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台湾电子书协会Taiwan Ebook Association近日举行成立大会。此会是台湾唯一通过云端力量及Cell分工概念所整合的实务型民间团体,约有2676位支持者,这些专业的实务工作者包括IT工程师、App开发者、阅读及购买平台开发者、出版编辑人、知识产权专家、  相似文献   

2.
在8月8日台湾举行的数字出版实务讲座中,台湾联合在线的周伟达在主讲中指出,台湾业者应多关注海外出版业的变动,而不是单单顺着数字出版业的脚步走,缺乏观察外界对内部的隐性威胁。  相似文献   

3.
在8月8日台湾举行的数字出版实务讲座中,台湾联合在线的周伟达在主讲中指出,台湾业者应多关注海外出版业的变动,而不是单单顺着数字出版业的脚步走,缺乏观察外界对内部的隐性威胁。  相似文献   

4.
面对跨国企业及大陆集团化经营的出版事业,台湾图书出版业要以怎样的策略走出另一条中文单一市场的道路呢?台湾城邦集团总经理在金石堂策划的“抢救台湾出版产业大作战”专题中,以“组建最佳实务与制作”为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他在文章中提到,台湾出版业不论是选择本地存活,还是面向祖国大陆,关键因素不在外部市场的环境与竞争,而在出版业内部的组织重整、流程改造与制作、生产的供应链建立与管理上。因为台湾的出版业一向是出版人对某种知识的爱好与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历史 ,分析了取得发展的原因 ,具有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在坚持多种形式办学、注重学生素质培养、重视新闻实务教育、强化业务技能训练等方面对内地新闻传播教育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22~29日,笔者在祖国宝岛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实务交流研讨会”.两岸同行围绕阅读情境对大众的影响,针对提升阅读服务、网路E化的发展未来、社区资源的掌握及运用等专题展开了研讨,并就优化公共图书馆阅读环境、善化公共图书馆阅读政策及提升大众阅读力的作法和未来趋势,以及公共图书馆经营参考、公共图书馆服务品质、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再发展等进行了交流.笔者认为,台湾同行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要地回顾了台湾的阅听人研究 ,并就两岸两个较大规模的针对阅听人媒介使用情形进行的问卷调查做了比较 ,对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阅听人研究提出期盼。在回顾台湾阅听人研究的部分 ,本文分别检视学术研究单位和传播实务机构的实施进程。就前者而言 ,中华传播学会搜集的近年来在台湾发表的 1 98篇论文是本文主要的分析对象。总的来说 ,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时候 ,旨在找出影响台湾阅听人研究发展的原因 ,认为在学术圈里 ,学术权力结构厥为关键 ,而在实务单位里 ,则是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本文对于过去长期致力于探讨台湾阅听人的研究人员致以敬意 ,对于两岸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阅听人研究抱有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8.
11月6日至7日,“两岸新闻媒体迈向21世纪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汕头大学新闻信息传播系主办,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台湾铭传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南京大学协办。本次会议围绕网络传播研究、新闻传播学理及实务研究和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三个主题安排了主题发言及分组讨论。一、网络传播研究本专题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命题:加入世贸组织后给两岸传媒带来的冲击;网际网络与新闻传媒的控制问题;网际网络是一种平台还是第四媒体及文化帝国主义等问题。童兵教授在会上指出,加入世贸…  相似文献   

9.
陈艳华  金恩辉 《图书馆学刊》2010,32(1):108-110,F0003
卢荷生教授淡泊名利、躬行图书馆学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学风,是值得图书馆界同行们重视、珍惜和发扬的。介绍卢荷生先生的经历与治学道路,以及他秉承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先贤们务实求学之传统,对台湾图书馆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务教育新方向:《大学线》月刊的经验陈韬文,苏钥机新闻实务教育的推行过程中,往产生一些争论,例如它如何与相关的理论教育结合,两者的比重应如何,及用什么方式最能有效地旅行实务教育等。我们认为,新闻的理论与实务教育应该结合并重,而比重方面要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1.
台湾新闻教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6月,应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和台湾传播协会的邀请,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华社中国新闻学院、杭州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理工大学10所院校的新闻院、系和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出席了在台湾举行的“两岸及香港新闻实务教育研讨会”及“新闻教育与新闻事业学术研讨会”。与会期间,新闻教育界同仁考察了台湾新闻教育的情况,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新闻事业的长足进步,需要有广大新闻从业人员,也需要对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专家,这些都离不开新闻教育。当今世界正向信息时代大步迈进,社会对新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因长期隔绝而了解甚少的台湾新闻教育情况做一介绍,以期能为新闻教育的研究起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有关其教育“理念”’、性质等本文暂不涉及。  相似文献   

12.
陈维璐  胡艳 《新闻传播》2005,(12):48-51
新闻教育在美国的存在和发展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仅为美国新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较为全面和规范的教育,而且其教育模式也一直为世界各国所借鉴。对传统的美国的新闻教育,台湾学者郑贞铭教授曾经概括为三个特点:(1)以实务训练为本位,重视实际业务技能的培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基础业务课程非常充实。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27日至29日,台湾佛光人文社会学院主办的“海峡两岸清史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宜兰举行,来自北京、天津、福建、广东等地及美国、日本、韩国及台湾本地的学者共有百余位与会。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的台湾广播也如同工业、农业一样,己经走到了转型的“瓶颈”阶段。近一个时期,台湾的一些专家、教授纷纷发表见解,大多认为要突破当前的“瓶颈”需要台湾当局、业者、学术界三方面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如修改过时的广播电视法,使台湾广播事业能够在迅速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发展;业者则需要走出传统本位观念的阴影,重新给自己定位,发展“以听众为依归”的广播事业;学术界也应该走出校园,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避免“猛唱高调”、“不切实际”。  相似文献   

15.
罗萍  卢星星 《新闻世界》2011,(5):161-162
本文以我国的广告学教育课程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但始终伴随着不少争议和问题的现状为背景,通过对中国大陆与台湾高校广告学课程设置比较,从课程的整体规划、课程的分配比例、学界教育与业界实务的接轨、授课模式等方面对广告人才的培养问题展开讨论,以期获得一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学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们,当他们写回忆治学经验的文章时,每每提到从“书海中探宝”,从“书林中觅珍”。而书海航行,有赖指针;书林之门,需钥开启。指针启钥者何?书名也。比如:一位读者要研究台湾问题,他从中文书名目录里可以查到首二字标“台湾”的书名有《台湾府志》、《台湾通史》、《台湾文献丛刊》、《台北要览》、《台湾之狱》等八十余种图书。连横著始湾通史》卷二十四为《艺文志》,著录台湾方志五十种、台湾人士著作四十种、宦游人士著作八十种、合计一百三十五种。从台湾人士的传记及著述的书名中还可以查到拥延平王台湾海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规程》和《标准》的解析,指出在客观管理政策及微观操作标准上,大陆及台湾各有千秋。大陆应汲取台湾的经验,制订科学采访、资源共享及建立动态藏书结构的运作法则。参考献3。  相似文献   

18.
1.属于同一华文市场,可以提高国际分工、资源共享以降低成本,建立合理的定价策略 两岸属于同一华文市场,如何有效结合创造华文出版的优势。例如大陆的印刷人力成本低,大量印刷就可选择在大陆地区印制,而台湾的版权谈判的经验多,大陆方面也可利用台湾这一优点,双方在出版品的制作上资源共享,降低成本,建立合理的定价策略。双方未来也可寻求在更多项目上的合作,例如版权谈判、编辑实务、美工、印刷等。  相似文献   

19.
在两岸包机直航及“第五届湖北?武汉台湾周”举办之际,应台湾湖北同乡会和湖北文献社的邀请,湖北省档案馆负责同志带领相关工作人员,专程奔赴台湾开展涉及湖北的有关珍贵档案史料征集工作。  相似文献   

20.
褚静涛 《历史档案》2004,(3):111-116
台湾从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地区成长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化地区,学术界均认为得益于国民党制定了较为务实的经济发展政策。事实上,国民党在台湾推行的以公营事业为基础、民营事业为主导的经济政策并非一蹴而就。笔者根据海峡两岸公布的档案史料,就陈仪在台湾建立公营事业的经过及挫折探讨台湾发展民营事业的政策取向的形成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