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 一、技巧:前滚翻,后滚翻。让学生蹲立,低头,用布带从头后绕至双膝后,与另一端结好(布带长约1米,宽约10厘米,钉上粘扣使用更方便),即把头和双膝连结在一起,形成较固定的蹲立“团身”姿式。如图1。其作用: 1.有助于完成“团身”动作。在“后滚翻”中,可避免“头后仰”“直背后倒”等错误动作。 2.可把双手从“抱小腿”动作中解放出来,专心做“推手”动作,解决了双手顾此失彼的问题。用法提示: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进程,逐渐放松绑带,直至完成不用。二、单杠:支撑后回环。方法(一):让练习者在低单杠上做好支撑,然后将跳绳(或其它较牢固的绳子)中段放于练习者腰  相似文献   

2.
最近真的很忙,忙得甚至不知道该忙些什么才好。一闭上眼睛,全是些个什么“超级大赢家”、“天降信使”、读者来信的,在脑子里转来转去,转到头晕脑涨,最后转到自己精疲力尽。在早的时候,我真不知道主持俱乐部会这么累,今天总算真正地领教了。不过,我想忙总比呆着无事可做要强吧。做不完的事情虽然可以让一个人感到如此的疲倦,却也可以让一个人感到非常的充实。  相似文献   

3.
当了十几年的体育记者,已经养成一个习惯,每次采访之前,总要先问问自己:“假如我是读者,关于这个人或者这件事情,我最想知道什么?”经过一番自问自答,一篇文章就大概知道从何入手了。这次被《体育博览》的编辑邀请到了“记者席”,苦想两天,不知从何下笔。因为我真的不太清楚,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记者,读者有兴趣了解点什么?于是回头翻看前几期的“记者席”,《北京青年报》记者左达文的一篇“干体育,让我颇感欣慰”,使我顿生同感。我们算是同龄人,成长的经历和对“干体育”的感受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我们同为女记者,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体味的酸甜苦辣,可能比男记者们更浓烈一些。当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书时,老师谆谆教导,做一个好记者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脸皮厚,被人从前门撵出来,要想办法再从后窗户进去。让一个纯朴善良的女学  相似文献   

4.
跳箱的巧用     
一、腰腹肌力量练习练习者俯卧在跳箱上,上体尽量前伸,让腰部以上悬空,练习者将手置于脑后,同时肘关节外展做背起的练习。练习时要求慢下快起,并且在起身的时候停留1~2秒钟,腰腹保持一定的紧张度。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负重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直体前倒失去重心平衡是起跑较难的技术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让学生做出失去平衡的前倒,即使强行做出,也会出现向前摔倒的现象,导致练习失败,使练习者失去勇气。教师也很难对练习者进行辅助和保护。笔者深知其难,经反复琢磨,研究出“起跑直体前倒辅助练习器”,简单实用,现介绍如下。   一、构造和原理   练习器由支架、滚动轮、万向轮和安全带组成。如图示:   滚动轮安装在支架下端,万向轮安装在后面支架下端,可随意改变前进方向。见图 1,练习者除能做静止失去重心平衡的前倒动作,还能做起跑加速向前的位移。因安…  相似文献   

6.
“推球时肘关节下降,球离肩过早,将球扔出”怎么办?1.强调持球时手掌向前,不要向上翻。2.推球时,要求学生肘不要下降。3.做好预备姿势后,教师站在练习者的前左则,用力抵住其右手,做原地推球的模仿练习。“推球时只用手臂力量,下肢与腰背肌肉不能充分发挥力量”怎么办?一是让学生认真做原地推球的模仿练习,体会用力顺序;二是让学生对墙推实心球,强调两腿支撑及  相似文献   

7.
烦恼的根源     
人类的烦恼根源,不是做人,而是“我想变成什么”。自会说话开始,便有大人问“:你长大后希望做什么啊?”从那一刻起,小小孩子便以为人必须要成为另一种东西。再加上自小学起,作文题目必定有:“我的志愿——”我要做医生,我要做律师,我要做护士,我要做总统……一出生的训练,并非自自然然地做个人,而是做另一种有目有标的生物。踏进社会后,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更多了,成为医生的,想做最好的医生;成为商人的,要赚比别人更多的钱;连本来养性怡情摇摇笔杆的,都心里紧张焦躁。为什么某某比我出名?为什么某某的书销量比我好?不禁叹句:人啊人,你到底还想…  相似文献   

8.
<正>立定三级跳远综合反映学生下肢爆发力以及全身协调性,是江苏省高考体育生体育加试的必测项目之一,也是体育高考拉分较大的项目之一。学生们立定三级跳远成绩参差不齐,不可否认有爆发力、协调性等能力因素的原因,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跳远成绩,笔者认为练习方法尤其重要。一、摆臂动作练习练习目的:让练习者知道摆臂的作用,增加起跳力量,体会蹬摆结合的动作。练习方法:从原地摆臂练习开始,让练习者明确原地屈膝手臂充分后摆(图  相似文献   

9.
五步练习法     
“认真打好每一杆球”是对门球爱好者的基本要求,也是门球人严谨、务实、求精、奋进精神的完美体现。无论是初习门球者,还是具有一定球龄的老球友,“认真打好每一杆球”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从个人平时练球的角度讲,认真与否的区别就在于练习者是用“槌头”打球,还是用“脑子”打球。要想提高个人球技,平时练习中就必须多用、勤用、善用脑子,按照“五步法”(即“设想—观察—检验—琢磨—重打”)稳扎稳打。第一步,击打前设想。除去站位、瞄准、挥杆击球等基础动作要随时自我检查、纠正外,每打一杆球之前头脑中应当有一个设想:即打什么性质的球…  相似文献   

10.
乒乓实战过程(比赛状态下),每个球的众多回合称之为一个“比赛片段”。在训练过程中,设计和提取众多的“比赛片段”让练习者多次重复地进行练习,形成运动条件反射的动力定型,这是我们的尝试。 运用“比赛片段”手段,进行乒乓球启蒙的训  相似文献   

11.
说不清什么时候卡尔·刘易斯悄悄地从美国田坛最引人注目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也说不清什么时候刘易斯的名字悄悄地换成了迈克尔·约翰逊。 刘易斯差不多当了10年这样的明星,然后一些不为人注意的失败和小伤病把他悄悄从“镜头”前拖开,并把年轻的约翰逊推上了头把交椅。 美国人十分想让一个百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上小学三年级(水平二)体育课时,针对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童话“龟兔赛跑”来激发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森林是什么样的?里面住着什么动物?它们都是怎样行走的?”“哪些小朋友会做小白兔和乌龟的行走动作?”这时学生非常兴奋,争着表演,教师选3-4名学生试做,并让同学们评价他们的动作。接着教师打开收录机放音乐,教师边做表演边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教师自由练习。“同学们想不想去森林体会一下动物们的生活?我们今天这堂体育课就模仿‘龟兔赛跑’的故事练习,好吗?”一反过去单调、枯燥的徒手操形式,在教师的启…  相似文献   

13.
继续合成     
古天恶  天路 《收藏》2014,(20):64-69
更加体系化的创作者们会用截然不同的方法工作。创作者在描述的环境中找到结果,而不是想象结果然后描述环境。真正的革新者是这样创作的,他们会问:“如果我这样做了,会得到什么声音”而不是“我想知道如何得到这种声音”。对于孟奇这样的音乐家来说如果被问到按照什么样的过程或者计划来实现构思,他会说他的方法是发现而不是发明,他会修改好连线,拧一拧旋钮,休息一下,然后对结果惊呼:“我想知道如果我这么做会发生什么”?  相似文献   

14.
谢千里 《精武》2007,(4):22-22
一、缠丝劲的真意太极拳爱好者对“缠丝劲”并不陌生,尤其是陈式太极拳、洪传陈式太极拳练习者。可是,细细研究起来,我们又难以讲清楚什么是缠丝劲?它的典型形式是什么?训练的要点步骤是什么?具体实作时又是怎么随机应用的?诸如此类问题,困扰了不少太极拳爱好者。  相似文献   

15.
香港作家张小娴说,“爱情是最好的春药。”这是对完美性爱最好的诠释。想在床上发挥百分百的“战斗力”,不一定要吃什么壮阳药、煲什么补品才有效。其实,只要平时多做健身运动,多留意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一样可  相似文献   

16.
深泽  远峰图 《网球天地》2012,(5):128-128
低截击,顾名思义,重心一定要降低,这就对腿部力量要求比较高。如何降低练习者的重心呢?罗宾自有妙招,他拿起球拍,让练习者做出截击的准备姿势.然后将拍面扣在练习者的头上,让其保持这一重心高度进行截击练习。  相似文献   

17.
【王文生教授点评】 耐久跑作为一项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如果练习的方式方法选用不当,练习者很容易产生单调、枯燥等厌烦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不仅我自己有过,我相信很多练习者可能都或多或少有之。我想这也许就是编者按中“曾几何时,具有着较高锻炼价值和场地要求低的耐久跑成了枯燥、单调的代名词,学生怕学,老师怕教,成为了鸡肋”的主要原因吧。值得欣慰的是,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摘     
程晓流 《围棋天地》2000,(12):45-47
年关就要到了,“网络文摘”这个新生的栏目也即将陪伴大家走完一年的路程。在此,本编谨代表《围棋天地》编辑部的全体同仁,向支持和帮助“网络文摘”栏目成长的全体网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鲜花也好,泪水也罢.大家一路同行,相逢即是有缘。今后还要请各位网友们多多关照。在新世纪到来之前,让我们先将悲伤和叹息丢在一边,看看邻国的棋友们在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可好?  相似文献   

19.
一、“意练”第二节练习投篮前的准备 在我们进行投篮训练之前,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忽略了“意练”这一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在人的意识当中,你亲自做一遍投篮动作与在头脑里完整地想像一遍投篮动作,效果是一样的。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如果练习者在头脑里一遍又一遍地想像同一个动作,那么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神经传导以及形成条件反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力定型。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两组人,他们都不太会打篮球,但让他们在罚球线练习罚球。一组人每天练习二十分钟,而另一组人以“意练”为主,教给他们正确的投篮动作要领…  相似文献   

20.
信息速递     
游戏目的提高练习者的奔跑能力,培养练习者在紧急状态下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合作共事精神。游戏准备一块篮球场(或20平方米空地一块)、四条信息、四块砖。游戏方法1.游戏开始前(1)把练习者分成五人一组,分成若干组。(2)四条信息(分别写:时间———如“今天下午”;人物———如“王红”;地点———如:“在篮球场”;事件———如:“玩游戏”,字迹工整、清楚)分别放在篮球场的四个角,用砖压在下面,并编上1、2、3、4号。2.游戏开始时练习者当听到组织者的口令后,1号练习者从中圈跑向1号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