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质就在于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依诚实信用原则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有利于克服立法滞后性,增强法律的稳定性;有利于调整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关系;有利于促进当事人更好地守法,建立一种公平竞争,友好协作的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民事审判中,诚实信用原则对法官公平公正裁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个别情况下,由于立法者在立法时未曾预见的案件,出现对规则规定的缺失或者模糊,这就需要利用诚实信用原则补充法律漏洞,做出恰当的裁决,使法律和裁判适应于社会发展变化.但另一方面,如果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运用不设置标准或界限,极可能导致诚实信用原则的滥用,以致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司法体系的安定.据此,文章对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审判中的应用,以及对法官由诚实信用原则授予的自由裁量权使用界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诚信原则被奉为现代西方各国民法的最高基本原则。我国仅将其确立为一项民事立法原则。在目前依诚信原则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弊大于利。如果要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4.
从宏观角度而言,法官自由裁量权与民事诉讼的关系主要包括案件类型、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民事诉讼基本模式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关系。在不同类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法官享有不同的自由裁量权;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方面赋予了法官以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又是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重要的指导原则;民事诉讼基本模式是法官自由裁量权运行的结构性空间,不同模式下法官自由裁量权运行状况不同,同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行状况也是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一个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5.
论诚实信用原则的效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其功能是多样的,而效益功能在其诸功能中最具整体性和现实性。它的功能表现为:保护交易安全,减少交易成本,确保市场主体利益的最大实现;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补充法律漏洞,保证法律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及时调整和法律实效的充分实现;帮助市场参加者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交易风气,有利于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诚信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不仅是一项极为抽象、具有“白纸”规定性质的行为规则 ,同时还是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审判规则 ,目前学者对作为审判规则的诚信原则还缺乏研究。文章用法经济学分析法来探讨诚信原则与自由裁量权的关系实质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诚实信用这一"帝王条款"随着法律思想的迁延, 由自由权本位时期仅作为道德规范存在过渡到社会权本位时期的最重要的法律原则之一.总结学界对于诚信原则研究的现状,着眼于从诚信原则的内涵及其法律地位, 探讨诚实信用原则与自由裁量权的关系,分析在适用诚信原则时的限制,对诚信原则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审判权的限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法院审判权作用的范围和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时个案解释与自由裁量权的界限。审判权的作用范围受国家宪政原则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法官的个案解释与自由裁量权,除了确定法官个案解释与自由裁量权的界限,使得法官得以"慎独",还应当建立确保法官严格依法裁判的保障与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9.
周勇 《华章》2009,(22)
作为法官主观意志活动的自由裁量权是司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是建立法治社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当前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法官应如何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及如何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都是中国司法改革当中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法官对量刑幅度仅有10%的自由裁量权,而社会伦理则是影响该幅度调整的主要因素,它是民众对是非善恶所形成的共识的集中表达。法官作为社会主体,对社会伦理影响其自由裁量权具有一种本能情结;而法官所从事职业的专业属性又要求其必须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以防裁判擅断,这导致法官纠结于社会伦理能否影响自由裁量权。但实际上情结与纠结本身并无实质冲突,两者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追求公正。社会伦理对个别公正的关注与期待可能性的宗旨具有相通之处,从本质上说,两者都是对具体人性的尊重和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