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倾心一爱     
生命的美在于我们有机会接受爱的滋润,感受爱的温馨,播散爱的芳香。于是,我们倾心于名著,感受文学的魅力;倾心于景色,体验自然的情趣;倾心于色彩,发现艺术的美丽;倾心于生活,让每一个平凡的点滴都因此而充满诗意。请以"倾心一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006年太原市中考试题)  相似文献   

2.
赵治强 《考试周刊》2011,(76):56-56
如何引导学生紧扣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来切身体验?作者就《爱如茉莉》一文的教学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真情需要学生倾心朗读,从一个个鲜活的字、词、句、段中生成;感受真情离不开学生充分民主的交流;感受真情需要教师在文本关键处的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3.
先请看下面这道中考题: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兰花被誉为“国香”“香祖”“天下第一香”,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史.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我国的爱兰人士多倾心于淡雅类的兰花,寻求内外统一、内涵与外在俱佳的赏心悦目的感受。爱兰者喜欢采兰、种兰、赏兰、养兰并重,把快乐和幸福贯穿赏兰、侍兰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豆豆 《幼儿教育》2008,(10):46-46
<正>1.我们今天有幸成为父母,就不能忘记父母的责任是在孩子心中播种爱、培养爱、传播爱;我们今天培育孩子,就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责任是发现爱、感受爱、发扬爱。  相似文献   

5.
在新理念闪光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应循序渐进的指导,具体落实到教学上即展开文本细读:沉醉朗读,把握作品的脉;揣摩词语,感悟语言的张力;关注细节,倾心于文本的对话;比较阅读,感受不同的文学风格.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爱的使者。在人格上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爱的涌动;在感情上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爱的暖流;在行动中信任学生,让学生感受爱的力量;在言语中欣赏学生,让学生感受爱的无私;在教育中帮助学生,让学生感受爱创造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教师对学生有了爱,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爱,学生才会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乐于接近教师,倾心于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习作要求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就像阳光、空气、水,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我们。亲人的爱、师长的爱、朋友的爱、来自陌生人的爱……你感受到了吗?请你把感受最深的爱写下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习作指导·轻松解文题感受身边的爱,如何理解“感受”一词?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感觉、一种感悟。顾名思义,是对来自别人的爱的一种感受。想一想,别人为我们做了什么,让我们如此地感动。也许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许是来自亲人的一贯无私的爱,也许是一句充满力量的鼓励的话语,也许是默默无闻的爱的行动……这种爱可能来自个人,可能来自集…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同学们了解父母劳动的艰辛,理解伟大的父母之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学会孝敬父母,为父母排忧解难。[活动内容]一、感受"爱":主持人: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我们感受着人间的真情;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  相似文献   

10.
“爱出者爱返,爱人者人爱!” 我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已经几年了,觉得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爱。爱是什么?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爱是什么?爱是一种暖暖于心的感受。当一个人在被其他人需要时,才会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2010,(5)
母亲的爱像涓涓细流,你永远都不知道它有多长;母亲的爱就像一盏明灯,时刻为我们照亮人生道路上的黑暗;母亲的爱还像马路岔口的路标,指引我们该往哪里前进;母亲的爱像甘霖,它可以滋润我们的心田;母亲的爱像微风,它可以抚平我们心上的伤口。让我们用心来感受母亲对我们的爱,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对我们的爱。一杯清茶、一句问候、一个微笑……这些就足够了。这个温情的季节里,祝全天下的妈妈:母亲节快乐!  相似文献   

12.
暖冬     
《今日中学生》2007,(31):8-11
冬天是寒冷和萧索的代名词,有爱的冬天依然能让我们感受温暖:被爱,是站在阳光下沐浴温暖;去爱,是把自己像木炭一样点燃,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  相似文献   

13.
爱者之贻     
假如你一定要倾心于我,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忧虑。我的家在十字路口,房门洞开着,我心不在焉——因为我在歌唱。假如你一定要倾心于我,我决不会用我的心来回报。倘若我的歌儿是爱的海誓山盟,请你原谅,当乐曲平息时,我的信证也不复存在,因为隆冬季节,谁会恪守五月的誓约?  相似文献   

14.
尤梅 《生活教育》2008,(4):16-16
孩子的一颗爱心应从小培养,启发他们爱长辈、爱父母、爱弱小。而父母的率先垂范很重要。当孩子看到你为自己的父母倾心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中主人公贾宝玉爱红成癖、性情和相貌带有一定的女性化的特征,他对女儿爱恋、钟情、倾心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的这种对青春女性的态度,我们可以名之以“女儿情结”。贾宝玉的这种爱红慕女情结的形成由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根源、现实氛围和深层文化原因共同促成。  相似文献   

16.
【活动背景】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安排在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是这项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班90%的学生是寄宿生,他们每周回家只有一次,有的甚至一个月回家一次,很少有机会与母亲倾心交流,母子(女)间难免产生隔膜。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增进母子(女)感情的最好契机。鉴于此,本次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孩子们带着感恩的心自主策划,在此过程中,让他们再一次真切地感受母爱,再一次最理性地思考母爱。【活动主题解读】高尔基曾…  相似文献   

17.
爱如明灯     
主持人:爱是没有人能解释清楚的东西,爱是永恒的主题。一直以来,我们很想知道初中生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感受。现在,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对爱的感悟比许多大人都来得朴素,来得剔透,直指人心。在他们笔下,爱是纯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爱是简单的,是无理由无条件的;爱是伟大的,是不断给予,不求回报;爱是亲人、是情人、是朋友、是同学甚至是陌生人之间最美好的感情;爱是永恒不变的美……字字句句直接显示爱的本质。看了他们的文字,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原来心中有了爱,我们的生命可以这么的尊贵,这么的美好。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爱是没有人能解释清楚的东西,爱是永恒的主题。一直以来,我们很想知道初中生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感受。现在,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对爱的感悟比许多大人都来得朴素,来得剔透,直指人心。在他们笔下,爱是纯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爱是简单的,是无理由无条件的;爱是伟大的,是不断给予,不求回报;爱是亲人、是情人、是朋友、是同学甚至是陌生人之间最美好的感情;爱是永恒不变的美……字字句句直接显示爱的本质。看了他们的文字,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原来心中有了爱,我们的生命可以这么的尊贵,这么的美好。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爱是没有人能解释清楚的东西,爱是永恒的主题。一直以来,我们很想知道初中生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感受。现在,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对爱的感悟比许多大人都来得朴素,来得剔透,直指人心。在他们笔下,爱是纯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爱是简单的,是无理由无条件的;爱是伟大的,是不断给予,不求回报;爱是亲人、是情人、是朋友、是同学甚至是陌生人之间最美好的感情;爱是永恒不变的美……字字句句直接显示爱的本质。看了他们的文字,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原来心中有了爱,我们的生命可以这么的尊贵,这么的美好。  相似文献   

20.
爱无止境     
主持人:爱是没有人能解释清楚的东西,爱是永恒的主题。一直以来,我们很想知道初中生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感受。现在,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对爱的感悟比许多大人都来得朴素,来得剔透,直指人心。在他们笔下,爱是纯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爱是简单的,是无理由无条件的;爱是伟大的,是不断给予,不求回报;爱是亲人、是情人、是朋友、是同学甚至是陌生人之间最美好的感情;爱是永恒不变的美……字字句句直接显示爱的本质。看了他们的文字,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原来心中有了爱,我们的生命可以这么的尊贵,这么的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