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自我调节是指个人系统地引导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使之指向目标实现的一种过程。对自我调节行为认知取向的研究主要包括自我调节的类型、自我调节的过程、自我调节的结构和对自我调节的解释。有关自我调节神经机制的研究表明,额叶控制着自我调节的多方面,但同时自我调节也涉及其他特殊区域。自我调节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此外,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多角度对自我调节以及自我调节与自我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激励理论与教学目标管理湖北大学黄兆龙激励理论,就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实现目标的理论。心理学家认为,激励的基本心理过程是: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需要、动机、行为、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连锁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标激励是指设定一定的目标来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其学习行为,让学生的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关联起来,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系列激励行为.在中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目标和班级的组织目标往往是一致的,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运用目标激励,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源动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荣 《基础教育课程》2012,(12):62-63,66
课堂评价与课程教学整合研究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话题,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分别报告了课堂评价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成果。一、学习目标的分类与制定依据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上课和课堂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课堂评价与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相整合的纽带。其中,学习目标的分类与制定对于实现课堂评价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具有前提性意义。1.关于学习目标的分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济教授在对布鲁姆评价目标理论对当前情境的实用性提出质疑之后,从三个角度提出了关于学习目标的分类设想:(1)指向习得结果的三类目标。即将学习结果分为成果、过程和创造三类,分别对应成果性目标、过程性目标和创造性目标。这种分类的最大贡献是能从宏大的目的出发将“有价值的结果”落到实处。(2)指向意义形成的三阶目标。即将学生的学习意义划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意义与价值的三个递进层次。(3)指向教学实践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5.
1 目标激励 目标对个人的动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激发力量的大小则取决于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这两个因素.目标价值,即一定目标对满足人的需求的意义,它能影响一个人实现目标的欲望和努力程度.期望概率是指个人经验性地判断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它也能影响一个人行为动机和实现目标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自我调节学习(serf—regulated learning)是指学习者系统地引导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使它们指向目标实现的一种过程,简称SRL,也有研究者将其译为自主学习。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提出源于对美国三次教育改革运动的反思。这三次教育改革都强调教师、环境和学校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我效能感和归因的自我调节之理论背景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我调节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的自我调节要求学生有目标并有达到目标的愿望(即动机)(Bandura, 1986; zimmerman,1989)。学生不但必须调节他们的行为,而且必须调节他们的基本动机。一、理论背景(一)自我调节的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调节由三个过程组成: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Bandura,1986;Kanfer&Gaeick,1986)。在学习之初学生有获得技能和知识、完成作业、取得好成绩这样的目标。在学习中学生对他们达到目标情况进行观察、判断和反…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从学习的角度 ,以罗伯特·加涅 (RobertM .Gagne)对学习过程所划分的 8个阶段为基础 ,列举和分析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行为的几种表现。1 忽视动机 ,唱独角戏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激励人去达到行为目标的一种内驱力。动机对人的活动具有 3种功能 :发动、指向和激励。教师的任务就是识别和激发学生的动机 ,并将这些动机引导到教学活动中去。如果学生没有心理渴求和内在驱动 ,即使有功能强大的情境条件 ,也不可能完成预期教学目标 ,因为外因必须作用于内因方可发挥作用。在平时教学中 ,我们看到有的教师由于忽视…  相似文献   

9.
冯洁 《科学教育》2009,(5):43-44
在人的行为活动过程中,是否给予激励,其行为活动的表现及效果大为不同。行为科学的研究揭示了人的行为活动的一般规律,认为人的需要和动机引发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当目标实现以后,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新的需要随之产生,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所谓激励,实际就是处理好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借助外部的一些因素或措施作为吸引力或推动力(刺激变量),  相似文献   

10.
缪宏 《江苏教育》2014,(12):63-63
“目标设置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爱德温·洛克(Edwin Loche)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形成人的内驱力,指向行为,使人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那么,目标设置理论如何应用,才能使学校管理达到最优化呢?  相似文献   

11.
“激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心理的激励就是通过某种内外诱因的刺激,激起人们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的刺激内化成为个人的自觉的行动过程[1]一个激励的心理过程,可由下图表示:上图告诉我们,一个激励的心理过程,由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导致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目标达成,需要得到满足,随后又产生新的需要[2]。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可作为一种方法,使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由此引起学习动机;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教师指导学生产生学习的行为,从而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激励法在作文教学过…  相似文献   

12.
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行为属于中等水平,且存在专业、年级和性别的差异。独立学院的课堂目标结构通过个人成就目标影响自我调节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标管理是一种过程型的激励理论。它的功能是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励人们的动机,指导人的行为,使个人的需要、期望与学校的目标挂钩,以调动人的积极性。而学校的教学目标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学校所要达到的具有一定层次、规模、质量提高的期望标准。行为科学家强调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施以动机、指导行为。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目标管理不仅能集中广大师生和力量,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培养良好的管理环境,而在实践教学目标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要设置科学的目标以及特征目标实施的条件。 一、教学管…  相似文献   

14.
自设障碍是一种自我保护策略,个体通过运用它对成功设置障碍来控制对行为的归因,从而达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当自设障碍与个人学业联系起来,就成为学业自设障碍。学业自设障碍是一种为了应对预期中在学业任务上的不良表现的、学业任务之前的自我管理机制。本文从目标动机的角度,论述了学业自设障碍与掌握目标、成绩目标这两类成就目标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一、学业自设障碍人们都有觉得自己有价值的需要,这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自尊的需要。在影响个人自我价值感的众多因素中,能力是其中作用较大的一个。觉察到自己能力水…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机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动力,是直接推动个体行为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是引起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个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对于一个积极要求入党的大学生而言,其入党的动机是什么,正确不正确,直接关系到他(或她)在入党目标达到以后的行为方式。为保证党的组织纯洁,保证党组织肌体的健康,高尚的入党动机就成为大学生入党的重要标准之一。发展党员时,要求申请人入党动机要端正明确,那么帮助他(她)在思想上入党就成为首要的,并且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开展有偿服务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这就是有偿服务的价值指向。价值指向,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对行为方向的选定。对事物不同的认识,就会产生不同的动机,选取不同的价值指向。我们研究高校有偿服务的价值指向,就是探索高校有偿服务中不同的动机,目标和行为方式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标定向和任务价值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标定向和任务价值是影响自我调节学习和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目标定向、任务价值与自我调节学习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外目标定向、任务价值对自我调节学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自我调节学习能够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内外目标定向和任务价值均对学业成绩没有预测作用 ;任务价值对内在目标定向和外在目标定向均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邹永松 《文教资料》2006,(3):185-186
学校管理者要组织和激励教职工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就必须了解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教职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掌握一些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在学校管理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可以调动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因此理解掌握并能自觉运用激励理论是学校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心理学所说的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可表示为:需要引起人的动机,动机又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所以激励过程其实质就是要使刺激变量(即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如环境刺激、目标反馈等)引…  相似文献   

19.
目标设置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克(E.A.Locke)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使人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20.
激励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或者说,激励是引起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特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从广义上说,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以促使个体有效地完成行为目标。可见,激励的实质就是激发动机,动机被激发得越强烈,完成目标的努力程度也越高,取得的绩效也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