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教学目标】1.通过改装计数器成算盘,认识算盘结构,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2.了解在算盘上表示数的方法,能说出算盘上表示的数是多少;能在算盘上拨珠表示数,能说出算盘上数的组成并能读、写算盘上的数。3.感受算盘计数的科学和方便,体会计数工具和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初步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与深厚,逐步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80~81页。【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2.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发展空间观念。3.感受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和"你知道吗"。【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揭示课题1.猜谜游戏。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件神秘的礼物,请你猜一猜:长长方方像座房,根根小棒串成行,中间还有一根梁,加减乘除计算忙。学生猜谜。揭示谜底:算盘。2.揭示课题。谈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算盘。你们想认识算盘、学会运用算盘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近算盘、了解算盘、应用算盘,学习用算盘表示数。板书课题:用算盘表示数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操作、思考,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感、符号感,感受符号化的思想。2.通过引导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代数思想,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深含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由字母抽象概括成符号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流程】、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知道字母吗?你知道的字母有哪些?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字母?师:字母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很广,它们能表示英语单词,能表示…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80~82页。【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让学生经历从"情境图"抽象到"坐标图"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4~46页例1~例3(1)。【教学目的】1.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2.知道用字母表示数时省略乘号和平方的书写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8~7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操作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的关系。学会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和顺序,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初步的数感。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时间】五年级第二学期。【教学目标】1.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认识螺线,感受螺线的基本特征,培养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2.通过进一步挖掘螺线的知识,认识不同类型的螺线,能从螺线中抽象出数列,根据数列画出对应的螺线,体会以形化数、以数化形、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生活、自然、宇宙中的螺线,感受螺线的数学美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106~10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和简约性。2.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3.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堪称楷模的作品与人品。3.利用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等方法,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初步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在事件与感受中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11.
张圣春 《现代语文》2011,(3):117-118
【教学目标】1.能说出小说的三要素;2.初学多角度把握小说主题的方法;3.感受作者悲悯的情怀,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辨析     
《新读写》2020,(4):17-17
算,会意字,从竹从具,古代计数用的竹制筹码。具,有明确无误之意。《说文解字》:“算,数也。”计数的工具叫算盘,计数的方法叫算术。由“计算”引申为:①谋划,如“盘算”“失算”;②表示有效,如“说话算数”;③陷害,如“算计”“暗算”;④表示假设,如“就算……”。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在分析、比较、推理和创造的过程中,探究度量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和创新能力。2.通过用损坏的量角器量角,探究量角器量角的本质,发现量角器的秘密,拓宽学生视野。3.在对比和改造过程中,体会测量工具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周莉 《湖南教育》2013,(3):26-27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2.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初步了解学习、理解古文的方法。3.积累更多的中华经典诗文。二、能力目标:能利用所学方法去自主朗读学习其他古文。三、情感目标:感受知己的难觅,赞颂心心相印、心灵相通的真挚友情。【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导语:有一段友谊至诚至深,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教学重点】能用"数对"确定方格纸上某一点的位置和某位置在坐标上用"数对"表示的方法。【教学难点】从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抽象为确定坐标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八册第61页。【教学目标】1.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表达简洁、便于交流、具有普遍性等)。2.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描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特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培养学生的代数化意识,发展抽象思维。3.经历一些具体问题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74-76页“古人计数”。 【教材分析】 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从这一节“古人计数”开始的。首先要把数的范围从10以内拓展到20以内。数的范围扩充了,却不需要增加表示数的符号。用有限的符号表示无穷的数,是古人奇妙的发明和了不起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第25课。【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2.能说出对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感受德国风景的奇丽与德国民族的奇特。3.感受作者对德国奇丽风景、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  相似文献   

19.
正试题再现:2013年12月4日,我国传统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后,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算盘上,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右图中的数就表示57。如果在算盘上用两颗算珠表示一个两位数,可以表示出()个不同的两位数;如果用两颗算珠表示一个五位数,可以表示出()个不同的五位数。此题为2014年1月我区某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的一道填空题,是压轴题,也是原创题。题目首次亮相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6~107页。【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2.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与便利,发展符号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