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晔 《出版参考》2011,(34):16-17
在我国所引进的图书版权中,社科类图书的比例高达42%,是我国图书版权引进工作最重要的部分。据我国文化教育部门统计,1980年,全国出版单位引进社科类图书版权仅0.71万种,而2010年竞达到3.42万种,且每年以约25%的速度递增。社科类图书版权的引进,不仅丰富了我国文化产业,而且还促进了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进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首次实现顺差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出版"走出去"成果显著 据统计,1996年以来,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和引进的比率基本维持在0.1∶1左右,2002年升为0.12∶1,可2003年又跌至0.07∶1,直到2004年、2005年才又开始有好转的迹象,分别达到了0.13∶1和0.15∶1,连续两年小幅递增.2005年我国图书版权引进9382种,而输出仅1434种.  相似文献   

3.
浅析近三年图书版权引进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图书版权引进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主要以近三年(2004年-2006年)中国新闻出版业统计资料汇编、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以及各大网站公开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对版权引进图书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稀贵 《出版参考》2005,(9X):13-13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四川出版集团与十余个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签订图书版权输出引进合同和达成意向性协议近200项,其中输出88项,涉及金额近70万元,引进108项。如果这些协议顺利实施,集团2005年图书版权引进输出可望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据新闻出版网公布的官方数据,2011年全国引进图书版权14708种。就中国引进版权的势头看,2012年版权引进数量至少不会低于这个数字。每年引进数以万计的图书中,虽然所占比例不是很高,但总有一些受到瞩目在业界掀起大风大浪的畅销图书,从亚马逊、当当网、京东、豆瓣网和各省市新华书店等一些主要网络书店和实体书店的排行榜,从业界的交流和谈论中可以了解,2012年引进版畅销书主要有:加  相似文献   

6.
张书林 《出版广角》2015,(17):92-93
少儿图书对外版权贸易在版权引进的示范引领下,逐步为原创作品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加上利好政策的助推,近年我国对外版权输出数量大幅增长,版权输出与引进逆差比逐步缩小。我国少儿图书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版权贸易模式,逐步过渡为“融进来”到“走进去”的版权贸易业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7.
医学专业图书的版权引进一直是个热点,中央社在版权引进中和多家版权代理公司有合作关系,拥有优先选择权。地方出版社也不甘落后,纷纷抢占精品图书,打造自己的品牌图书。目前医学专业图书的引进大部分还是依靠与版权代理公司的合作,因此,常与版权公司沟通才能得到第一手的消息。医学专业图书的引进也面临引进时机和翻译等难题,只有仔细调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慎重选择才能引进到好的医学专业图书。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国引进版图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版权贸易把国外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介绍给国人,对于提高全民的素质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分别从引进版图书结构、质量、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评述了2005年我国引进版图书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版权贸易是出版领域中重要的一块领地。无论是从国外引进图书版权,还是向国外输出图书版权,都是扩大图书出版领地、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图书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进版权的图书出版和图书版权的海外销售,已经成为很多出版社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里介绍的十本优秀图书的版权故事,是我们特约出版社一线版权人士或编辑亲笔撰写的文章。尽管每本图书的版权交易各不相同,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陆和台湾的往来不断增强,大陆的经济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深化与提升,经济交流必然会带来文化的交流. 一、大陆与台湾地区版权贸易的现状 (一)2013-2014年大陆与台湾地区版权引进统计分析 2013-2014年,我国大陆共引进版权数18167项,从台湾引进版权数1215项,占全部引进版权的比重为6.69%,其中,图书为1100项,占大陆全部引进图书版权引进的比重为6.62%;录音制品为83项,占大陆全部版权的比重为21.96%;录像制品为1项,占大陆全部引进版权的比重为0.19%;软件为2项,占大陆全部引进版权比重的1.18%;电视节目为22项,占大陆全部引进版权比重的5.77%.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1.
图书版权引进热及其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近几年我国图书版权引进热的原因及现状,分析了该类图书的特点与特征以及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8月22日,“第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活动在京举行了评审会,21位专家参与了终评工作。历时四个月的征集,通过初评、复评与终评,评选结果揭晓。有输出版78种、引进版(社科类)100种、引进版(科技类)50种,共计228种图书获奖;推动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优秀版权经理人30名获表彰。通过对评选过程各环节的广度剖析,对获奖图书进行深度挖掘,发现本届评选蕴含着重要的启示、大容量的信息和无限的商机。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13.
版权引进已成为推动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根据国家版权局的统计数字,自2002年以来,我国版权引进品种连续几年保持在万种以上的高位.从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近年版权引进的经验看,要使版权引进效果更显著,首先要有品牌意识,围绕品牌,树立"种苹果树"和"培养好园丁"的理念,这样才能良性发展,使版权引进的工作越来越顺畅,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4.
(二)引进图书分析. 依据国家版权局的上述统计,十年来我国内地图书版权贸易在引进方面有如下一些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赵恒峰 《出版参考》2009,(24):30-30
在前不久闭幕的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签署的版权输出合同达2417项,创下我国自1956年参加法兰克福书展以来版权输出的历史最高纪录。而根据此前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的统计,BIBF上我国版权输出贸易量比2008年增长10.25%,版权输出与引进之比为1.29:1,继续持续着自2006年以来的图书版权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16.
8月22日,"第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活动在京举行了评审会,21位专家参与了终评工作.历时四个月的征集,通过初评、复评与终评,评选结果揭晓.有输出版78种、引进版(社科类)100种、引进版(科技类)50种,共计228种图书获奖;推动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优秀版权经理人30名获表彰.通过对评选过程各环节的广度剖析,对获奖图书进行深度挖掘,发现本届评选蕴含着重要的启示、大容量的信息和无限的商机.  相似文献   

17.
新闻出版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依然存在,版权引进与输出的比例,2006年为10:1,2008年缩小为6.5:1。以上数据,可谓发人深思,当前我国版权输出的任务依然艰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钟敏 《出版广角》2011,(9):30-32
对外版权贸易既是我国图书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与世界图书出版接轨的重要体现。引进世界范围的优秀图书,把国外最优秀的文化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介绍给国内读者,对丰富我国图书市场品种,提升我国图书市场的国际魅力,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联合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结分析近年关于引进版图书的各种数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黄洁华 《出版参考》2010,(11):29-29
以往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或多或少地存在“以文化输出为首要目的”的思想,加之迫切追求版权贸易输出数字上的突破,难免在输出版权时不大讲求版税收入多少的问题,这在一段时期内也是无可厚非。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半卖半送”的文化输出持续下去,恐怕也没有什么益处。这里说的“半卖半送”可能有点过火,但目的只不过想突出我们的版税和印数要求相对于引进版图书来说,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截至8月10日,“第九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的征集工作全部结束,共收到来自166家出版单位815种图书,版权经理人、推动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资料80份。与上届相比,申报的图书种类增加205种,版权经理人、推动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增加26人。本届评选活动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