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专学报大多创办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近20年来,师专学报经过了一段艰苦探索发展的历程,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国184所师专已有173家办有学报,其中公开发行的有65家),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师专学报在推动本校科研的开展和教学的提高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它在学术界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色和优势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焕章先生在《中国师专学报·序》中说道:“研究学问,不能不看中国高等学校学报;看中国的学报,不能不看中国师专的学报。”这是对师专学报的高度赞赏,也是极其中肯的评价。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期刊之间的竞争越益激烈,出现了一些不正当的学术功利,以及学术风气不甚景气,致使师专学报整体质量下降,效益下滑。这个事实使师专学  相似文献   

2.
如何解决师专学报稿源的匮乏问题,这是师专学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文章对解决这一问题做了详细概述:(1)加强本校科研队伍建设,与教师密切合作,大力提高内稿质量;(2)调整内外稿比例,更新办刊观念,拓宽稿源渠道;(3)培养一批有作为的作者群;(4)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优稿高酬,提高师专学报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3.
来稿须知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4):128-128
《安康师专学报》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安康师专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了繁荣学术,扩大交流,促进学报发展,经主管部门批准,《安康师专学报》从2004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本刊于2000年、2003年先后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  相似文献   

4.
陈挚 《六安师专学报》2000,16(2):79-81,86
师专学报是我国高等学校学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的学术交流与学术繁荣起到了一定作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学术力量。师专学报只有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办出特色,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城学院学报》2006,24(1):F0002-F0002
这是一种朴雅沉实的刊物。这是一座心灵交汇的殿堂。这是一扇联系社会的窗口。这是一块辛勤耕耘的园地。这是一株学术丛林的奇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三个年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晋秦豫金三角的黄河东岸,《运城师专学报》应运而生了。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学报人的艰苦奋斗,学报栉风沐雨,不断成长,从《运城师专学报》、《运城高专学报》、《河东学刊》、《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发展为今天的《运城学院学报》,内部刊物变成了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单纯的纸质印刷也变成了网络媒体共同出版,学报的学术影响逐步走向…  相似文献   

6.
<正>师专自然科学学报是高校学报领域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其编辑工作的标准化,是编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师专自然科学学报编排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加速学报信息传播,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校学报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全国学报质量评比的重要依据.因此,尽快使师专自然科学学报编排标准化的工作迫在眉睫. 10年前,我省师专自然科学学报(以下简称“师专学报”)可谓是大专院校学术园地中破土萌芽的一朵小花,随着师范专科学校的发展壮大,师专学报也迅速发展起来,一去创刊初期的幼嫩和拙扑气,不论在学术水平方面,还是编辑部建设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如今,我省师专学报以其鲜明、独特的办刊特点在高校学报领域中“奠定了不可低估和无可替代的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出版业的更新,社会对科技期刊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我省师专学报欲跟上时代步伐,想在高校学报领域内继续保持自身的优势和地位;想尽早与国际(家)统一标准接轨,除了发扬自己的办刊特色和提高师专学校的学术研究水平外,还必须使师专学报编辑工作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人世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风貌、色彩,即所谓的“特色”。这是某种事物本身所特有的而他种事物所不具有的属性,是一种事物区别于类一种事物的象征。作为报导高等学校学术成果的学报,也各具特色。综合大学学报有高深学术性的特色,民族院校学报有民族性的特色,公安政治院校学报有公安法律的特色。那么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的特色是什么?很多师专学报在一年一度的征文启事中言称自己“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的特色”。人们称颂某师专学报成绩卓著也是“突出了学术性、师范性、地  相似文献   

8.
把学术性、师范性和地方性说成是师专学报特色,这种提法不大准确.学术性是所有学术理论刊物所共有的普遍属性,是学术刊物的共性;师范性是所有师范院校学报和教育理论刊物的共同属性,并非师专学报所独有.因此,将它们作为师专学报的特色是不够恰当的.最能体现师专学报特色的,是它的地域文化色彩,或曰地方性.地方性特色赋予师专学报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展示地方色彩,刊物就有个性和特色,就能在当前刊物如林的学术研究阵地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1986年以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河南师大学报》、《南充师范学院学报》、《湖州师专学报·茅盾研究增刊》、《绍兴师专学报》、《徽州师专学报》先后披载茅盾在《申报·自由谈》发表的“佚文”数十篇。辑注者是一位在全国较有影响的茅盾研究工作者。全国唯一的一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还在“学术动态”栏内作了介绍,可见已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师专学报是大专院校学术园地中破土萌芽的一朵小花,如何培育它健康成长,却是一个被人忽视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师专实际,阐述了师专学报的价值在于如何体现师范性、实用性,地方性。并对师专的科研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第三次全国师专学报主编研讨会,决定编纂《中国师专学报》一书,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国现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84所,其中174所办有学报,其数量约占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的三分之一。这些学报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大多办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内中不少文章都是其他学报或刊物上难以见到的,实在是我国期刊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是学者们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吸取营养的一个重要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学报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载体 ,与科研工作关系特别密切。师专学报是教育科研成果的园地 ,是展示师专学术水平的窗口 ,必须以它独有的特点置身于学报理论刊物丛林 ,显示难以取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扬长务实创新─—师专学报工作研究李德友什么是师专学报的特色,怎样办出特色?这是近几年来师专学报工作的热门话题之一,把学术性、师范性和地方性看作是师专学报的整体特色,应当说是比较恰当的。然而,这种整体特色毕竟带有某种普遍性的含义。如果全国180多家师专...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学术争鸣的文章。笔者对《九江师专学报》1995年第一期张文学、吴金兰《论教育教学单位市场准入问题》一文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5.
师专学报作为学术刊物首先应具有学术性,这是适合所有师专学报的共性,也是师专学报展示个性特色的基础和前提;师专学报所刊发的学术论文的侧重点和具体内容及其封面、版式设计等,反映了各师专学报的个性特色,二者相互渗透,形成了师专学校的个体概念,所有师专学报个性特色的概括与抽象,形成了区别于其它学术刊物的师专学报的集合概念。抽象的师专学报的共性是没有的,师专学报的共性存在于具体的师专学报的个性特色之中。  相似文献   

16.
师专学报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学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在根本上是与高校学报相同的。但是,师范专科学校的特殊校情,决定她所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在职能上的特殊性,只有从师专的实际出发,才能准确把握学报的办刊方向,充分发挥学报的职能和作用。笔者以为,师专学报的职能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成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阵地。高等学校学报(主要指文科学报),虽然不同于党报和一般政治理论刊物,不直接指导各条战线的工作,但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学术理论阵地,同党报和政治理论刊物一样,必须  相似文献   

17.
谈师专学报的师范性和地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载体,与科研工作关系特别密切,师专学报是教育科研成果的园地,是展示师专学术水平的窗口,必须以它独有的特点置身于学报理论刊物丛林,展示难以取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冈师专学报创刊已整整10年,并于去年获国家批准公开发行。在这10年间,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发展。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黄冈师专学报办得一年比一年好,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特色芬芳,质量喜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是一个宣传和论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论师专学报的地域特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师专学报是高校学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师专学报以其鲜明的地域性特色跻身于学术殿堂。为繁荣学术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其地域性特色主要表现在:一、发挥地域优势、挖掘地方文化遗产。二、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拓展了学术研究领域,丰富了学术研究成果。三、创办独具特色的栏目,以其新颖的内容吸引了读者,增强了学报的凝聚力。四、贴近社会实际,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许昌师专学报》学术质量居全国师专学报第二位据中南财经大学全国社会科学期刊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结果,《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复印的文章共29篇,其学术质量在全国2145家社会科学期刊中居第222位,在全国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