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最近,本刊陆续接到读者电话,询问有关赴德国留学的申请方式以及德国大学的情况,为此,记者采访了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有关人士,以解答读者关心的问题。 问:目前不少中国学生想去德国深造,能否大致介绍一下德国对外国留学生的政策? 答:好的。为了适应对外经济、贸易、文化和学术交流的需要,德国政府着眼于未来,尤其是在对外国留学生政策方面做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大力支持外国学生到德国留学,为此简化了外国学生赴德留学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国际化能力的测评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估计了不同国际化方式对研究生国际化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外国际化经历中,出国对研究生国际化能力没有显著的影响,而海外留学则显著提升了国际化能力,尤其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最为明显;在地国际化经历中,修读国际化课程和接触外国人均可显著提升研究生国际化能力;总体上,在地国际化比海外留学对学生国际化能力提升程度更大。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应重视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体系;加强高校国际化课程和师资建设,注重提升国际化综合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拓展国际化视野。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学习动机量表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力倾向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使用问卷调查280名大学生,并从中选出240名有效问卷。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动机水平上,男女生在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外生动机的依赖他人评价和追求回报两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男女生在创造力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创造力倾向要强于男生;学习动机总得分与创造力倾向总得分存在显著相关,并且内生动机对创造力倾向的影响高于外生动机;学习动机内生主导型的学生其创造力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学习动机外生主导型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学习倦怠已成校园中不容忽视之问题。通过对多所不同类别高职院校学生实证调查,本文对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职生的整体学习倦怠情况较严重,工科生学习倦怠程度要高于其他类学生,男生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女生,高职生的专业承诺、社会支持以及个人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有显著相关,而这三者之间又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学习倦怠已成校园中不容忽视之问题。通过对多所不同类别高职院校学生实证调查,本文对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职生的整体学习倦怠情况较严重,工科生学习倦怠程度要高于其他类学生,男生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女生,高职生的专业承诺、社会支持以及个人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有显著相关,而这三者之间又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正据世界大学新闻网2014年2月21日报道,奥地利林兹大学日前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留学经历对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研究将曾经有留学经验的540名学生作为一组样本,另外一组则是人数相近的学习期间从未离开本国的学生。出国学习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语言技能上,出国留学为学生的外语能力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尤其是在外语的会话和理解方面,同时也扩大了他们的职业选择范围。研究表明,有过留学经历  相似文献   

7.
《神州学人》2006,(8):18-19
随着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来英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与日俱增,目前在曼彻斯特领区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人数超过2 5万人,分布在领区24所大学、学院以及各类语言学校,中国学生已成为英国最大的外国留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教育国际化,印度实施了积极的国际合作政策,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并于2010年通过了《外国教育机构法案》,明确规定了外国教育机构的准入与审批、运营与监管、质量保证与预防商业化等内容.印度的教育国际化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表现为印度出国留学人数增加、到印度留学的国际学生增多、和国外大学的交流项目较有成效等.同时面临着扭转印度学生外流趋势较为困难、到印度留学的国际学生人数较少、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改进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每个去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几乎都有打工的经历,因为德国政府允许有留学生身份的外国学生到所在学院开具打工证明后,每学期利用假期到社会上打一个月的工以挣一些生活费。我到德国留学至今已有好几年了,这中间我尝试过不同的工作,在工厂干过流水线的装配工、在养老院干过清洁工、在旅行社干过办公室的信访接待,为一些中国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化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学文化特征对工科生创新人格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选取3所高校进行调查,通过对大学文化特征和工科生创新人格发展关系的分析,发现被调查的高校文化氛围不够生动活泼,工科生创新人格发展不够均衡,应辩证地看待大学文化对创新人格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曾晗  刘婷 《教育教学论坛》2020,(20):248-250
本文以工程教育认证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对工科毕业生培养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了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工科建设的过程中,人文社科教育长期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认为在工科专业中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可以提高工科生解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文以政治课程与通识课程为例,阐述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在工科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H大学“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数据,考察不同背景特征学生的生师互动水平,探讨生师互动对认知技能、操作及社交技能、满意度、归属感的影响是否因学生背景特征而异。统计结果表明,男生的生师互动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家庭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生师互动越频繁;非课程的生师互动对女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显著高于男生,对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学生的影响高于中等收入家庭,对父母双方均上过大学的学生影响高于父母均未上过大学的学生和一方上过大学的学生;辅助教师进行研究对男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显著高于女生,对低收入家庭和父母均未上过大学的学生的影响高于同辈。大学应依靠制度性手段提升生师互动的总体水平,采取支持性措施改善弱势学生的生师互动,增强互动情境性以提高课堂互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大学英语课是最为重要的提高英语能力的平台.课堂教学活动需要以师生间频繁的互动等方式来进行.然而,大多数学生在课上选择长时间的沉默,这样就会阻碍课堂交流,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这一现象的讨论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旨在深...  相似文献   

14.
工科教师只有具备实施工程教育的素质与工程实践的能力,才能用工程的视野去开展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未来工程师。本研究基于2009—2012年我国52所不同地区和类型高校的官方资料数据,以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作为分析工科教师工程实践水平的一个基本要素,对不同高校、不同职称、不同学历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呈现出典型的院校差异。  相似文献   

15.
第一条(定义)此要项中所指的“国费外国留学生”,是在符合第七条规定的情况下,以日本的国费在日本的大学或大学附设研究所里,按此要项规定进行学习、研究的外国人。国费外国留学生包括入大学,在该大学的学院学习者以及入学院而先在大学等处受日语教育者(以下称“学院留学生”);在大学学院、研究院或大学附设研究所进行有关专门领域研究者以及在这里而先受日语教育者(以下称“研究留学生”)。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国338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1973名工学硕士生和22967名工程硕士生的离校反馈调查数据,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视角对我国工科硕士生的培养状况和就读体验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工科研究生对培养环境、导师指导、培养过程的认同度较高,对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生活条件的认同度都较低;工学硕士生和工程硕士生在课题参与、论文发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工科硕士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均较为紧迫,工程实践机会与就业指导是学生最大的诉求。重新定位工科研究生教育的性质,改革课程结构与提升教学质量,增加工程实习实践活动的比重,是提高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及自我价值感量表对238名有留守经历高职生进行测量,并与250名无留守经历高职生对照。结果:(1)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专业和经济状况等维度差异不显著;在性格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维度差异显著,外向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内向学生,学生干部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3)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略低于无留守经历高职生,但差异不显著;(4)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其中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预测力更强。结论:性别、年级、专业和经济状况不影响有留守经历高职生的幸福感,性格、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以及自我价值感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运用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当前本科、专科毕业生就业中的教育与工作匹配状况、影响因素、工资效应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超过四成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教育与工作不匹配;教育与工作匹配性在两类大学毕业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普通本科生的匹配性明显高于高职高专生;教育与工作匹配性还受到性别、专业以及实习经历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教育与工作不匹配给两类毕业生均带来工资效应,但两者的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国外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有关的理论主要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提出的。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创造力评价方式和表现形式与西方文化有显著差异。中国学生的创造力是否以及如何受到了社会文化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创造力的内涵,再从文化的视角分析集体主义、中庸思维、权力距离对学生的创造力产生的作用。最后,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大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新西兰怀卡托(Waikato)大学和奥塔哥(Otago)大学的学生前不久上街游行,抗议新西兰政府在来年将学杂费上涨23%的决定。这两所大学就此事件向新西兰教育部分写了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只有1/3的国际学生认为他们所付的留学费用是“物有所值”。在新西兰留学的中国学生对所受教育的经历最为不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