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倡导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探索音乐的奥秘,主动获取知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  相似文献   

2.
何掞桃 《四川教育》2001,(12):34-35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音乐──这门以培养学生艺术素质、审美情趣为主的学科,越来越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通过近几年来的探索、实践,我深深认识到,要有效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把音乐融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态和美妙的情景中主动地感受和领悟音乐。要不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行为,让学生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良好的个性发展。现就自己在低段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以惰促学,善于创设教…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把世界引入教室",意指课堂并非是孤立的学习空间,应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让课堂生活化。在信息化、数字化几乎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的时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音乐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与此同时,学生也不自觉地把生活给予他的经验带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多年以来形成了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循规蹈矩、模仿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的学习习惯,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把学生当成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又提出音乐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学习音乐”,要着眼于学生的终生音乐学习。并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音乐课堂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笔者依据新课程实验要求,在音乐课堂中进行了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6.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不可取代的组成部分,要组织好欣赏教学,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立足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加以具体知识的教学,运用正确的方法把学生带入音乐欣赏的具体意境中,体会音乐,了解音乐,感受音乐,真正让学生成为音乐欣赏的主体,从而使高中音乐欣赏课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7.
小学音乐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熏陶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艺术性学科,内容多元活泼,形式丰富多彩,对于彰显学生音乐主体,发展学生音乐个性有着显著而独特的教学功效。我在实际的小学音乐中,尤其关注“自主”与“互动”式音乐课堂的构建,尝试从自主音乐学习、结对互助学习、小组探究学习三个课堂教学细节展开,有意识将外显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行为,内化为学生隐性的音乐素养,自觉的学习意识,自主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活动。器乐教学走进音乐课堂,能否正常进行,能否贯彻普及于广大中学生,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竖笛的学习融入音乐课堂的整体教学中,用竖笛演奏表现优美的旋律,是激发学生学习竖笛兴趣的关键,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人”,对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评价,应该坚持以学生的评价为主体,使课堂学习评价成为激活课堂、激励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一、评价的内容——以学生实践为重点把学生的学习实践作为课堂学习评价的重点内容,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进行评价,又在评价中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0.
杨洁 《考试周刊》2011,(93):203-204
初中音乐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就要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有的音乐课堂仅仅是知识讲解的过程,或者老师教学生几支歌,或者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初中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是往往在音乐课堂中学不到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焦媛媛 《快乐阅读》2011,(8):134-135
我国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是陶冶情操的熔炉。"让音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即把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并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以点缀生活、表现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青少年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青少年学生步入音乐圣殿的重要台阶。课堂学习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学生音乐兴趣的保持和音乐素质的提高。回顾过去的音乐教学,我们不难感到,课堂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不太关注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因此出现  相似文献   

13.
张文文 《考试周刊》2013,(7):188-188
<正>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今天,音乐教师都能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中,使音乐课堂发生巨大的变化,使学生乐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如何使高中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如何贯彻在欣赏课中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  相似文献   

14.
器乐是学生比较喜欢并乐于接受的音乐学习形式,利用器乐教学能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初步演奏技能。但是,在农村器乐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空白之地。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磨练学生的意志、开发智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演奏技能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这学期我有意识地把竖笛教学引进了课堂。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相似文献   

15.
沈颖 《学子》2013,(5):86
音乐课堂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调节身心、享受音乐的乐土。说到音乐素养,它是一种以歌唱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音乐能力和音乐知识、思想情感、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的有机整合。如今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把精力花在听与欣赏上,于是,有的学生百无聊赖地翻课外书,有的学生低声闲聊,有的学生人在教室任由思绪天马行空四处遨游,失去了音乐学习的乐趣。可以预见,这样教学的效果怎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  相似文献   

16.
“情感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在音乐教学产生的新思路、新主张,是一种更加注重学生心理活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向学习者传授音乐知识和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寓教于乐、以情施教,把丰富的情感渗透进音乐教育的课堂,使音乐课堂生动活泼,使学生受到艺术的感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而且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是高中音乐新课程的选修模块,如何利用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独有的魅力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上好这门课的关键,也是学生爱上、想上这门课的关键。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在课堂上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来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把音乐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从而使学生在戏剧模块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千百年来人人都对此乐此不疲。音乐课堂是传播音乐文化的主阵地,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起了重要作用。作为初中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将学校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一、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反"客"为"主"许多学生在入学时对于音乐课特别有热情,但是由于教学形式的陈旧老化,使他们渐渐不喜欢音乐课了,在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前,就拒绝和放弃了学习音乐。如为了学会一首  相似文献   

19.
"器乐进课堂"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实施落实教育部体卫艺司提出的"2+1"项目需要,把乐器教学引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掌握一项演奏技术,这样才有利于音乐艺术特长的普及。我校在学习研究及实践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巴乌引进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因为我觉得应该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在余音凫凫、不绝如缕的巴乌音色中感受民族音乐独特的魅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巴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提高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20.
孙英锋 《考试周刊》2011,(38):219-220
作为一名农村的音乐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音乐课堂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参与"这一环节使音乐课堂变得勃勃生机、兴趣盎然。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学生能增强学习兴趣,轻松愉快地掌握音乐知识,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提升能力、增强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