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每个幼儿园都会为教师创设多种形式的展示机会,其中各类评比活动就是常用的方式。每学期一次的精品课比赛在一些幼儿园已形成常规。但不少教师反映:我们不喜欢评比!理由也很一致:“只要达到学习目的就可以了。”“我们觉得展示要比评比更好。”教师们认为,“即使不评比,大家也能上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不如变成展示活动,大家也会做有心人,向别人学习的。”确实,凡是公开教学,教师都会投入最大的精力。虽然教师也明白要注重过程,但涉及公开教学时教师仍会特别关注活动效果和大家的评价。通过公开教学,教师独立设计、组织活动,活动后的集体…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每天接触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往往希望活动环境安静、有序。早上进园时,教师命令道:“不要说话,看书,玩玩具去”;做早操时,老师告诫道:“安静点,其它小朋友正在看我们的表现呢!”学习活动时,教师提醒道:“安静点,先听老师说!”午餐时,教师免不了说一句:“吃饭时不可以说话!”……孩子的世界被要求的无声。[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我们这个园际学习共同体是由7所幼儿园组成。当我们向全国教研员们展示学习共同体开展教研活动的成果时。有的教研员向作为组长的曙光幼儿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园际间的学习共同体中,作为组长园的管理者和老师们是不是只有输出没有获得?如果是这样的话,会不会耽误组长园的发展?”其实,我们自己也曾为此疑惑。  相似文献   

4.
作文讲评课,诸葛老师说:“昨天我们的记事作文‘一次有趣的体育活动’,我选了三段,请大家扩写,然后将扩写后的和原稿进行对照评比,每个人都是评委,找优点,学习优点,找缺点,也是为了学习优点……”  相似文献   

5.
活动背景: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那么,什么样的集体教学活动才是优质的?仁见仁,智见智。为此,我们开展了“你说我说话好课”的主题沙龙,其目的是为教师提供一个平台,使大家在相互学习中思考,在平等交流中提升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闸北芷江中路幼儿园的主题背景区域活动中,三位教师分别开出了小班音乐活动“拔萝卜”、中班数学活动“朋友楼”、大班语言活动“恐龙”三堂公开教学活动。活动集中展示了芷江中路幼儿园近期进行的在主题背景下开展具有较强学科背景的集体学习活动的最新实践。进入教学活动后的说课环节,三位教师在详细介绍活动设计意图后,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杨浦区本溪路幼儿园的应彩云老师,虽才过而立之年,却已“硕果累累”:先后获上海市首届新秀评比优秀奖、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课程改革半日活动展示金苗奖,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十佳中青年教师。是什么原因使她屡获殊荣,成为幼教界中的佼佼者呢?...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不同学科优秀课评比活动经常开展,一大批年青教师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评比中脱颖而出,许多老师已成长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但不论是普通教师,还是骨千教师甚或特级教师,他们在参加课堂教学展示、竞赛活动时,首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然后还耍“试上”,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再展示、参赛,才会取得令听课老师满意的效果。但有一些老师对展示课、参赛课之前的“试上”持否定态度,有些刊物上也登出这类文章。笔者以为:好课,不回避“试上”。好课,存“试上”中诞生!  相似文献   

9.
早操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组织早操活动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之一。早操评比既是对幼儿操节动作掌握情况的了解和评价,又是对教师组织早操活动的考核和反馈。过去我们开展早操评比活动,一般由园长和部分教师担任评委,根据幼儿做操及教师带操情况给各班打分,最后公布评比结果。在这样的评比中,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班级有否得名次,而对应该怎样带操,幼儿做操水平跟教师的带操有何关系并不明确,这样的评比活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指导意义。如何让教师通过早操评比活动获得专业发展,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促使我们改变早操评比的组织…  相似文献   

10.
何蕴 《考试周刊》2011,(26):25-26
案例背景:每学期幼儿园内部都会开展教学活动评比,旨在通过每次侧重点不同的教学练兵活动创造一种和谐、研讨、互动的氛围,给予教师展示、交流、提高的平台,以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没调入清凉幼儿园之前,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上课”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检查工作、观摩、评比主要看“课”上得怎样。若上得不怎么样,其他方面的成绩便黯然失色。家长也不欣赏那些不注重上课或者课上得不怎么样的老师。就连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孩子也深受感染,会很认真地告诉你:“我们要上课了。”事实表明,与幼儿园有关的人大多自觉或不自觉地围绕着“上课”这个中心轴在转。那么,深受人们青睐的“上课”究竟是怎样一种活动呢?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在幼儿园的教室里,所有幼儿或围坐成半圆,或分坐在小桌子周围,注视着处于中心位置的教师,教师则耐心地讲解着“青菜与卷心菜有什么不同”之类的知识,不时出示各种形象的教具,不时提出问题,以达到预定的目的。不难  相似文献   

12.
王璐  陈毅 《小学语文》2009,(3):19-20
提起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总能在学生的展示交流课上或多或少地发现“表演”的影子。于是,很多教师自然地把“不真实”“做作”“缺少实效性”等批判性词语与之联系在了一起。难道展示课具有了“表演”的成分就真的像大家评价的那样一无是处吗?笔者想就这个话题与大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1月,石笋幼儿园举办了一次“农村幼儿园民俗民风教育”课题研究展示活动。这次活动准备过程中的一波三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激发了关于课题研究展示以及培养青年教师等问题的再思考。园长和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设计了不同的展示课活动方案,从而引出了追求创新,还是以稳妥为先;  相似文献   

14.
张鲁萍 《山东教育》2005,(18):30-31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幼儿园的重大庆祝活动之一。我们经五路幼儿园对儿童节历来很重视,把节日活动作为献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来精心设计,同时也作为幼儿园工作水平的一次展示来认真组织安排,做到了“节日年年有,每次各不同”。2004年我们幼儿园在总结以往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孩子是儿童节的主体,让每个孩子做节日的主人”这一理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5.
借班上课是当前一种常见现象,即从其他班级或其他幼儿园的班级抽取部分幼儿来完成自己的教学活动,当前主要用于进行公开课之前的试教活动和上公开课。当年轻的教师要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师要展示活动,幼儿园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评比、展示,在高校的访问学者要结束自己的深造前都要在幼儿园借班进行上课,  相似文献   

16.
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和幼儿园一线教师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区域活动的重要性,也很想将区域活动搞好,却不知道如何搞,切入点在哪里。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的秦元东博士、王春燕博士,一起合作主持的浙江省教育厅2005年度科研课题,“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一种生态学视角”,针对传统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概念,触及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区域活动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区域活动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园课程设置提出的挑战、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各区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问题。本刊特辟专栏,及时反映他们的思考与整理、提升的经验,以期引起更多人关注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的发现与困惑,共同推动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7.
又到6月毕业季,很多幼儿园忙着筹备和举办毕业活动。在幼儿园看来,大班毕业活动不仅承载着幼儿对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美好回忆,更寄托着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入人生新阶段的美好期许。然而,在毕业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听到来自家长和孩子的另外一些心声:“拍拍照片,演演节目,这样的庆祝没什么意思。”“我的孩子没被选上表演,整天闷闷不乐,都不爱上幼儿园了。”“几个月前就开始排练,正常的教学几乎都不开展了,孩子每天回来直喊累。”……我们不禁思考:毕业典礼是谁的典礼?毕业活动是儿童的需求还是成人的意愿?毕业对幼儿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所组织的毕业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到底有什么意义?幼儿园的毕业活动到底应该怎么办?本刊以“幼儿园毕业活动的实践与反思”为专题,约请不同作者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毕业活动方案和关于毕业活动的看法,希望通过这些不同角度的解读,引发读者对毕业活动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幼儿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幼儿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新《纲要》也明确强调:“在幼儿园一日生活里,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幼儿自主的选择,主动的发展。”这一切都阐明了一种新的教育理论:让幼儿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如何去体现这一教育理论呢?在生成活动中我们对此做了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草根教研”一词近来在基础教育研究领域颇为流行,是对中小学教师们普遍、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日常教研行为的形象化表述,幼儿园也不例外。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草根教研”扎根于幼儿园实际,扎根于教师,贴近幼儿,其成活的土壤是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具有“草”一般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张倩 《今日教育》2006,(7):11-12
“幼儿园教研工作”是以幼儿园全体教师为主体,以提高保教工作质量和教师素质为目的,以对保教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研究为内容,以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途径的各种园本教育研究活动的总称。处在当今终身学习的时代,在职学习已成为幼儿教师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和自我发展的必需。实践证明:教研工作是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广大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园在贯彻实施《纲要》的过程中,为实现教师“观念到行为”的转变,一方面鼓励教师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