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孩子的认知,是从他接触到的第一个人开始;而一个孩子生命的打开,是从他阅读到的第一本书开始。他每天都在长大,每天都在朝前走,一直走向外面的世界。他读的书,文字在渐渐增加,图画在渐渐减少,故事渐渐由浅变深。可是最初的那个人、那本书,已经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他的呼吸和生命里。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作品比作一个生命,那么作者是他的生父,他的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作者的血;而编辐是他的养父,见证了他成长的点滴;而发行则是他的指导老师,帮助其成才扬名.一本书从选题开始到组稿、编辑、设计、出片、印刷,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责编的心血.  相似文献   

3.
陆莉莉 《出版广角》2013,(12):20-23
我们正进入一个以阅读图画书为时尚的时代。出版社在推出图画书新作时,应当洞察低幼儿童的阅读需求,转变家长的阅读观念,引导更多的孩子和家长由图画书爱上阅读。图画是儿童开始阅读的重要元素,而图画书就是引导其进入故事世界的最好载体,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本书。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读者开始熟悉和接受图画书这一新兴的儿童文学门类。近年来,图画书逐渐占据中国童书市场越来越大的份额。在当当网2013  相似文献   

4.
李锐觉得这本书"是一个我创造的世界"。他说,"‘第八天’不仅仅是张马丁一个人的创世纪。耶稣和菩萨遭遇的一切困境与拯救,绝望与慈悲,摧残与抚慰原本就是属于所有人的。"两三年前,李锐为张马丁写下了墓志铭:"你们的世界留在七天之内,我的世界是从第八天开始的"。由此,这句话开始在他的脑海里不断翻腾。于是,第八天也成了李锐一个人的"创世纪"。张马丁作为小说的主角,被卷进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之中。故事被浓缩到虚构的  相似文献   

5.
正每天一上班,巨鹿县国税局档案管理员李书善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档案室的温度、湿度,对档案室进行简单除尘,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些工作已经伴随了他12年,并成为了一种习惯。在很多人看来,"档案"就是枯燥无用的文字,在他的眼里,档案是一个单位的历史记录,是最真实的历史反映;在他心里,一本本的档案,就如同一个被疼爱的孩子,伤不得,损不得。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用“心灵之窗”来形容人的眼睛,确实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从眼睛开始的。做书的人会把书籍看成是一个个的生命体,那么这个生命体的“心灵之窗”是什么呢?笔者想应该是“内容提要”(以下简称“提要”)吧!人们想要了解一本书,首先就是从提要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读书与藏书     
一个人如果被一本书吸引住,开始去认识作者、去理解他,与书产生一种亲密的关系,这时,书才对他产生真正的影响,他自然想保有这本书。 每一张印了字的纸都代表一种价值,所有的印刷品都源于精神工作,应该得到尊重,这种看法在我们这儿已经过时了。现在,无论在大海之滨或荒山之上很难再找到一个不在印刷品泛滥之灾中灭顶的人。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腰缠万贯.他很久没有坐过公共汽车了,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体验一下普通百姓的生活.他投了币,找到一个靠窗边的座位坐了下来.他好奇地打量着身边的人,他的前边是个怀孕的妇女,他的身后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每天挤着公共汽车,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依然很快乐.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出悲苦,有的只是对生活的满足.他的心情很好,他的对面有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他可以近距离地欣赏.车子到了下一站,上来的人渐渐多了,美女就渐渐被人遮住了.  相似文献   

9.
马雪锋 《大观周刊》2013,(2):223-223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造就人的三个主要方面。学校教育处于造就人才的主体地位.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外部环境,家庭教育则是同孩子的生命一起开始的.是孩子最初接受的教育基本.他是孩子好与坏成长健康的基石.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重要的基础.孩子在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的,对他将来都有着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八岁看老”.就是指幼儿期留下的烙印.将会影响人的终身。所以说.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10.
没见过他的人认识他是从他的文章开始的,而和他熟悉的人认识他,则往往是从他的坦诚为入开始的。他当兵20多年,在基层当过教导员,在机关做过组织、宣传、保卫等工作,无论是在基层还是在机关,也不管是做什么工作,他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勤于笔耕,孜孜不倦,因而收获颇丰。厚厚的几大本新闻作品剪贴,足有五六百篇;发表在报刊上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言论等文学作品~大读;六本书里收录了他的作品,几十篇颇有见地的政工研究论文刊登在军内外杂志上;作品获得过全国、全军、军区三十多项奖励;被解放军报…  相似文献   

11.
《声屏世界》2007,(1):45-45
很多人常说做民生新闻的记者已经开始变得冷血。不是真的不善良,而是我们见惯了分分合合、生生死死。可是所有的一切在我见到从甘肃到南昌来找孩子的樊爸樊妈的瞬间改变了。为了找孩子,他们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从他们两鬓的银丝、眼角的老泪中我们体会到了自己的职责。产生一种责任感——“帮他们把儿子找回来”。孩子好像是故意躲着爸妈,但是我还是从稿子播出之后。每天认真地在短信平台、热线平台上寻找关于孩子的蛛丝马迹,甚至把找到他作为自己的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12.
12岁开始,他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每天。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要骑自行车到杭州西湖畔的一个小旅馆学英语。当时,许多外国游人到杭州旅游观光。一有时机他就免费为他们当导游.四处浏览的同时练习英语口语。1979年.他同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个小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一起玩了三天,成了好友。6年后的暑假,他应邀去澳大利亚住了月余。众多外国游客对他潜移默化的作用.加上这次澳大利亚之行.实实在在让他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相似文献   

13.
《全国新书目》2022,(11):129-131
<正>本书讲述了四年级的男孩鹿鹿可以听懂自然界生灵的语言,他拥有一座迷幻花园,迷幻花园里的植物们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有趣的事情。书中通过鹿鹿与这些植物,以及身边人发生的故事,引发小读者对友谊、生命、家庭、亲情和每天在他们身边所发生的事的思索,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希望人们能够在爱与宽容中与植物一起生长。  相似文献   

14.
贾立钢 《出版参考》2007,(8S):40-40
喜欢黄梅子的书是从她的第一本书《网络姻缘——跨国网络征婚口述实录》开始的。《网络姻缘》的反响很不错,先是《作家文摘》、《北京晚报》等全国几十家报刊连载,然后黄梅子又被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节目邀请为嘉宾,鲁豫对她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专访。节目播出以后一个星期,全国很多地方这本书都脱销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王卫刚 《视听界》2009,(6):34-36
11年前,正式开始在新闻媒体的工作后,我买的第一本书是《目击世界六十年》,作者“沃尔特·克朗凯特”。买这本书是因为一位领导的推荐,他说,做新闻,应该知道克朗凯特。中国人纪念克朗凯特,是有些不同寻常的。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闻主持人,能被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中国新闻人尊敬和纪念,已经可以说明其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名气当然是个好玩意。爱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前,很多人只知道《爱丽丝漫游记》里的那个小姑娘"爱丽丝",而自从那之后,大家就都认识了一个叫"爱丽丝"的满头银发的老女人。一个人说的话,真理程度是和他(她)的名气成正比的,所以很快,爱丽丝·门罗的语录就传播开来了。我尤其喜欢她说的这一段:"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而我二十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这句话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羞辱着所有被时间追债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17.
采访手记 2001年7月18至19日 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个人和这本书之间的相遇,是一种缘分。 《成都商报》副总编辑杨力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何总是一本书。 我明白他的意思,他不是不知道该翻到这本书的第几章第几页,他是  相似文献   

18.
快乐的责任     
很多人常说做民生新闻的记者已经开始变得冷血。不是真的不善良,而是我们见惯了分分合合、生生死死。可是所有的一切在我见到从甘肃到南昌来找孩子的樊爸樊妈的瞬间改变了。为了找孩子,他们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从他们两鬓的银丝、眼角的老泪中我们体会到了自己的职责,产生一种责任感——“帮他们把儿子找回来”。孩子好像是故意躲着爸妈,但是我还是从稿子播出之后,每天认真地在短信平台、热线平台上寻找关于孩子的蛛丝马迹,甚至把找到他作为自己的第一任务。总会想着给那两位住在破旧招待所里的老人打电话,我知道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把…  相似文献   

19.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居住小区植物书,作者是一位母亲,也是一名植物达人,以淡净文字、水彩插图为我们描绘了50种生活中常见的绿色植物。散文笔触清新,科普介绍严谨,有如一位老友在你耳边述说植物世界的故事,引领我们留意就在身边静静绽放着的那些最美好的生命——融入自然,可以从身边开始。本书是一本难得的、贴近生活、语言优美的科普图书,可以帮助引导孩子走出家门,观察身边的植物,体验自然之美,感悟生命之可贵。  相似文献   

20.
王磊 《新闻世界》2008,(1):55-55
郭德纲是红透了大江南北的笑星。但他的成功却是从辛酸开始的。 他21岁那年从外地来到北京拜师学艺,却四处碰壁。不久之后,他和几个朋友成立了一个小俱乐部,靠在街头卖艺混口饭吃。那时候,他住在北京郊区,从住处到市中心足足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为了省钱,他连公交车也舍不得坐,每天都骑着自行车来回奔波穿梭,每天的行程都得花费四五个小时。可尽管如此,他从来没耽误一次学艺或是演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