的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说,“新闻导请,是新闻的生命所在。”西方~些新闻学者强调,一名新记者在写作一条…  相似文献   

6.
晋朝陆机在《文斌》中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片言”是简短精辟的文辞,“警策”是指突出命意、含意深切精警的句子。这样的要求适合我们写好导语。导语是全文中的中心,也是精彩之点,写好导语犹如给新闻安上动人的“眼睛”。写好导语是有讲究的。1.做到言简意赅,突出应该突出的内容,突出应该突出的要素。如:企业破产后,如何进行有效的资产重组才能最好地发挥“闲置”资产的效益,迅速使闲置资产重新上岗呢?安陆市采取5条有效措施。这个导语突出了人、事以及原因,至于时间、地点等可以在后面交待,使导语简短、鲜…  相似文献   

7.
如何认识导语的写作规律和技法呢?我想不妨从大到小,由远及近,先说一说各种文体的开创、因袭、变化、失体,然后具体说一说导语写作,也许会给人一点启迪。任何一种文体,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开创阶段。汉魏以前,没有现成的文体可资借鉴,往往“文成体立”,一个人先写成某种文章,别人跟着写了,便形成了某种文体的格式。一旦有了格式,后人便模仿学习,因袭为文。正如吴曾棋在《涵芬楼文谈》中所言:“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学习某种文体的写作技法,深悟深得此体之妙,…  相似文献   

8.
文章讲究开门见山,新闻导语更应如此。但是,随手翻翻我们的一些报纸,导语内容空而不实的却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用概念和原则代替了具体事实,让“笼统”跟“概  相似文献   

9.
我们都知道导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成败的关键。即如中国古人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国外新闻界对导语的写作也非常重视,他们把导语看成是新闻的眼睛。好的导语可以引起观众的注意,使之不得不听下去、看下去。  相似文献   

10.
薛涛 《视听界》2011,(5):92-96
口导一般出现在电视新闻的开篇部分,由主持人出镜播报,故而谓之“口导”。与平面媒体消息的导语相比,两者既相似又有区别:相似者,在于都起着反映、揭示、表达、烘托主题的作用;区别者,在于电视口导没有消息导语要素的完整和规范,手法自由,灵活多变。口导是电视新闻独特的结构要素,可以说,写好口导,文成一半。笔者将口导大致归纳为以下类型,写作方法各异。  相似文献   

11.
写导语要精练、要准确,这是导语本身的功能所要求的。导语应充当“最扼要、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的角色,才能起到“导”的作用。 勿写细节 常见有的导语写得具体详细。有的300多字的消息,导语用去200多字,导语长过正文,有的导语甚至长达300多字。这些长导语有个共同点,就是把事实讲得很详细。它把消息正文部  相似文献   

12.
“导语是消息的精华,是消息的灵魂,是消息最重要的开场白。”“写好导语等于写好了消息的一半。”等等,说的都是导请在消息写作中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中外许多记者都极为重视导语的写作,刻意求新,力图打破固定的导请写作模式。然而,创新并不容易。它需要作者花时间、花精力去苦苦思索,需要作者摈弃老套子,改变旧面孔,需要作者比一般人看得深、看得透、看得远,需要作者在选材、立意、角度、手法、语言等方面比别人棋高一着、技高一筹。从笔者的实践和体会看,导请写作要形成“磁力”,一下子抓住读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就形式而言:导语者,新闻(消息)的开头也。一般就是消息的第一段,如果为简讯则多是第一句话。当然,导语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段落,但多见于西方新闻,导语中又有“主导语”和“次导语”之类的称呼,便是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4.
写新闻首先要写好导语,因为导语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记者、编辑和通讯员需要格外下苦功才能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众所周知,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写作时往往不是按照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来写,而是把事情的高潮、最有吸引力之点放在最前面(这就是导语),使新闻的主题通过导语最先突出地表达出来。这就如同演员出场一样,穿戴打扮、表情身段、一个亮相,能否把观众吸引住,并引来一片喝彩声,这可是相当不易的,写好新闻导语也如是。什么是新闻导语?古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是晋朝学问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的话…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2008,(5):32
涵养到着落处,心便清明高远。“敬以直内”是涵养意。言不庄不敬则鄙诈之心生矣:貌不庄不敬则怠慢之心生矣。  相似文献   

16.
导语是新闻的窗口。这个“导”字有三种涵义:开始、启发和吸引。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写好导语是很重要的。导语是新闻学特有的一个概念。现代新闻学称之为导语的,指在一则新闻中概括新闻内容,提炼新闻精华并揭示新闻主题的头一段话或头一句话。最初的新闻没有导语。新闻有导语,据说始于1865年。当时正值美国内战,重大军事消息往往夹在长篇叙述的中间或末尾,关键内容不突出,纽约的一位报纸编辑就把关键内容提到开头,并单独成段,名为“导语”。此后,导语便在新闻中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7.
《春秋》定公十四年:“城莒父及霄。”杜注云:“公叛晋助范氏,故惧而城二邑也。”据此,则莒父者,鲁邑也。清人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都邑表》曰:“莒系以‘父’,鲁人语音,如梁父、亢父、单父是也。子夏为莒父宰,即此。”按其地即今之山东莒县也。 顾氏以为“莒”系之以“父”字,是鲁人发音,犹齐人语“得来”为“登来”之比。《公羊传》隐公五年:“公观鱼于棠。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何休《解诂》曰:“登,读言得(原文作“读言得来”,阮元校曰“来当误衍”,今据改)。得来之者,齐人语也。齐人名求得为‘得来’。作‘…  相似文献   

18.
在一本研究导语写作的著作中曾提出:精心耕耘“寸金之地”。这是说导语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打头阵的,而且要简洁扼要,故称它是一条消息中的“寸金之地”。 那么,作为记者和通讯员怎么耕耘好这块“寸金之地”呢?回答这个问题,在中外新闻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总结我国一些记者和通讯员的写作经验有三: 其一,先要掌握好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一般地说,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三点: 第一点,揭示主题,点明内容。这里可举一例。一条报道旅游胜地的消息,导语这样写:“岷山山脉  相似文献   

19.
徐小燕 《新闻世界》2008,(12):75-75
新闻导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它比作新闻的“诱铒”,也有人把它比作“眼睛”或“生命”。它给受众的第一印象如何,对这条新闻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条动感十足、生动活泼的导语往往能够抓住受众的目光,而一条刻板老套的导语则可能使受众失去继续阅读、欣赏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新闻学词典》新闻导语定义是:新闻导语:新闻的开头,通常是第一个自然段,是新闻独有的结构语言。即于开端处,先用简要的文句,概括新闻的精华所在,揭示新闻主题,唤起读者注意,使之在脑子里先有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凡是两个以上自然段组成的导语,又称“复合导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