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陈鹏 《大观周刊》2012,(31):299-299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体育生考入高等体育学府的重要途径。而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出现的各种运动损伤,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训练进度,教师的训练安排.进而可能影响学生的运动生涯、前途命运。因此研究如何在训练中尽量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损伤后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学校运动队是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各校运动队参加各种比赛成为展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窗口,历来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所重视.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课余运动训练遇到了一些与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影响学校运动训练的生存与发展,对此笔者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吕少健 《大观周刊》2013,(7):263-263
运动竞赛和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改善学生体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动竞赛和课余训练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这是发展学校体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乡镇初中教学实际出发,对中学生运动竞赛与课余训练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这!就是灌篮》节目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体育真人秀节目对大学生体育参与的影响.研究得出:1.吕梁学院学生课余体育参与度不容乐观,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强.2.体育真人秀节目的 播出增加了学生的体育活动量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3.节目为学生普及了更多的体育项目,并为学生传授运动技能.4...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福州教育学院在校女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项目、频率、时间、形式、场所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女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各种因素,并对此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博 《大观周刊》2013,(3):59-59,51
体育文化作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学生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和塑造自我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高校体育文化工作视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学校体育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和特点帮助学生转变生活方式和适应社会发展,是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踏入社会后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环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林 《大观周刊》2011,(20):150-150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  相似文献   

8.
王绥勇 《大观周刊》2010,(41):36-36
大学生是我国第一生产力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肩负着承前启后,开创未来的历史使命,不仅要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强健的体魄。因此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活动现状的详细分析,提出发展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基本途径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9.
吕洪廷 《大观周刊》2011,(19):205-205,173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健康逐渐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终身体育也逐渐成为各国体育发展的一个热点。高中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将起着基础性、指导性作用。立足于高中体育课堂的实际教学,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观察法等研究方式.结合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着重以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出发点对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的三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旨在使高中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对教学目标的设立、自身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对教师和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提高有微薄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孙波 《中国出版》2016,(6):71-71
竞技体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为广大群众所钟爱。如今,体育锻炼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是,大家真的了解体育吗?体育运动的真谛是什么呢?体育运动的种类是如何划分的呢?每一项运动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由《指尖上的探索》编委会组织编写的《体育可不是为了出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一书,  相似文献   

11.
叶峰 《新闻战线》2015,(3):179-180
近年来,传媒产业与体育事业的有效结合,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大学生的体育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并且社会各界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关注度有所提高,这种发展现状不仅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的口号,并从根本上促使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体育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树立体育意识,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其中,在高校内积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丰富课余生活,使其积极参  相似文献   

12.
陈莉  胡启林 《传媒》2015,(10):64-66
体育与大众传媒是一种互动共生的多向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体育课堂的学习动机、体育消费、体育价值观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建议加强大学生的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主动参与体育的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努力培养高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高校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站,是接受教育、自我完善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佳阶段。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任务。  相似文献   

14.
谢必成 《大观周刊》2011,(43):149-149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  相似文献   

15.
安华标 《大观周刊》2011,(22):84-84
当前众多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不少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下了很大工夫。如上海育才中学每周六节体育课,而有的学校甚至更多。增加体育课时是好办法.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体育锻炼.但众多的学校是难以实现的。可改革是势在必行,现在众多的体育教师都在寻找、尝试、探索各种有效的途径.而本人则是运用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谢志仟 《大观周刊》2012,(35):342-342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面对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  相似文献   

17.
崔晓娜 《大观周刊》2012,(28):331-331
培养中学生具有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体育锻炼不仅能使学生大脑的学习中枢得到更好的休息,以达到增强体质、榆悦身心、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更有助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持久经常的开展。在校学到的有关体育知识、技能,在将来教育后代和科学督导长辈进行体育锻炼、体育保健、体育康复过程等方面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这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减轻社会与自身的负担,而且还能为家庭幸福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阴美花 《大观周刊》2012,(21):262-262
高中的学生身心发育逐渐成熟,其独立性、自我控制能力开始明显增强.对体育的兴趣趋向于集中、稳定,对体育教学内容、形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而分项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体特长、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为终身体育锻炼与适应未来职业需要奠定了良好的身心基础。  相似文献   

19.
褚松 《大观周刊》2013,(8):277-27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理念的增强,体育锻炼已经引起丰十会的广泛重视。初中体育课程明确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健康第一”。随着“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的普及渗透,加上已经把体育课纳人中考必考科目,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及参与者在体育教学、竞赛、课余体育活动、群众体育活动、体育管理、科研以及与高校体育工作相关的其他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像、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