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鑫 《高中生之友》2022,(14):26-28
<正>纵观中唐诗人李贺一生,短短二十七年,犹如灿烂流星般闪现,随即又黯然坠落。仅仅依靠他流传下来的两百多首诗歌、他人的传奇记录,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力,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如今我们只知道一鳞半爪。虽然身为皇室宗亲,但是家境没落,父亲去世得早,李贺从小生活就很窘迫。他和母亲、小弟一起生活在老家昌谷(今河南宜阳),常常食不果腹。为解决饥寒问题,他成年后去长安求官,参加科举考试,却因父亲李晋肃的名字,陷入避讳风波,因此求仕之路也不顺畅。  相似文献   

2.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以音乐为题材的一首著名抒情诗。李贺(公元七九○——八一六年)字长吉,我国唐代著名青年诗人,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三乡公社境内)人。他的家世虽属皇室后裔,但支远流疏,父亲只是一个边疆小吏,官职低微,而又早死,家境清寒。二十岁时,李贺参加河南府试,成绩优异。由于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同音,在举进士时,被人责为犯父名讳,取消了考试资格。同时代的著名散文家和诗人韩愈,曾为之作《讳辩》,也未能驳回。此后,他虽然在京城作了太常寺掌管祭礼仪的小官奉礼郎,终因官卑职冷,三年后就托病辞官,返回故乡。数  相似文献   

3.
李贺(公元七八九——八一六年),字长吉,昌谷(今河南宜阳)人,是没落的唐代宗室后裔,父亲是个边疆小官,早死,他从小跟母亲度日。李贺有着反潮流、抗世俗的精神,奋发向上为国效劳的抱负。但在腐败政治的压迫下,一生很不得意,只作过九品奉礼郎的小官,二十七岁就郁郁地去世了。他是唐代中期一位杰出的具有法家思想的进步诗人。  相似文献   

4.
在群星璀灿的盛唐诗坛上,李贺的名字格外耀眼。他一生虽然只活了二十七岁,却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诗的创作,在中国诗史上放射着迷人的光华。李贺有理想,有抱负,苦吟疾书,才华横溢。他七岁能诗,十五岁即以乐府诗闻名于世。有“少年心事当拏云”(《致酒行》)的壮志,有“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十三首·其五》)的雄心。年轻的诗人常以骏马、宝剑、翠竹自喻,渴望“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五》)“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但是,他的遭遇却十分悲惨。科场遭毁阻塞了仕进的道路,奉礼郎的薪俸不能糊口。在贫病交迫的情况下,他用全力作诗,以诗抒发怨愤,倾诉被压抑人们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李贺(790—816)字长吉,昌谷(今河南宜阳)人,是中唐时代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雁门太守行》一诗久经传诵,特别是首句,更是广为人知的千古名句。其诗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相似文献   

6.
李贺和锦囊     
大师简介李贺(790-816),宇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咙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合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相似文献   

7.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李贺,字长吉,河南福昌县昌谷(今河南宜阳)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终年27岁。李贺短暂的一生经历了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其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宪宗执政的元和时代。现存诗24首,艺术追求上刻意创新,搜奇猎艳,惨淡经营,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形成“瑰丽奇峭”的风格。《野歌》在李贺的诗作中别具一格。“野歌”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李贺《南园十三首》创作背景、诗歌意境、表现意象的分析和解读,概括全诗表现的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疏理全诗透露出的主题信息。作为中国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李贺仕后辞官之后的心态代表着一个时代文人入世与出世之间的复杂思想情感,尤其是李贺《南园十三首》所体现出来的心态更具有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贺字长吉(790—816),中唐杰出的青年诗人,昌谷(今河南宜阳)人。唐皇宗室远亲,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少有奇才,为“文章巨公”韩愈、皇甫湜赏识。自称“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可见吟诗之力;“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李贺为作诗呕尽一生心血。在他200余首诗中,以乐府、歌行见长。其诗色彩缤纷,峭拔瑰丽,构思新奇独特,善用神话传说,意境清新幽美,其诗风继承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传统,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李贺《南园十三首》创作背景、诗歌意境、表现意象的分析和解读,概括全诗表现的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疏理全诗透露出的主题信息。作为中国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李贺仕后辞官之后的心态代表着一个时代文人入世与出世之间的复杂思想情感,尤其是李贺《南园十三首》所体现出来的心态更具有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四库提要·(李贺 )昌谷集》 ,余嘉锡先生已有辩证 ,今补四则。一、《四库提要·昌谷集》云 :“贺事迹具《新唐书·文学传》。”“《文学传》”当为“《文艺传》”。贺事具《旧唐书·李贺传》、《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传》、李商隐《李长吉小传》等。新、旧、《唐书》皆谓李贺曾作“协律郎” ,然实为“奉礼郎”之误。贺有《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 ,又《听颖师弹琴歌》有“奉礼官卑复何益”之句可证。二、《四库提要·昌谷集》云 :“贺系出郑王 ,故自以郡望称陇西。”考新、旧《唐书》 ,唐代有两个郑王。一个是唐高祖李渊的从父李亮 ,武…  相似文献   

12.
《昌谷集注》是清初姚文燮为李贺诗集所作的注本。向以才高命短、诗风奇诡著称于我国诗史的李贺,的确是难得的天才诗人。他虽然只活了短短的二十七岁,但天赋和勤奋补偿了他,使他的诗达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很高的艺术境界,诚如毛主席所说:“很值得一读。”然而由于审美观点的差异,再加贺诗优点突出、缺点也甚明显,或毁  相似文献   

13.
李贺诗集中有240余首诗歌,其中时间背景设置在夜晚的有70首,这其中包括李贺诸多精彩的作品。不管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这种情况都值得我们注意。古人的生活模式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李贺却突破这种常规,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研读李贺时间背景设置在夜晚的诗歌,会发现这种情况与他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 李贺诗名,千秋灿烂,可他在故乡却身影依稀,如在雾中。个中因由,一言难尽。近日,当我有缘展读宜阳乔文博先生编写的《昌谷诗魂》后,空谷足音,乡情温馨,摩挲良久,欣喜由衷。面对书稿,我想起了《文心雕龙·知音》中的一段话:“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李贺终于在遥隔千年之后,得逢乡里知音,可喜可贺! 乔文博先生早年执教语文,后又长期主政宜阳县的教育工作。退休后,他赋诗明志,有“成名成家少年事,为诗为文老来闲”的志趣。他深感李贺在故乡的寂寞,决心为宜阳人走近李贺,做一番除尘扫径的工作。笔耕经年,劳作弥艰,乔文博先生终于编写了这本《昌谷诗魂》。在该书的卷末,附录了乔文博先生的两篇研究文章,对李贺的生平和创作,作了周详的介绍和中肯的评论。特别是有关李贺形象的定位,从身世、家境、气质、志趣、体质乃至坐骑,对传统成说一一详加分析。这些入情入理的辨证,为正确认识李贺,做了十分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贺诗集”卷二《感讽五首》之二诗有二句曰:“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我翻过古代许多版本的“李贺诗集”,此处“摇扬”二字之“扬”,皆作提手旁之“扬”,无作“木”旁之“杨”者,但有个别的版本如《锦囊集》、四库全书本《昌谷集》、清姚文燮注本《昌谷集》此处却作“垂杨”.“李贺诗集”卷四有《新夏歌》一首,篇末二句曰:“三月摇杨入河道,天浓地浓柳梳扫”,其中“摇杨”之“杨”,许多版本都作“木”旁之“杨”,但也有个别的版本如《锦囊集》、《全唐诗》之李贺诗集此处则作提手旁之“扬”.李贺诗这两处之“摇杨(扬)”,作“垂杨”和尚有作“摇漾”者暂不论.而以《感讽诗》作“摇扬”和《新夏歌》作“摇杨”者居多(如《协律钩玄》、光绪四年宏达堂开雕本的《李昌谷诗注》,也有《感讽诗》和《新夏歌》皆作“摇扬”者,(如吴汝纶评注本《李长吉诗集》,《全唐诗》之李贺诗集)还有人认为这两处皆应作“摇杨”者(如今人刘衍《李贺诗校笺证异》.①)应以何者为长呢?虽一笔之差,却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含义迥别,不可不辨.  相似文献   

16.
姚思雅 《陕西教育》2002,(10):43-45
李贺(公元790-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今河南省宜阳县)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李长吉歌诗>四卷,<外集>一卷,存诗二百余首.  相似文献   

17.
李贺写竹     
<正> 李贺的家乡昌谷,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地,其地依山带水,竹林繁茂。与李贺同时的诗人元稹曾写有《连昌宫词》,起首即曰:“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自束。”(李贺故宅就在故连昌宫附近)据中共宜阳县委宣传部《李贺故里调查》曰:“今昌谷村名虽无,但此一带村子有三乡、上庄、下庄、南寨、柏坡、后院等.大都村头相连,绿竹成园,较大之竹园即有一百多亩。”“连昌河谷  相似文献   

18.
李贺近体诗,除了《南园十三首》其五、其六具有豪壮之气,保留了盛唐七绝的余响之外,其他绝大部分以想象奇特,色彩艳丽,描写生动和细腻见长。其风格对晚唐的绮丽派有深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中唐诗坛群星璀璨 ,李贺以其呕心沥血创作的不朽诗歌而一枝独秀。他的诗想象丰富 ,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 ,塑造的个性非常鲜明 ,刻画的意境虚幻荒诞 ,人称“昌谷体”。自南宋迄今 ,注释和评点李贺诗集的成果很多。南宋吴正子的《李长吉诗笺注》是最早的注释本 ,宋末元初刘辰翁率先评点了李贺诗。明清时 ,李贺诗集的评点、笺注更是进入了繁荣期 ,其中以清代王琦的《李长吉歌诗汇解》最有代表性。解放后 ,叶葱奇疏注的《李贺诗集》最为引人注目。历代李贺诗注本虽多 ,但多为旧注 ,即便叶葱奇所著也十之六七为旧注 ,新注仅…  相似文献   

20.
姚文燮是清初有名的诗注家,他在他著名的《昌谷集注》中采用了一种“以史注诗”的文本解读方法。其实,他的“以史注诗”就是不自觉地运用了历史文本存在的“情节化操作”印建构来服务于文学文本。其主观意图就是通过史料的解释、发挥来重塑李贺,进而完善自己的价值取向,营建自己的内心世界,为自己的精神在清初思想的大混乱中赢得一片安身立命之地。姚文燮的“以史注诗”就是力图在历史背景里对文学文本进行挖掘,从而找出所谓的“意义”。他这种极具功利性的行为壅塞了李贺诗歌的审美空间,消解了李贺诗歌的想像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