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提出假设,并亲自参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是研究和学习生物学的一种科学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感悟科学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对“新陈代谢与酶”的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实验探究教学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使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心理通过实验亲自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其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为:创设问题(课题)→理论探究(假说)→实验探究(佐证)→科学推断(结论)→迁移拓展(应用)。为适应新世纪科学信息技术迅  相似文献   

3.
陈寅冬 《生物学教学》2007,32(12):29-31
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和学习生物学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用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接受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在高三生物学备考复习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学会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1探究实验方案设计的目标和内容1.1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及目标实验探究不仅有一定的基本程序,而且每一项活动程序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实验探究活动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4.
利用酶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酶的催化作用实验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酶的知识、酶作用的条件、酶的特性的理解 ,同时对学生设计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对照实验 ,尤其是运用生物学和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异常”现象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之前的中等师范学校《生物学》教材第二册各版本 ,在“新陈代谢与酶的关系”(第六部分第一章第二节 )的教材内容中 ,设计了“酶在催化作用中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演示实验 ,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方案 ,每次进行实验时 ,检验在碱性条件下 ,(教材为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使酶失去活…  相似文献   

5.
“四步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中职政治课堂应用此模式,不仅能使教学流程的设计更加合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自主性,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主要采用学情调查法和实验教学研究法,分析“四步教学”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从微课预习、新知讲授、案例探究、总结反思四个步骤,论述四步教学具体的实践策略,旨在为广大教育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让中职政治课堂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拟课题研究授课法”是由中国西核公司子校 (五二四子校 )王中良老师主持的在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项目的立项课题。该课题依据当代教育理论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对构建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课题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选题方向明确  改革传统的注入式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课题在吸收接受性的学习的合理内核基础上 ,大胆开展探究性学习 ,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实验研究中 ,结合学科学习内容 ,让学生积极参与 ,在主动、合作和探究中掌握方…  相似文献   

7.
赏析五法     
赏析是在小学生掌握字词、初步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可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尝试运用以下五种方法。 1.反推提问法它是启发学生对已知或可知问题(如课题、主要内容、重点段落、文章中心等)提出“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逐层反推与赏析,达到分析理解课文和掌握赏析方法的目的。如赏析《卖火柴的小女孩》,反推提问的主要思路是:①课题(反推点)→②写的什么故事(主要内容)→③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叙述顺序)→④  相似文献   

8.
要想使高中生物实验真“实”有“效”,教师必须发现课题中的探究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找准过程中的关键性,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珍惜课堂中的偶然性,在应变中创造精彩生成;发挥学习中的“实用性”,将生物学理论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注重设计的科学性,使课堂能有序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课,是体现《课程标准》,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的核心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怎样让这些探究性实验课发挥其探究教学的作用,使学生进入真正的探究角色,是物理教师进行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重视学法设计对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素质有很大作用。本文就“新陈代谢”中重点设计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探索”,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实现过程性目标,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本文试以“千克的认识”教学片断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做”数学。  相似文献   

12.
一、夯实基础实验教学,重视实验程序的分析   高中必修加选修教材中必做实验共有12个(不包括实习和研究性学习).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和方法,而且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原理,学生实验不能一味到实验室就按步就班地去做,要指导学生理解实验程序,分析实验中的每一步的作用,在处理方法上的意义,步与步之间的联系.   ……  相似文献   

13.
严洁 《生物学教学》2001,26(7):14-15
教育如何肩负起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这一特殊的使命,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并大胆实践的。在生物学教学中,笔者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如对“酶”的教学,把它作为一个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教学,使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了更深的体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也非同寻常。本文以“酶”的教学说明之。  相似文献   

14.
刘俊立 《考试周刊》2013,(45):141-141
在物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因此,必须明确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和意义。作者在教学实或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创设情境,以学生为本,关注生活热点,注重科学探究,让学生合作交流、设计实验,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学理论教学的延伸。《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倡导研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实验中突出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即所谓:用“手”思考,用“心”学习!  相似文献   

16.
戴琪 《化学教学》2003,(10):28-29
1 教学方法设计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提出假设(猜想)→实验验证→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变传统的“授一受”教学模式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对问题的探究,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整个的过程中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2 教学过程[投影]氯气的故事舍勒是瑞典著名化学家,氧气的发现人之一。1774年他用浓盐酸与软锰矿(MnO2)反应制得一种气体,从而发现了氯气。法国化学家贝托雷继续研究氯气。他…  相似文献   

17.
在“酶”一节的教学中,以实验为主线培养学生验证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的能力、获得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1 设计意图(1)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要避免传统教学中为“巩固知识”而设计教学步骤的做法 ,应从“能力立意”的教学新理念出发 ,将“巩固知识”当作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2 )课堂教学从两条主线同步展开知识主线 :铁的位置、结构、性质→铁化合物的性质、转化、用途→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应用能力主线 :透过现象看本质 (思维方法 )→建立并完善认知结构 (思维形式 )→科学地探索未知世界(思维态度 )(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学过程中克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被动局面。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情景 ,…  相似文献   

19.
尹泉 《生物学教学》2002,27(10):29-29
1 教学设计依据依据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及科学课程标准 ,现代生物学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显著区别在于 ,现代教学应突出强调“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意识 ,并在此基础上 ,多为学生营造一些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境 ,让他们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情感与价值等诸方面的发展。2 教学内容处理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册下 ,1 995年第二版 )给出的课题名称是第六章第一节“茎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标题以陈述句的形式将知识的结论直接交给学生 ,显然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生物学教学宜以“探究…  相似文献   

20.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探究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一、探究教学的历史回顾探究教学的早期表现形式是“发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