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哈尔滨建设生态城市的可拓学模型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在对哈尔滨进行详细的分析的前提上,通过对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特征分析,确定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构建了哈尔滨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拓学模型评价的方法,对哈尔滨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并且从自然、经济和社会3个子系统提出了哈尔滨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生态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城市的系统框架,包括复杂程度由高到低的3类系统和5个子系统,即属于人工抽象系统的战略系统、属于人类活动系统的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物理系统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设施系统;对5个子系统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阐述,并以广州市为例对广州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实践进行分析,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所谓"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监测有着常规环境监测无法比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虎 《科教文汇》2008,(19):263-263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  相似文献   

5.
工程管理活动面对的是"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复合生态系统.工程管理的生态界面从静态角度来看,由自然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经济生态因子和技术生态因子构成,从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和工程消费三个方面体现出自身的生态位;从动态角度来看,由物质链、信息链和技术链三个单元流量系统构成独具特色的生态链.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胁迫关系验证及其协调度测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乐华  高强 《资源科学》2012,34(1):173-184
随着人类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的规模化推进,海洋生态系统运行状况愈加恶劣。以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基本演变规律为出发点,综合生态足迹法、承载力模型和可持续发展度量法,在构建系统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沿海11省市2000年-2009年海洋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发展状态的时空动态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基于交互胁迫论和非线性回归模型,证实了构成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的交互胁迫关系,并应用耦合模型对三个子系统的时空协调度进行测算,判别出沿海11省市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大多处于"S"型发展机制的拮抗或磨合阶段,且由于海洋生态子系统的恶化,部分省市协调类型为生态脆弱型,可持续发展态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7.
浅议工程建设的生态和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生态和谐,主要是自然生态和谐、经济生态和谐和社会生态和谐.讨论了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三个和谐的内涵,并提出了结合高等工程教育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如松  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3):337-345,403,404,254
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文化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自然子系统是由水、土、气、生、矿及其间的相互关系来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生存环境;经济子系统是指人类主动地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组织有目的的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活动;社会生态子系统是人的观念、体制及文化构成。这三个子系统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三个子系统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秩序方面的生态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决定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替方向。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是生态整合,通过结构整合和功能整合,协调三个子系统及其内部组分的关系,使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和谐有序,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间复合生态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水平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伟山  张义丰  袁境 《资源科学》2013,35(8):1677-1684
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提出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六维路线图,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生态制度体系、生态文化体系、人居环境体系、环境支撑体系、资源保障体系和生态经济体系六大体系;从制度保障、生态人居、环境支撑、经济运行和意识文化5个方面选择35项指标构建了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测度方法,并对沈阳市和平区、苏州市相城区、西安市浐灞区、成都市温江区和贵阳市等5个典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苏州市相城区、成都市温江区和沈阳市和平区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模范城市;贵阳市和西安市浐灞区属于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最后针对各市、区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对其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态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在对城市生态转型的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三个阶段,希望为我国一些地方正在进行的生态城市建设带来一些思路和借鉴,为中国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