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许微微常常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或许永远都不可能。她说:“我觉得上帝真不公平,为什么有些人既有姣好的容貌又有很高的智商,而我却什么也没有。”我无奈地耸耸肩,说:“上帝怎么想的,我和你都不会知道。咱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后天努力去弥补先天不足。”许微微听后,嘴噘得都能挂油瓶了。要知道她是个懒散惯了的人,若是教育她如何去勤奋、去努力,就像是对牛弹琴,白费力气。  相似文献   

2.
愈之 《中学生博览》2023,(13):44-45
<正>努力的人也太装了!最近,女孩安小冉找我倾述了一件烦心事儿:她的同桌小敏是一个学习很努力的人,课前认真预习,将不懂的问题一一标记;上课听课用心,课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课堂笔记;课后的作业写得也毫不马虎。每每扭头看到小敏认真学习的模样,安小冉就来气,觉得这个人很“装”,在树立自己“努力”的人设。  相似文献   

3.
王×小朋友是一个文静、内向的小女孩。她少言寡语,喜欢一个人做事,很少与小朋友交往。每当小朋友们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妈妈时,她总是不说话。一天早晨,我站在门口晨检,听见身后有一个急促的声音说:“你回去吧,快回去吧。”只见王×正在用力推一个人,那人很矮小,却满脸深情地望着她。“快走吧!”王×仍在催着,还往四周看看。见此情景,我问她:“那是谁呀?”她没有回答。我轻轻地贴近她:“不要紧,就告诉陈老师一个人,我给你保密。”“她是我妈妈。我妈妈是个小矮子。”她低声说完,便赶紧回到了座位上。噢,原来王×一直为自己…  相似文献   

4.
女孩的生活     
女孩不善表现自己,额前的长发总是遮住她明亮的双眼。女孩的这些举动,被朋友们说成是“做作”。女孩很伤心,因为她的好友也这样说。她曾努力地改变自己,但已经习惯成自然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女孩用这句名言安慰自己。  相似文献   

5.
在别人的眼里,她勤奋、智慧、热情、勇于奉献;在别人的眼里,她是学、教育专家、名人、女强人……而在她自己的眼里,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走近姚亚萍,解读用奉献编织的“平凡”人生。  相似文献   

6.
一种值得骄傲的“折衷”。大概率来说,看过容祖儿红馆演唱会和没看过的两拨人,前者认为她是中国香港之光,后者认为她只会“挥舞翅膀”(在很多内地乐迷眼中,她只有《挥着翅膀的女孩》具传唱度)。1980年出生的容祖儿,没有天生的巨星气场和浑然天成的傲骨,心知自己“先天不足”,于是花费十倍的毅力减肥,花费百倍的血汗练舞。最终,她用自己的努力、魄力,甚至一根筋的蛮力,成为红馆银河中一颗留名的星。  相似文献   

7.
“哎,照片里那个身材肥大,卷着头发的人是谁?”那还用问吗?那就是我的妈妈——赵明霞。我的妈妈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尽管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公交司机,但她本着“一切为了乘客”的服务理念,赢得了公司上下的称赞!身经百战的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在她的心中,时间概念就是“起早贪黑”,工作态度就是“任劳任怨”。我常常不理解妈妈的一些做法,她为了自己那份劳累的工作,为了自己心中所坚持的爱岗敬业,放弃了太多东西。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工作狂”,同时,她又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每天早上,上班前,她都会像别的妈妈那样给…  相似文献   

8.
13岁时就曾出演过《大宅门》的新生代女演员马思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气质美女。认真努力的她一直想摆脱“蒋雯丽外甥女”的标签。在2014年的新作《爱情最美丽》中,她将用最棒的作品证明自己的实力。  相似文献   

9.
李宇春,2005年超级女声风暴的最强音。她的纯真、坚定和倔强让无数女生看到了未来。我uy们选登李宇春的故事,是想告诉大家,冠军的背后有e她的努力和执著,也曾有过彷徨和徘徊。如果你希望自己获得成功,请和她一样努力“做好自己”,因为,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相似文献   

10.
画“红兔子”的婷婷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看出了自己的色彩。上面故事中的“女儿”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显得稚气未脱,但她终于赢得了大人们的理解。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在五岁女儿的眼中,布娃娃咪咪乔是她的“孩子”。既然是“孩子”,就是有生命的;既然有生命,就应该享受与家庭其他成员平等的“人权”。咪咪乔有生命,女儿就带她“走街街”,要求她“坐好”;咪咪乔会在沙发上“端坐如仪”,有模有样地“看电视”;不小心坐在了她身上,就会大叫“痛死了。”咪咪乔的“人权”,是女儿争来的。咪咪乔颜色式样都已旧了…  相似文献   

11.
李学颖是崇文区青少年科技馆的一名普通的计算机教师,她说:“作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为了照亮别人。仅仅燃烧自己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地用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来充实和完善自己,才能担起照亮别人的重任。”多年来,她正是为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担起这份重任而不断地努力着、探索着……  相似文献   

12.
在半多世纪的教育生涯中,袁“走自己的路”,用实际行动实践自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她热爱学生,真正做到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她创新实验,使她的名字和实验小学一起成了“金字招牌”;她执着探索语教育规律,形成了“细、实、活、深、严”的独特教学风格。她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也从某种意义上影响和引领着整个中国小学语言教育界。  相似文献   

13.
1、不公正将鼓励人们不进行“生产性努力”而进行“分配性努力”。由此妨碍经济效率。著名制度经济学家诺斯曾区别了到底哪种制度能促进经济增长,哪种制度会妨碍经济增长。在此他使用了“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两个概念。他认为,人们认为社会不公平,其实是觉得他们每增加一分投入到生产中去(即“生产性努力”),并没有多得到一点相应的回报;相反,有些人只把精力放在企图从社会已有的生产成果中分得更多的份额(即“分配性努力”)却真的能得逞。这个时候,更多的人将不愿再将自己的努力放在生产性上,转而也放在分配上,经济增长就将陷入停滞。所以,让人们感觉不公正的制度,就会妨碍经济增长。用一个比方:如果努力做蛋糕的人,不能多得到一份蛋糕:而那些只想用各种手段从已经做好的蛋糕中多划拉一块的人,却多得到了蛋糕,这时人们就会感觉不公平。感觉不公平之后,原来努力做蛋糕的人也不愿再努力做蛋糕了,转而也用各种手段想多分一块蛋糕。此时,蛋糕当然做不大。  相似文献   

14.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萧红用自己的生命体验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悲剧。她的目光,一直在广大劳动人民身上,对底层人民的书写,是她悲剧意识的根本。张爱玲的目光,同样停留在下层人民身上。但她笔下的主角,不是麻木的、后知后觉的,而是因为过分的目的性带来悲剧。张爱玲永远以智者的眼光冷静客观的评论这些事件,高高在上的俯视芸芸众生。她笔下的悲剧,是小人物威力摆脱作为小人物的苦难,努力奔波,但终究还是沦入命运的车轮中。  相似文献   

15.
金勇 《学子》2004,(3):19-22
吕燕,一个出身寒门的“丑女”,如今是中国最出色的国际模特,被誉为“中国第一名模”。她曾在世界超级模特大赛上荣获亚军,摘得了中国模特在世界上的最高荣誉。“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白天鹅”的?不少人把吕燕的成功归结为1999年与两个法国人偶遇的“运气”。不过,吕燕自己可不这么认为。近日记者在北京对她进行了一次专访。“我自信,所以我美。”她说。小眼睛、厚嘴唇、宽鼻子、满脸雀斑,吕燕怎么看也不算漂亮,甚至有些丑。但随着采访的进行,她的微笑,她的发自内心的自信,她的行云流水的讲述,渐渐让人忘记了她的“丑”,反而迷恋上了她独一无二的美。  相似文献   

16.
天下哪个母亲不深爱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例外。但我以为,爱不仅仅是对孩子生活无微不至的照料,更多的应是大胆地放手,和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让孩子在自己的探索、实践和努力中成长。记得女儿还很小的时候,我就让她一个人独睡一房了。在她的  相似文献   

17.
劳技教育——开放思维的新天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辰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她每天要坐公共汽车上学。可是,在拥挤的汽车里,她既够不着椅子把,也够不着头顶上的扶手杠,司机一刹车,孙辰就要摔倒。她便想了个招儿,拿行李带做一个简易的“把手”,两端窝成三角状,带在身上。一上车,她就请人替她在高高的扶手杠上绕两圈固定好,自己用一个,还能借一个给别人用,下车时再取下来。她成了一个特别的“乘客”。汽车都有计程器,自行车也可以有吗?张小千“处心积虑”,终于发现了计算器的累加功能:比如,1+2=3,如果再按“=”,则自动累加第二个数“2”。依据电路原理,他做成了一…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农村小姑娘因家里没钱供她读高中,于是她来到北京做保姆,在做家务之余,她没闲着,她努力地充实自己,后来当上了对外汉语老师,还开了个早点摊,有时还卖化妆品,她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踏实地向前走着。我们要脚踏实地,积极生活,做一个如小姑娘一般的人。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把握我们的人生。有的人总是抱怨命运的不公,  相似文献   

19.
在《飘》中,斯佳丽追求爱情、生存、平等的生命,体现出她是一位积极向上的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一位不畏男权、努力争取女性权利的勇敢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用她惟一的一部小说表达了在女权主义转型时期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正>菜鸟问疑:老师,最近学校心理咨询室接待了一位很特别的高一女孩。她告诉我,她的脑子里有另外一个人,名叫“小道士”。这个“小道士”最开始出现在她初一时,其性别、年龄都不详,但这三年来经常会在她心情不好时出来陪她,跟她说话,安慰她,支持她,并且教她不要对周围的人和事等处处忍让。她花大量时间在日记里详细写下与“小道士”的对话,拿过来给我看的是其中一本,里面会用到“主人格”和“次人格”这样的字眼儿。这个女孩说自己非常信任这个“小道士”,这世上只有他才最懂自己,很渴望这个“小道士”能真的“分裂”出来,成为“真人”陪伴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