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主要包括政体分类论、优良政体论和政体变革论等。亚里士多德根据统治者的人数多寡及是否以谋取城邦公共利益为宗旨,把政体分为六种类型,并将中产阶级主导的具有混合色彩的共和政体视为优良政体。此外,他还提到每种政体的变革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西方权力制衡理论的萌芽可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继承柏拉图的思想并提出不同阶级通过参与城邦政治,其利益都能在城邦政治结构中得到体现和在不同政治机构中实行不同的政治原则的混合政体思想。在此基础上,古代罗马的波里比阿又提出将三种政体的优点集中在一起,使各种政治要素调整为一种和谐、平衡状态的政体思想。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笔下的政体,意为城邦的职能组织,其核心是城邦最高统治权力的执行者所组成的公民团体,不同政体有不同的权力安排方式。城邦常常是富室少而穷人多。政体可分为王制、贵族和共和正宗政体,以及偏离正宗政体的变态政体:僭主、寡头和平民政体。僭主政体依据专制的原则,即以主人对待奴隶的方式处理其城邦的公务,寡头政体是有产者们执掌最高统治权,平民政体则是由无产的贫民群众执掌最高统治权。任何政体,其统治者无论人数多少,如以财富为凭,则一定是寡头政体,如果以穷人为主体,则一定是平民政体。最为正宗的政体就是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富室,不偏于多数平民,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  相似文献   

4.
当下社会人们幸福观多元,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幸福理论,为我们探寻实现社会整体幸福和个人幸福的提供了一种路径.个人“至善”,即幸福,而政治“至善”的目的,就是城邦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幸福实现,就是构建最佳的优良的城邦政体.遵循“中道”原则,优良的城邦政体应是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混合政制即共和政体,在经济上以财富中产为社会主要支柱,在人文上主张注重德性教育.  相似文献   

5.
刘玮 《政治思想史》2013,(1):33-53,198
在有关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研究中,灵魂与城邦的类比乃是重要的论题,但这类讨论却几乎没有吸引亚里士多德学者的目光,人们似乎很自然地认为亚里士多德从经验的起点开始讨论政治哲学,因此无须将灵魂的问题引入讨论。事实上,在亚里士多德所讨论的六种灵魂状态(神圣的德性、德性、自制、不自制、恶性、兽性)和六种类型的政体(君主制、贤人制、政制、民主制、寡头制、僭主制)之间可以建立某些类比关系,通过这一系列类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灵魂和城邦的这两个方面,也可以对亚里士多德如何看待个人、家庭、城邦三者的关系有一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和谐社会思想体现在他所提出一种理想的“优良城邦”的设想中。他认为,外物诸善、身体诸善和灵魂诸善三者的和谐,是人类优良生活的体现;在中道原则指导下,由奴隶主中产阶级掌权,实现城邦的富人、穷人和中产阶级的和睦相处,是最为优良政体建立的应有目的;以理性为基调,实现公民天赋、习惯和理性的内在和谐,是形成公民优良品德的前提条件。“优良城邦”就是“优良生活、优良政体、优良品德”三位一体的理想的和谐社会。亚里士多德的和谐社会思想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但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法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优于人治、法律至上、“良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与政体的相应性以及法治为主、人治为辅等思想 ,构成了亚里士多德法治观的基本内容。亚里士多德的法治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对我国当代的法治建设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政治理论主要包括: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法治优于人治,美德政治理论,城邦政体理论;亚里士多德城邦政洛障论则包括:城邦“人”的悖论、城邦正义悖论、理想城邦的封闭式发展。其对我国政治建设的启示主要集中在国家政体制度、政治生活中人的主体性、依法治国、社会稳定、社群政治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法治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治优于人治、法律至上、“良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与政体的相应性以及法治为主、人治为辅等思想,构成了亚里士多德法治观的基本内容。亚里士多德的法治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对我国当代的法治建设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亚里士多德政体论研究中的不足,着重阐释了政体的涵义,具体解析了六种政体,并指明亚里士多德政体论的主要特征在于:①立足现实,反对玄想;②崇尚平等,反对特权;③主张民主,反对专制;④强调中庸,主张调和、改良。本文认为,理解现代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必须进入它的源头。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对我们仍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优良政体的探求是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优良政体是什么样的政体这一问题上,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有两种主要观点:第一,优良政体是某种混合政体,晚年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波利比阿、阿奎那、马基雅维利、洛克等人特此观点;第二,优良政体是某种单一政体,持此观点的有<理想国>时期的柏拉图、布丹、霍布斯等人.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采用与众不同的方法,从最好的生活方式推演出最好的政体。最好的生活是能够不断提升和完善人性的生活。这种最好的生活方式,只有在最好的政体即贵族政体中才是可行的,其中教育是基石。  相似文献   

13.
政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共和制与君主制。古希腊城邦的政体属于共和制,要么是贵族共和制(如斯巴达),要么是平民共和制(如雅典),中国先秦时期的政体是分权2主制与君主制,即在君主集权、中央集政的前提下,臣子(如西周、春秋时期的卿大夫)对君主、地方对中央有较大程度的分权。这种“分权”仅仅指一一范围内分割权力的事实与因素,不是指分板制衡的原则与制度从政体来看,中国不存在城邦制。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的最后两卷提出对于理想政体的设想,其中关于政治教育系统的安排是建构理想政体的核心问题,诗乐教育在理想政体的政治教育系统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青少年品格与德性的培养就是通过诗乐教育(包括诗歌教育和音乐教育)来完成的。本文从最佳政体和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入手,结合《政治学》第七卷、第八卷和《诗学》的相关文本,尝试对亚里士多德的诗乐教育理论予以完整重构。  相似文献   

15.
正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各个政治思想家依据他们所处时代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政体做了探讨。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更为系统和成熟。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理论为基础,试图探讨其政体理论中有关政体变迁部分,主要包括政体变迁的原因、政体的保持以及对后世的启示。一、政体变迁的原因1.政体变迁的一般原因亚里士多德深入研究了政体的分类,他指出,"凡照顾到公共利益的各种政体就都是正当或正宗的政体;而那些只  相似文献   

16.
范蠡和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两大政治家。二者均有务实精神,都主张让人民富裕。范蠡主张君主专制政体,亚里士多德主张民主政体,但亦主张权力集中,反对滥用民主。他们政治思想的相似与差别,表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黄藿 《教育学报》2013,9(1):3-12,20
在21世纪的今日,民主化成为世界潮流,尽管世界各国在民主化的实施方式、内容与进程上有很大的差异,但不可否认公民德育在推动并建构民主化社会的目标上有其关键的重要性。透过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政治学文献的探讨,可以厘清原始公民德育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在其所著《政治学》一书中对公民的定义与城邦的构成要素、公民教育与政体的关系、公民德育实践的必要性及其实施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尽管亚里士多德有关公民的概念与公民德育的理论太过粗略与朴素,还没有碰触到现代民主社会中复杂的权利与义务理念,但他把公民德育的培育当做政治哲学的理论核心却是充满超越时代的先知卓见。  相似文献   

18.
"中庸适度"不仅是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方面所崇尚的中庸美德,更是他在政治学上认为政体上"最好的".中产阶级作为国家"中庸"化身的思想对当前贫富分化日益悬殊的中国社会发展危机是一剂良药.本人为是否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适度"即:让中产阶级--哒个富人和穷人的"仲裁者"执政的思想来解决当前中国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9.
古典时期(600BC-338BC)雅典民主政治得到发展,对社会的荣誉观产生影响。古希腊人战争荣誉的基本特点是:神人同一,强调家族世系传承;对城邦至高荣誉的追求。战争荣誉观是古希腊人的精神财富和公民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战争荣誉是维系城邦各自独立的基本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邦政体。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理想政体现后发现,由于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其思想受其师的影响较多,二者理想政体现在理论意义、理论属性、理论目标及理论局限性等方面具有相通性,但亚并没有完全囿于其师的学说,而是在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柏拉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主张,主要表现为其理论基础、理论方法、理论标准、立论基点及立论主张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