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黎成兰 《职业圈》2010,(33):114-115
客户对供电优质服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供电人又要如何应对客户新的需求,如何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如何建立与国际旅游岛相适应的供电服务体系。做好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各项供电服务工作,让客户用上放心电,做到让政府放心,让客户满意。成为摆在供电人的面前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旅欧散记     
在欧洲,时时都能感受到欧洲人的热情与友好。在街头、在公园里,迎面而来的欧洲人都会向你点头微笑,“嗨”一声以示问好。任主道上骑自行车路过没有红绿灯的交叉路口,你尽可以放心大胆地往前走,次道上的汽车会主动停下来让你。如果你停下来让他,车主人会冲你笑笑,打个手势让你先行,真叫人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去德国旅游途中的两件小事,更让我们对欧洲人的热情与友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陈风 《生态文化》2008,(2):15-17
2008年初的那场冰雪之灾,让南方19个省区的林业遭受重创,这是一场让务林人刻骨铭心的灾难。  相似文献   

4.
乔布斯让人敬仰的,不只是他的思想是超前的,就连他的管理方式,也同样值得人们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无数精英愿意跟在他身边做事?是什么原因让苹果公司打败众多对手,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热衷《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此书枝蔓繁多。有人计算过,书中光人物就有三百多号,菜肴有上百样。就连马车也有几十辆之多。书中描绘的生态美景更是让人浮想联翩。赞叹不已,也让人感觉到了曹雪芹那隐隐约约又无所不在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6.
佚名 《职业圈》2011,(34):90-90
乔布斯让人敬仰的,不只是他的思想是超前的,就连他的管理方式,也同样值得人们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无数精英愿意跟在他身边做事?是什么原因让苹果公司打败众多对手,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崔玉堂,一个令人发自内心敬佩的人! 崔玉堂出了一本书,一本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书! “崔玉堂是谁?”不认识他的人也许会问。  相似文献   

8.
罗汉  李湘 《生态文化》2011,(1):12-13
我无数次倘佯于右江洒谷两岸及侧翼山岭。这条河的前世今生,我是那么熟悉。这条河的两岸,是广西难得的还留存着神秘气息的去处。山高林密,水曲气荡,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从史前文明到现当代的风云激荡,都深深让人向往。这是一条意味深长的河,让人遐思无限。  相似文献   

9.
洪琪 《生态文化》2011,(6):36-36
现代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电脑。但众所周知,电脑辐射会伤害人的肌肤,还会伤害人的视力,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很容易干涩。其实,这些问题在生活中稍加注意就能解决。  相似文献   

10.
我十分赞同2008奥运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和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追求一脉相承,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中说:“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移平,崎路化坦途,曲径成通衢。” 今天,我们这些从事对外宣传工作的人和他怀有同样的梦想。我们的脚下的这个地球,孕育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理想是敞开心灵,与人沟通,让我们的文化与新闻直击人的心灵。 我作为黑龙江的外宣干部,是让世界了解黑龙江,了解我们的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让世界了解我们黑龙江人正在经历着什么,他们的愿望和期待! 从这些愿望出发,我们让自己走出国门的每一次活动,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着我们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戚天法 《文化交流》2009,(10):72-74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孟姜女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优美的《孟姜女》小调到处传唱,小调旋律中人们熟悉了孟姜女、范杞梁、秦始皇。孟姜女的忠贞爱情故事,早在国人的记忆中定格,且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2.
"小游璐!你用筷子夹菜试试看……"3月22日中午,在龙游县福利院食堂内,保育员童爱玲亲热地招呼一名从美国明尼苏达州回龙游探亲的10岁女童游璐。只见女孩腼腆地笑着,右手相当熟练地用竹筷夹住点心盘中一片龙游发糕往嘴里塞,边嚼边竖起左手大拇指,并朝阿姨们做鬼脸,  相似文献   

13.
杭州姑娘李岳留学澳洲,毕业后在悉尼工作。今年春节前后,她每天发回一些文字介绍自己过年的情况,我们摘编选登,从平常事中看一个别具特色的海外中国年。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I examine Catherine Malabou’s concept of trauma, and argue that her replacement of the Freudian unconscious with the cerebral unconscious might fit adequately into a different framework from the one she proposes. Comparing her view of pathology to that of Georges Canguilhem, I propose a dimensional reading of pathology. Building on this – and by reference to metaplasticity – I ask whether one can explain the mechanis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w wounded mechanistically. I then look at her exchange with Slavoj ?i?ek to get at Malabou’s understanding of psychoanalysis. She seeks to realign Freud and neuroscience to resolve issues with both. As part of this shift, she introduces the term ‘the Material’ – linked to the cerebral unconscious –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Lacanian triad of Real, Symbolic, and Imaginary. She does, however, leave it underdeveloped, and I argue that this points to tensions in her theory. While her concept of plasticity runs against ideas of an isolated transcendental subject exempt from the outside, Malabou seems to literalise (or ‘corporealise’) trauma. If this is correct, then how radical is her concept of trauma, and are there ways of describing trauma that are equally compatible with her concept of plasticity?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6日,浙江昆剧团在杭州举行考试,面向全国招收"第六代"传人。成立于1955年的浙江昆剧团,在原民间"国风苏昆剧团"基础上组建,曾出现过"传、世、盛、秀、万"五代同堂的兴盛时期。目前,声名卓著的"传"字辈老师已相继离开了舞台,"世、盛、秀"三辈担当起重任。本文介绍的沈世华就是当年浙昆"世"字辈演员、如今是在京授业传艺的昆曲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6.
金波 《文化交流》2012,(5):64-67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真实故事。解芳医师是一位身材修长、温柔善良的普通中年妇女。12年前,她在杭州的一家大医院做医师。受家人影响,从小对中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医针灸文化有着一种特别的爱好,从事医疗工作后,又特别进修了中医针灸学。在治疗病人的同时,她又虚心拜专家长者为  相似文献   

17.
晚清重臣曾国藩、曾国荃,在中国占有显赫的历史地位。然而,这个家族里的杰出女性却鲜为人知,曾宪植就是其中很值得称道的一位。她有着与生俱来的美丽和气度,有着东方女性的端庄典雅和西方女性的真率潇洒。  相似文献   

18.
魏水华 《文化交流》2014,(11):70-74
在炙手可热的"粉丝剧"名单中,包括了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3》、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由网络游戏《古剑奇谭》改编而成的同名话剧,以及即将上演的《小时代》话剧……这些作品,大多由备受网络追捧的作者主导完成,都有着年轻化、充满时尚元素和流行素材的特点。而粉丝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快速显现,天价的票房让传统领域瞠目结舌。在这当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话剧《盗墓笔记2》。  相似文献   

19.
我曾几次访问过一位白衣布履的智者,他就是来自台湾的著名学者、禅人、文艺评论家林谷芳先生。他贯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绘画、文史哲各大门类,在台湾被称为几十年来唯一持中国牌的文化标杆。少年时泛舟湖面,一曲空灵笛乐触发了林谷芳的生命情思。如此这般不可思议之因缘使得音乐最终成为林谷芳生命观照中的焦点。三十多年后,他出版了著作《谛观有情—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逼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愿望。因此,我们自2006年第1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在《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小短文,像一只只啄木乌,善意地提醒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尚未和国际接轨”的细节,读后让人回味不已。在获得借鉴意义的同时,也带来更深入的思考。我们效仿中英文对照的版面形式,旨在通过外国友人的视角来看中国,从中折射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通过一篇篇这样的文章,让读者在领略异域文化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