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偏好强度问题是指在聚合民主中少数的偏好强度强于多数的偏好强度的问题情形.它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相对弱多数VS相对强少数,二是绝对弱多数VS绝对强少数.偏好强度问题破坏民主的平等性价值,使民主的合法性受到挑战,增强决策的执行成本或降低决策执行效率,对聚合民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公共协商通过三种方式为解决偏好强度问题提供了途径:一是通过拓宽公民参与决策的领域和时域为少数重新参与到民主进程提供途径;二是通过公共论坛提供了显示公民偏好强度的激励机制,并通过协商的公开性与决策背景的连续性提供了让公民真实地表达偏好强度的约束机制,有利于解决绝对弱多数VS 绝对强少数的偏好强度问题;三是为少数与多数之间的流动性提供前提条件与现实保障,有利于解决相对弱多数VS 相对强少数的偏好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现代公民素养既不可能自然形成,也不可能依靠纸上谈兵得到,只能在班级公共生活中通过长期体验"做"出来。班级公共生活具有指向现代公民素养养成的基本追求,有利于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形成。在学生的班级公共生活中,班主任要强化学生权利意识的培育和维权能力的培养,涵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3.
<正>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包括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意在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建设民主中国。现就本单元教学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一、立足民主法治主题,培育民主法治素养本单元以民主和法治为主题,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民主法治素养。所谓民主素养,是指公民对民主的内在涵养,即公民应具备的民主知识、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4.
培育公民公共精神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江苏5所高职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高职学生遵守社会公德随意性大,公共精神结构体系不完整,社会参与意识不强,部分学生缺乏平等公正观念和廉洁意识。在高职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上,一是组建家庭、学校、社会立体的培育网络,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的培育对我国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人的现代化、社会化以及社会的管理创新极具意义,而网络也正日渐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场域之一,因此通过网络平台培育公民意识是规范网络管理和加强公民意识的双效之举。公民意识的网络培育机制具体可从完善以网络公德文明为基础的认知机制、健全以明晰网络权责为核心的规范机制、构建以网络民主参与为趋向的导向机制、推进以网络法制建设为保障的制约机制四个领域入手,以期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6.
国家公民身份是网民概念的核心要素,应保障网民在网络活动中享有公民权利。随着网络空间的飞速发展,国家公民身份的权利和义务均在网上拓展。创造活泼健康的网络公共领域和法治网络空间,均需激活广大网民的积极国家公民身份。网民的国家公民身份面临网上的消费主义影响、缺乏闲暇、网络公共领域的参与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培育网民的积极国家公民身份的途径包括:增加公民的闲暇时间,完善网络公共领域的参与机制和公民教育等。  相似文献   

7.
参与公共生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思政课"教学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主渠道。为了验证公民参与、"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效应,基于浙江省8所高校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用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参与政治公共事务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具有双重影响,且影响力度最强;参与校园自治、参与社区服务对公民意识培育具有正面效应,但其培育效应不全面。"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具有正向影响,但无法显著影响法治意识和自由意识,且影响力度弱于政治参与。大学公民教育须据此有效应对,以促进大学生养成现代理想公民品质。  相似文献   

8.
民主是一种人类公共生活的形式,是一种值得追求的良性形式。没有公共生活,就没有真正的民主;没有公共生活的历练,就无从培养公共精神和民主理性,也就无从诞生真正的公民。《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努力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意识、健康身心和科学人文素养”。在我国中小学,近十多年来尽管重视了公民知识的教育,但一直缺乏公民教育的实践土壤。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治之间具有依存性、契合性,并且在公共领域一开一合,互相融合。民主不是简单的多数,应是法治之下维护个体权力、防止"多数人"暴政的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原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路径方面,需贯彻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推进人民当家作主的民生政治建设,在平稳安定的秩序中有序渐进地推进民主,并以一种看得见的方式,即主要是选举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应关注民生,对民主、法治一体同等看待,同时要关注公民选举权,培育公民责任,有秩序有步骤地适时扩大直选范围,建构公共领域,推动和发展协商型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0.
学校公民教育不仅要讲授和传递公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公共生活的空间,通过公共生活的交互性平台来培养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当代社会在生活方式上已经逐渐从传统的"私己生活"向现代的"公共生活"转型,这为学校公民教育提供了生活实践的基础。学校公民教育应当依托于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型,为学生建构出公共生活的实践平台。在具体的教育策略上,学校公民教育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公共生活策略,主要包括学校领域内的民主管理策略、社团自治策略,以及学校领域之外的"小社区"生活策略和"大社会"生活策略等,来培育和锻炼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民行动能力,提升学校公民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民主是一种人类公共生活的形式,是一种值得追求的良性形式."没有公共生活,就没有真正的民主;没有公共生活的历练,就无从培养公共精神和民主理性,也就无从诞生真正的公民.<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努力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意识、健康身心和科学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体现,其中包含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微博的出现为公民意识的培育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并依靠自身的“能量”对其产生影响。微博时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和提升公民意识: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培育基础;二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构建制度保障;三是培育第三部门,催发公民社会;四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培养成熟公民;五是净化媒体职业素养,促进网络环境自律。  相似文献   

13.
年初南方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明显暴露了我们公民精神的缺失。公民精神内含着公共利益意识、权责意识、互信意识和宽容意识,这些意识的彰显对提高公共危机治理效能不可或缺。公民精神的培育,不仅要调整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发挥公职人员的模范作用,而且要扩展公共生活空间,让公民在实践中知晓和培育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14.
地方网络论坛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公共领域。本文结合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的三个要素对地方网络论坛中的公共领域进行了分析,认为地方网络论坛是一个公众自由交流的公共话语空间,在这个空间可以形成具有批判精神的公众舆论,并由此凸显出广大市民公民意识的萌发。  相似文献   

15.
地方网络论坛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公共领域。本文结合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的三个要素对地方网络论坛中的公共领域进行了分析,认为地方网络论坛是一个公众自由交流的公共话语空间,在这个空间可以形成具有批判精神的公众舆论,并由此凸显出广大市民公民意识的萌发。  相似文献   

16.
网络民主应界定为"公民借助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公共领域知悉公共事务、进行政治表达和政治参与、开展民主监督的新兴民主形式."从网络民主的现实表现来看,其是现实民主发展的一种简捷、实效、有力的助推器,但网络民主终归是为现实民主服务的,网络民主可以是现实民主的新形式,但却不能是现实民主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公共文明"指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生活进步与开化的状态。城市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在于其城市拥有者的公共文明水准,而公共文明的成熟度也有赖于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公共生活的积累。城市文明建设的公共维度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突出示范效应,彰显公共服务的执行力;二是强化荣辱观念,营造扬善抑恶的道德氛围;三是培育公民社会,推进和转化公民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18.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分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人们理解政治生活的理论图式。公私域的界分对于现代民主乃至民主意识的生发具有基础性和建构性的作用。公私域的界分既是公民民主意识生成的基础和前提,又是公民民主意识存在的载体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民网络问责对地方政府传统公共决策模式提出了挑战。地方政府处置失当极易引发公共决策困境,甚至导致公共安全事件。若干典型案例表明,公共决策困境中的公众网络参与逻辑如下:公民网络参与是公共决策合法性的重要来源;网络舆论失控是公共决策困境的重要原因;理性的公民网络参与有助于走出公共决策困境。为此,在网络信息时代,地方政府要走出公共决策困境,其对策思路如下:确立多元化民主参与理念、确保公共决策中公民充分而有效的参与、重建地方政府的网络舆论话语权和提升网络治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阐述新媒体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机制,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提升的影响。通过调查,总结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与特征。提出建构"公共领域"、制定相应制度、培养"意见领袖"等三条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