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的第一年,我国可谓喜事连连。尤其是申办奥运的一锤定音,加入世贸的尘埃落定,以及男子足球的进军日韩,更是让国人兴奋不已。然而,回顾一年来仍然低迷的职教现状,不免令一些职教人扼腕感慨,产生一些惆怅,一丝忧虑,一腔郁闷,一声叹息。过去的一年,教育行政部门在办学规模、招生方法、录取方式诸方面,给了中职学校较大的自主权;对口招生的“人才立交桥”继续扩大。应该说,这对中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改变招生难的窘境,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职教育的持续“滑坡”,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不…  相似文献   

2.
挽尊     
《初中生》2013,(1):16
挽尊是挽救尊严的意思。有人在论坛或贴吧发帖后,由于帖子内容冷僻等原因,长时间无人回复,或有人偶尔回复"挽尊"二字,意思是帮楼主挽回点尊严,含有戏谑楼主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逆挽体     
“文似看山不喜平”,为了获取一波三折的表达效果,诗人往往采取先平淡无奇,后异军突起的手法进行创作,这样的诗被称为逆挽体。 由于逆挽体欲扬先抑、波澜起伏,具有特殊的美感作用,因此作此体诗的人很多。  相似文献   

4.
7月19日季羡林先生追悼会上,这幅挽联悬挂于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两侧。如果说这幅挽联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紧扣季先生的学问、道德、和北大的关系,基本不用什么形容词,去掉了谀词、缛词和溢美之词,也去掉了一般用于哀悼逝者的空话、大话和套话,完全是客观的平铺直叙。  相似文献   

5.
我和敏子同志认识已三十年。一旦溘然长逝,又读黄秋耘同志的悼文,不禁怆然涕下,书此以悼亡友。 黎公乐道且安贫, 富贵于尔如浮云。 甘心淡泊手不伸, 宁愿三餐咬菜根。 清风两袖拍无尘, 怡然自乐见情真。 常言温故可知新, 博闻强记擅诗文。 古稀年近更辛勤, 培育英才愿献身。 正当吐气颂黄昏, 一病无医竟负君。 传来愕耗不堪闻, 临风陨涕悼斯人。 鸣呼! 共产党员黎敏子, 德才兼备见精神!  相似文献   

6.
7.
一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这副挽联巧妙借用鲁迅的作品组织成句,概括出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生平功绩和去世后举国悲痛万众彷徨的情态。一语双关,贴切自然,别具特色。二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此联采用对比、反复、反复中语意翻新的手法,赞颂鲁迅虽不是孔子,却胜过孔子,他的影响无与伦比。三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陨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两位文学巨匠鲁迅和高尔基,相差四个月…  相似文献   

8.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因心脏病突发,在台北士林官邸去世,终年89岁。1936年因发动“西安事变”而被蒋介石囚禁的张学良,听到这一消息后,沉思良久,想到自己同这位逝者的恩怨,不禁百感交集。在他一生中,居然近50年的时间是受蒋介石的支配!先是支配他的政治生涯,接着是支配他的个人命运,支配他的自由生死。蒋介石以国法军法差遣他近10年,又用“家法家规”囚禁他近40年。他的生命因为蒋介石的存在,而完全改变了自己的轨迹。由此,他送给蒋介石这样一副挽联: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为这副挽联,张学良足足想了三天。可是这短短的16个…  相似文献   

9.
对联亦称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挽文学家联就是用来哀悼文学家的对联,它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笔者搜集一二并作适当点评,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  相似文献   

10.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举国悲恸。而四人帮倒行逆施,限制人民群众的悼念活动,群众终于忍无可忍,在当年4月5日清明节之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四五运动,天安门广场  相似文献   

11.
挽梁任公     
离方夔患更何之,新团越输是道师,此俊遣害箱近史,富年清敲蹬先知。霸才一代文如命,吸世三人病亦奇,不信太平成幻萝,碧天热藉白霎寮。挽梁任公@心磬~~  相似文献   

12.
外婆常说我是她的尾仔囡,幺女的意思。我这条小命是外婆救活的,而文化大革命的日子里,外婆的子女们或关进牛棚。或远离,也是我和妹妹陪外公外婆度过心惊肉跳、凄凉悲苦的晚年。解放不久,爸爸妈妈参加土改工作队,把我生在石码小渔镇,为了披星戴月投入革命斗争,把我交给当地渔婆奶养。乳妈的儿子已七岁,还时时来和我竞  相似文献   

13.
张晓耕 《学语文》2013,(6):60-60
山有起伏,方显其雄奇峭拔;水有波澜,才见其汹涌澎湃。写文章讲究曲笔,力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情节曲折,迭宕起伏,才会给人峰回路转的美感。自古像这样的写作趣话很多。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三九年七月,毛泽东同志写了一副悼念冀东抗日英雄杨十三的挽联:“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我悲特增担荷;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犹见典型。”一九四六年,毛泽东同志以中共中央名义,题了挽“四·八”烈士的对联:“天下正多艰,赖斗争前线,坚持民主,驱除反动,不屈不挠,惊听凶音哀砥柱;  相似文献   

15.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杨自俭先生因患癌症于2009年4月11日21时35分溘然长逝,享年72岁。因感先生道德文章,特作此挽联,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上课”就从众多校长的日程表上消失了。校长们忙于开会、考察,忙于学校纷繁的日常管理,忙于接待上级部门的检查指导,对原来所熟悉的学科教学早已生疏。而张家港香山中学的3名正副校长却长年坚持在教学一线任课,而且都任主科。他们都能精通一门课的教材教...  相似文献   

17.
<正>我和书的结缘记不起是什么时候了。上高中前,课本是我唯一的读物。我开始"闲读"应该是上师范的时候吧,当时几本《少年文艺》就是我的最爱。工作后,办公室里没有电视,唯一的奢侈品是我用一个多月工资买来的一部三洋牌录音机。于是听上几盘磁带,读上几本闲书,慢慢竟变成了我在教学之余最大的享受,一直延续至今。作为一个爱书人,每每看到自己这些年慢慢攒下的两大架子图书,我就感到心潮澎湃。信  相似文献   

18.
<正> 何为逆挽?请看朱元璋的一首诗。诗的前两句是:“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平心而论,这两句俗不可耐,毫无光彩。但诗的后两句却异峰突起:“三声唤出扶桑  相似文献   

19.
《家教世界》2015,(9):26-27
  相似文献   

20.
刘然 《小学生》2006,(4):22-23
~~巧断诗句挽僵局@刘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