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英汉照应、省略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韩礼德(M.A.K.Hallidav)与哈桑(Hasan)提出的衔接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照应和省略语法衔接手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Halliday和Hasan对衔接的界定为切入点,考察习近平2020年新年贺词及其译文中的隐性显性衔接。研究发现,英汉篇章的衔接手段有显性与隐性之分,习近平2020年新年贺词及其译文中的隐性显性衔接有所差异:英语注重形合,以显性衔接为主,而汉语注重意合,以隐性衔接为主;显性衔接手段在新年贺词英译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有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衔接手段在新年贺词英译过程中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词类、时态、语态、数、冠词上。深刻了解语篇的显性隐性衔接以及处理显性隐性手段在翻译中的转换不仅可以丰富语篇的对比与研究,还可以在翻译过程中更贴切自然地再现原文的逻辑与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语法衔接手段的替代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基于韩礼德的衔接理论,以《儒林外史》及其英译本为例,对比英汉语中替代的异同,可以促进两种语言本体的研究,对于探讨语法衔接机制的特点和规律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大致相同,但具体选用及使用存在很大差异。文章从照应、省略、替代、词汇衔接等五方面探讨英译汉中衔接手段使用的区别。分析表明,由于英汉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翻译转换过程中应做好衔接手段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语法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多种衔接机制之一。文章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分析科技英语中的语法衔接手段,即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并探讨其翻译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英汉的等效翻译。  相似文献   

6.
由于汉英二种语言具有注重意合和形合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汉英翻译中对衔接的处理。本文基于韩礼德对衔接问题的研究成果,从张培基的英汉散文中撷取翻译实例,对替代、省略和词汇等三种衔接手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由于语言习惯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照应衔接手段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学生有必要了解英汉语法衔接手段中照应的差异性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使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翻译题的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8.
基于英汉两种语言衔接方式的差异,英汉文学翻译过程中要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才能使汉语译文达到连贯的目的。本文以译言网古登堡计划中的翻译项目之一《遗忘的星球》的英文文本和其汉语译文为例,分析了该小说在汉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指出可以利用减译法、衔接方式对等翻译法、衔接方式转换翻译法、增译法等翻译策略来增加英汉文学翻译作品的语篇连贯性。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篇中常用的衔接手段有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英汉衔接手段不尽相同,在翻译中,译者必须兼顾源语和目的语的差异,调整翻译策略,从而获得一个语义连贯的译文。  相似文献   

10.
衔接是构成语篇的必然条件,口译者在口译过程中也会面临衔接手段的转换。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衔接手段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笔者在韩礼德和哈桑介绍的主要衔接手段基础上,从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个方面分析了英汉在这些衔接手段上的使用差异,并总结相应的口译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编码框架为基础,参考国内外学者对词汇衔接理论的研究,对《世说新语》及其英译本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中使用的各种词汇衔接手段进行比较,探究原作与译作如何通过词汇衔接手段实现语篇的对等翻译,阐述词汇衔接理论在汉英语篇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并从语篇语言学视角探讨典籍英译技巧。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词汇衔接的两大模式,即复现和搭配,不仅可形成近程纽带,也可构 成远程纽带,其成功识别与重构对提高英汉语篇翻译质量有重要意义。小说Atonement 的中译本为分析英汉翻译过程中词汇衔接重构存在的问题及对语篇翻译质量的影响提 供了原材料,从中总结出形式对应的词汇衔接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依据,以鲁迅作品《祝福》及杨宪益所译英文文本THenegM year's saceifice为语料,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中的语篇衔接手段,揭示英汉语篇在衔接上体现出的各自特点,旨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英汉语篇衔接手段之间的差异,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4.
汉译英时,适当地运用替代,能避免重复,使译文简洁地道。本文从英汉比较研究的角度,通过对一些例句的对比翻译,探讨了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分句性替代在汉译英中的运用,阐述了替代是一种整合语言差异,使原文准确表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最常见的衔接手段有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汉语衔接手段也可大致分为这几类,但是与英语衔接手段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文章通过英汉语篇中大量的实例分析,对每种英汉衔接手段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探讨英汉衔接手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语篇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随着语篇翻译的研究不断深入,衔接与连贯作用也日益凸现。中西人民的认识和思维方式及美学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中西之间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因此文章的谋篇布局以及语篇的连接方式也便有了各自的特点。在英汉互译中要认真考虑如何遵循彼此的语言习惯,用不同的实现方式使译文能衔接紧凑,结构严谨。  相似文献   

17.
重复在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除此之外汉语还有着丰富的叠词。这与汉语的语音文字特点、思维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而在英语中,语篇衔接手段以替代为主,重复多用于修辞和强调作用。汉语中合理的重复在英译时照搬原文往往容易出现冗余现象。汉语除去显性重复外,还包含着大量的隐性重复,若不充分考虑深层意义,翻译成英语时很容易产生冗余,降低译文的可读性。在汉英翻译时要注意两种语言重复现象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一定的翻译技巧避免冗余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省略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对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起着重要作用.以韩礼德的衔接与连贯理论为框架,以省略为工具,以<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英文原版和其中译本作为数据来源,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省略衔接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详细地讨论两种语言中省略手段的异同.这一研究有助于科学地理解黑色幽默语篇语言的支离破碎性,同时扩大衔接手...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存在差异,英语在语篇衔接上多用“形合法”,汉语则重于“意合法”。“形合法”与“意合法”在英汉语篇衔接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替代、省略和连接词的使用上,翻译时必须要注意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