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张诞生于太行革命老区,有着优良办报传统的地市晚报,从去年"走转改"活动一开始,上党晚报就按照社党组和编委会的安排,结合晚报自身实际,积极引导编辑记者走乡村、进社区、到厂矿,深入基层一线,体察市情民情,反映火热生活,先后推出一批来自一线的鲜活报道,使报纸多了"泥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媒体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如何冲出重围、独辟蹊径,打造一张党和政府满意、人民群众爱看的报纸,已经成为众多地市晚报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重大命题。《上党晚报》自2010年以来,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  相似文献   

3.
地市晚报的定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次,我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新闻研究所所长俞国明教授请教:地市晚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他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办一张以服务为主的社区报。”看来,地市晚报发展不充分问题,已经引起高层专家学者的重视。 地市晚报要作市场选择  相似文献   

4.
地市晚报能走“厚报”发展之路吗 去年以来,都市类报纸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扩版和扩张高潮,这对地市晚报构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面对这种市场压力,地市晚报能否“跟风”扩版,有没有这种可能性?笔者以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首先,财力不允许。地市晚报不可能在发行上投入过大的成本,玩不起“扩版不提价”的招数;其次,地市晚报的人力资源跟不上;第三,地市晚报所面对的受众市场,从实际情况看,一  相似文献   

5.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转型融合"或是纸媒唯一出路。近年来,作为"中国地市报十强"的《扬州晚报》和"全国地方融媒体客户端传播力十强"的"扬州发布"APP端,互为入口,革新优质内容生产,以全媒形态优化新闻结构,精心打造"精致读本",赢得各方好评。本文拟从具体操作的层面,对这张报纸的转型融合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6.
新闻立报、新闻博弈是地市晚报竞争取胜的先导和先锋。地市晚报在新闻运作与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推出了一批精品佳作,得到了受众的认可。但要实现地市晚报新闻在本地“顶天立地”,形成一只开拓和巩固读者和广告市场的“拳头”,在与其他新闻媒体的新闻竞争中更胜一筹,需要引入和运用“控制论”,对新闻策划、采写、版面、反馈及其相关业务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监控,形成新闻产品生产高质高效的“流水作业线”。  相似文献   

7.
山区地市党报,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功能及定位,使得在一定时期形成一枝独秀的格局,起着为当地党政指导全局工作的重要作用。但随着各地都市报、晚报等如火如荼地兴起,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传统媒体多质化、新闻传媒多元化的特征,当年雄踞一方的地市党报同样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山区地市目前虽然还没有像发达城市那样受各种都市报、  相似文献   

8.
随着1996年海外市场最后一张下午出版的晚报停刊,晨报的大行其道与晚报的消亡在全世界已成定局。近十年来纵观国内市场,无论是党报还是各类都市报、商报、专业报等纸媒,凡是以时事资讯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报刊,几乎看不到还有下午出版的"晚报",即便是名称"晚报",也都改为清晨出版上市。万千报纸与朝阳一起与读者见面,成为报刊市场颇为壮观的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9.
陈泳 《新闻采编》2005,(3):36-37
由于人力、财力、精力以及经营范围的种种限制,一些媒体特别是地市晚报很难把采访报道的力量向本地之外延伸,以致一些好的策划思想只能局限于在本地范围内操作或干脆束之高阁。而与此同时,许多大报乃至报业集团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常常“大兵压境”,到这些地市级城市来抓新闻,派驻记者站,动辄就组织十几个版的“地市专版”,给地市晚报的经营造成明显威胁。地市晚报不仅对外地新闻“鞭长莫及”,甚至连“守土一方”搞好本地的新闻报道也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吴刚 《传媒》2004,(6):40-42
地市晚报的成功因素 地市晚报发展的三个阶段 地市晚报的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创办初期.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晚报以其区别于党委机关报的鲜明风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90年代中期,地级城市逐渐打破一城一报的格局,创办了地市晚报.这个时期,地市晚报定位于日报的补充,供市民茶余饭后休闲之需.由于在经济上没有完全独立,很多地市晚报躺在日报的怀抱里吃大锅饭.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研究晚报,发觉一个有趣的现象:晚报中的大半成员是身兼两职:既是党委机关报,又是晚报。如果从机关报性质和报纸的级别而言,它们算得上是地市报的“亲兄弟”。然而,出于种种考虑,它们选择了晚报形式。还有一些市报,近两年也由日报改为晚报。于是,我又把眼光投向“固守阵地”的地市报,发现  相似文献   

12.
地市晚报与省级晚报相比,在竞争上有诸多不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荆门晚报》以其新鲜感、归属感、亲近感赢得了本地广大受众的欢迎,为地市晚报的发展探索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途径。一、在时间上贴近,让读者产生新鲜感新闻讲究时效性。在本埠新闻的报道上,地市晚报与省级晚报相比在时效性上有一定优势:本埠新闻发生在当地,地市  相似文献   

13.
《声屏世界》2013,(2):106
这是属于金陵晚报人风华正茂的20岁生日。同样,她也属于每一位金陵晚报读者。2012年,金陵晚报20周年盛典拉开帷幕,为自己庆生、更为这座城市献礼。8月,"新金陵48景"评选启动,在全城参与下,古城南京有了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11月,金陵晚报20年·滚石30年演唱会成功举办,在一首首经典华语流行歌曲的旋律中,我们和数万市民一起庆生。  相似文献   

14.
《天中晚报》是一张创刊于2000年的地市级晚报,创刊仅七年,就在2002年、2004年、2006年连续三年蝉联河南省十佳报纸,其广告、发行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地增长。本文试对《天中晚报》的管理体制、新闻思想和经营思路作一浅析,对中国地市晚报选择发展路径与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发行巧妙布局 发行是报刊的生命线,地市晚报对于发行,曾经有一种较为被人接受的"一城称霸"之说,即只要做到在一个地级城市能成为覆盖面最大、影响力最佳,就大功告成.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一些地市晚报往往轻视其它领域的发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研究晚报,发觉一个有趣的现象:晚报中的大半成员是身兼两职:既是党委机关报,又是晚报.如果从机关报性质和报纸的级别而言,它们算得上是地市报的“亲兄弟”。然而,出于种种考虑,它们选择了晚报形式。还有一些市报,近两年也由日报改为晚报.于是,我又把眼光投向“固守阵地”的地市报,发现在这块“阵地”中,除了存在学习晚报、靠近晚报的趋向外,还存在另一个趋向:借鉴与接近大型(省级以上)机关报的趋向。这种情况,促人深思:地市报究竟该向何处走?  相似文献   

17.
正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同样一个新闻素材,其他媒体刊登了,但本地的晚报可能没刊登;或者说,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地市晚报和其他媒体却有着很不一样的报道角度。地市晚报和党报一样是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喉舌,它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重大政策传播和对本地焦点热点难点社会事件给予正确引导的功能。正是基于这一特殊的属性,决定了地市晚报对在新闻题材的取与舍方面,必须多加一道"道德和责任"的安全阀,具体来讲,就是要努力做到避免以下四大忌。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这一理念已成为当下媒体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体行业的电视媒体正在经受着日益崛起的新媒体的巨大挑战,转型已经成为电视媒体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具体到电视栏目,究竟应该怎么"互联网+",以什么样的跨界融合模式来得以发展?本文以"无线苏州"模式为借鉴,来初步探讨地市电视栏目的"互联网+"生存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生活类报纸市场竞争形势的日趋激烈,时政新闻这个过去曾被忽视的新闻题材,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地市一级晚报,在做大做强社会新闻的同时,应将做活当  相似文献   

20.
世博会作为一场举世瞩目的国家事件,大多数地市晚报只有"转载"中央媒体的份。但世博会以其特殊性,使得地市晚报有了自己施展的空间。在这个难得的新闻战场上,地市晚报如何与强势媒体"分庭抗礼",报出精彩,报出特色?作为身处上海"后花园"的衢州晚报,并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