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阅读赏析古诗词,就必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诗词常识,能够分辨诗体,运用规则一、识别古体、今体。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等。唐朝时将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今体(近体)诗,把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用此说,把唐以前的《诗经》、乐府诗、文人诗以及唐朝和后代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类,基本特点是长短不拘,字数不限,不讲究平仄对仗,押韵比较自由。押韵可用本韵,也可用邻韵;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可以句句押韵,也可隔句押韵;可以重复押韵,也可中途换韵。…  相似文献   

2.
诗歌向来是诗的“别名”。诗与歌血肉相连。民歌、戏曲和歌曲的唱词、快板、评弹,大鼓书,未尝不同时又是诗呢?好诗可以谱曲唱,唱诗无疑是音乐。押韵是增强诗的音乐性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性主要是节奏感和韵律感。旧体诗除押韵外,对平仄也有严格规定。新诗若能略顾平仄,自然难能可贵;但并不苛求。然押韵总是有胜于无。什么叫押韵?无非是写作各种韵文时,力求至少是相邻的偶句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可以句句押韵,也可以首句起韵后,每逢偶句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间换韵。贺敬之的《回延  相似文献   

3.
潮州歌册是以潮汕方言吟唱的一种说唱艺术,是一种富于地方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七字句式为主,并夹杂多种句式,其句式的变化引起节奏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与故事情节的变化、人物内心情感的抒发息息相关的。七字句为四句一组,90%以上为1、2、4句押韵的方式,还有少量的排韵、开头押韵等;七字句以押平声韵为主,其平声韵脚是阴阳相间的;其所有句式均可用仄声韵。潮州歌册押整个韵母且多数非入声韵母可押,这与潮州歌谣押韵特点大同小异;其通押、重韵、高频重现韵和押白读韵、俗读韵为主的特点,是由潮州歌册民间艺术的草根性决定的;潮州歌册以押齐齿呼韵为主,这既受其女子文化特性的影响,也与潮汕文化精细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王燕 《初中生辅导》2022,(Z2):46-49
<正>一、律诗常识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很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发源于南朝,定型于初唐时期,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的上下两句必须是对偶句。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相似文献   

5.
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我们在选择和锤炼词语时,不仅要掌握它的意义,明了它的色彩,还要注意它的声音。我们要使所选用的词语具有声音美,这样,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让你的文章会唱歌。要注意押韵就是在不同语句的句末有规律地出现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文章读起来铿锵悦耳,响亮动听。诗、词、曲一类的韵文必须押韵,小说、散文的某些段落有时也押韵。例如:青海长云暗雪山(shān),孤城遥望玉门关(guān)。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huán)。(王昌龄《从军行》)这首诗是首句入韵,一、二、四句押韵,均押n韵;也有首句…  相似文献   

6.
阴铿是南朝梁陈时期的重要代表诗人,现存诗歌34首.其诗歌所用韵字,可归纳为18个韵部,与周祖模先生对齐梁陈时期诗文的韵部归类基本吻合,其韵部分类跟《切韵》的分韵已很接近.用韵严谨,一般是偶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所押全都是平声韵,没有出韵现象,其中“同用”和“独用”情况也与《广韵》所注基本相合.其诗歌用韵情况较之同时期的何逊诗歌,更接近隋唐近体格律诗的用韵要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齐梁陈时期特有的语音发展面貌,对这一时期的语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京口瓜洲一水间”之我见六年制10册语文课本选用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据《诗律》可知,它属于“近体诗”中的七绝,截取了七言“仄起平收式”律诗的首尾两联而成诗,首句入韵。而“近体诗”一般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京口瓜洲一水间”是首句,入了韵。“间”是...  相似文献   

8.
湘西宝卷七言诗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湘西地区独特的民间宗教文化与方言俗语概貌。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210首七言诗进行分析发现,湘西宝卷七言诗从内容来看,包括赞诵佛教、道教及民间三方所信仰的神祇,以及倡导孝敬父母与感恩,讲述宗教的忏悔、救赎及奉劝世人精进修行悟道等;从体式来看,湘西宝卷七言格律诗甚少,古体诗占绝大多数;从用韵来看,湘西宝卷七言诗押韵位置主要有句句入韵、隔句韵、句末韵、一韵到底、换韵及重韵,而在用韵类别上,没有入声韵,只有阴声韵和阳声韵,且存在大量"先""盐""寒""删"韵与"阳"韵通押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的这篇《渔翁》,是一首不入律的七言古体。平仄使用较随意,用韵也依古风。首句入韵(仄韵),与二,四、六句同押入声。其中“宿”“竹”“逐”同为“屋韵”,“绿”为“沃韵”,临韵相通。可见柳宗元有意避免律句,营造一种古朴的风气。  相似文献   

10.
明代北散曲在承继元代散曲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在用韵方面,它以《中原音韵》为宗,但有所突破;押韵方式上,种类有别,各韵部中平、上、去声字的合押情况也多有不同;用韵宽严方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遵守《中原音韵》韵部中韵字押韵的程度各有不同,超越《中原音韵》韵界不同韵部韵字合押的情况也各有特点。这反映出了明代北散曲小令的用韵特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押韵,无论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无论词还是散曲,都是如此。但在古典诗歌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比较特殊的押韵形式,本文试对其中影响较大的如柏梁体、福唐体、短柱体、进退韵、辘轳格等分别介绍于下,以期对读者阅读和欣赏古典诗歌,了解汉语诗律有所裨益。一、柏梁体古典诗歌一般都是逢双句押韵的,叫隔句韵。也有少数是句句都押韵的,被称为排韵。柏梁体就是一种以每一句都押韵为主要标志的诗体.相传汉武帝建造柏梁台,大宴群臣,席间宣布凡是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每人作一句诗,合成一首  相似文献   

12.
押韵是诗以及歌词、唱词、诗歌、快板等文艺样式的共同特点。也有一些诗歌是不押韵的,叫做无韵诗。诗歌押韵的作用,大致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押韵使诗句顺口、易记、能唱。鲁迅主张,“新诗首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的出来。”这就是说,押韵有顺口、易记、能唱的作用。唐诗中的许多篇什佳作,为何能流传久远,家喻户晓?除了意境优美外,韵味醇厚恐怕就是重要原因。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全诗以“光”、“霜”、“乡”相押,顺口流畅,纵使初读,朗诵二、三遍,也能记住背出。  相似文献   

13.
韵文以韵为美。“韵是去而复返,奇偶相错、前后呼应的。”韵的产生,远在文字产生之前。当然,押韵的不一定是诗,诗不一定押韵。格言、谚语以及许多汤头歌诀、卜易铭刻,是押韵的;一些古人记事说理的著作,也往往是押韵的。从韵所发生的原始意义上讲,是指动作或声音的一种有规则的复现。这种复现,即构成了回环美。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以及历代民歌,极少不押韵的。由于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影响,以致使韵的知识,似乎相当普及。所谓押韵,无非是把同韵的字放在不同的句子末尾罢了。故又称韵为“韵脚”。现在看来,这个理论对于花儿并不完全适用。倒不是说花儿  相似文献   

14.
律诗共八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联对句末字押韵,有的律诗首联出句末字也入韵,这是律诗的特点之一;律诗的特点之二就颔联、颈联结构对称工整(即对偶);其特点之三是“对”“粘”,即由其平仄韵律决定的,律诗除首句入韵的首联外,每联之中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这叫作“对”;律诗上下联相“粘”,即上联对句的第二个字与下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声调一致,这就叫“粘”;其特点之四,从内容表达看,一般是先记叙描写,后议论抒情.只要掌握律诗的这四大特点,运用到律诗排序的不同题型中进行分析,就能准确迅速地排除错项,选出答案.  相似文献   

15.
贾谊是西汉初期赋家,现存赋四篇,通过对其用韵的探析,归纳系联出16个韵部,并与王力先生考证的先秦音系对照,可知贾谊赋与当时的语音情况吻合。他的赋作换韵频繁,隔句押韵,韵句为主,散句为辅,韵脚字不一定是末字,贾谊还尽力把韵部按照平仄以类相押,"真"部和"文"部还可通押。以贾谊辞赋为代表的西汉辞赋在押韵方面无疑处于正在发展但尚未完备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读白居易诗,以《广韵》对照其用韵,则得如下情况。 (一)白居易近体诗的首句诗时或押邻韵押东韵的诗,首句诗押钟韵“封逢浓”: 十九.妻初授邑号告身:封_△通功红中二十五.逢旧:逢_△中空三十九.喜雨:浓_△空丰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关花鼓灯歌的研究主要围绕灯歌的分类和社会功能、灯歌意象的文化内涵等展开。对于灯歌的语言特色少有阐述。文章从花鼓灯歌的语言形式入手,概括了花鼓灯歌的语言具有四大特点,即多用方言口语;多用衬字、衬词和衬句;首句常押韵、以方言读音选择韵脚、多用宽韵和洪声韵;经常使用比兴、夸张、谐音等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萍乡民间音乐》一书中所收的两百余首民歌为研究对象,对其歌词的语音修辞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分析。萍乡民歌在语音修辞上常用衬音和押韵。就衬音而言,有语气衬音、人称衬音和象声衬音三种;就押韵而言,在韵的选择上,倾向于押声音洪亮的a韵和鼻音韵尾,在形式上喜欢用偶韵、抱韵、连韵和换韵。相对于诗歌和普通话而言,萍乡民歌押韵显得更为宽泛和自由。  相似文献   

19.
韵一般是指一个字音中的主要元音或主要元音加韵尾。它是一个字音中最响亮最悦耳的部分。诗词等文学形式要求有音乐性,即要求有音响和节奏等方面的音乐效果。因此,诗词一般都是押韵的。所谓押韵是指诗词句末用同韵或相近韵的字,使声音和谐悦耳。这些用在句尾的字称“押韵字”或简称“韵字”。韵不只一种,押韵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诗  相似文献   

20.
《诗经》用韵是有一定标准的。顾炎武的《诗经》韵读反映出他以句句入韵为《诗经》的主要韵式;王念孙、江有诰的韵式较段玉裁复杂,包含了多种句中韵的类型。我们认为四家韵式中,偶句入韵和虚实字脚不相押为《诗经》的主要韵式,其韵读为韵脚字系连的主要材料;句中韵和小停顿处入韵为次要韵式,其韵读只在出现频次较高或韵相近的情况下对韵部归纳起辅助作用。此外大雅中有部分颂诗是无韵的,不能作为韵字系连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