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万机 《教育文化论坛》2010,2(2):103-109,125
晚清出现在遵义东乡的"沙滩文化",是黎、郑、莫三个家族共同创造的地域文化。百多年间,三家几代人中涌现了几十位诗文家和学者,人各有集。代表人物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在全国文学史、学术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郑、莫有"西南巨儒"之誉。黎庶昌是爱国外交家和散文家,驰名中外。  相似文献   

2.
沙滩文化是清代中后期出现在黔北地区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学术界主要是将之作为一种经学形态加以探讨.事实上,以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等为代表,沙滩文化中程朱理学的精神在人生信仰、道统意识、学术传播和躬行实践、诗文创作等方面都有表现.总体来看,程朱理学与沙滩文化结缘从属于晚清汉宋合流的区域性思潮,是其在晚清贵州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沙滩文化是贵州乃至西南文化的代表,是云贵高原上绽放的一朵历久弥香的文化奇葩。它从清代乾隆盛世开始,繁荣发展达一百余年,流风余韵,在西南独树一帜,深受国内外学人景仰。沙滩文化以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为其杰出代表。他们崛起于僻壤的贵州遵义山区,"学究天人,识通古今,著述宏富,义理深醇,在清一代的著作界占有极重要位置。"沙滩文化学人著作,涉及经学、文学、诗词学、音韵学、金石目录学、方志学、农学、教育学、社会学等  相似文献   

4.
黎铎 《教育文化论坛》2010,2(2):110-114
文章对作为地域文化范畴的遵义"沙滩文化"这一概念是否成立进行考察,通过分析其文化构成要素及内涵,探讨其时间、空间界限。认为"沙滩文化"这一地域文化概念,是能够成立的。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莫友芝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是莫友芝诞辰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西南硕儒",特对建国以来的莫友芝研究进行梳理评述,以期促进未来的莫友芝研究。  相似文献   

6.
2011年6月,纪念莫友芝200诞辰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氏故里独山县隆重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就莫友芝文学成就、语文文学及目录版本学成就、书法篆刻艺术、影山文化源流及莫氏与晚清名人交往,以及晚清迄今莫友芝研究状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发表了不少新颖见解,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促进了莫友芝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遵义的沙滩曾是清代中叶全国知名的文化区,根本原因在于文化与教育交融。教育以传统文化为根底,文化因教育而繁荣。在这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随着文化的转型,"沙滩文化"的光辉暗淡下来,引起人们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8.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通过研究被《清史稿》誉为"西南大师"的本土学者莫友芝,形成了以梁光华二级教授为领军人物的重点学科团队,铸就了该院的"莫学"研究品牌。  相似文献   

9.
莫友芝是晚清宋诗派代表诗人,其诗以"酸涩"之风著称,既以学问入诗,又发乎真情。难得的是,在他的《郘亭诗钞》中,有一部分清新淡雅的山水田园诗,如一抹明丽温润的色彩,令人心旷神怡。探析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特点,可对莫友芝的诗歌创作特点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莫友芝是清代贵州著名学者,对贵州词史有清醒的认识,其词学观念建立在对清初词坛的批评上,以"婉约派"为词体正宗,提倡"清空"的艺术风格,要求词律精严、音韵谐和,具有感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莫与俦对遵义“沙滩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有坚实的汉学素养,以尹珍为榜样,从治学品格、治学方向、治学精神、治学态度等方面对贵州学人指明了学术门径,为沙滩文化崛起于西南、蜚声海内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莫友芝,清代贵州籍学者、诗人、书法家,素以“西南硕儒”享誉士林。于书法则碑帖兼融,并以篆隶与碑帖鉴赏考证见长。书籍学名、诗声流播海内,当属典型的学者型文人书家。文章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就莫氏书法与其治学、碑帖金石研究考证、交游、书学思想与影响等作系列深入探讨和研究,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更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现自身价值观的过程。郑珍秉承沙滩文化耕读传家的理念,其对学术的终极关怀和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的价值观,是沙滩文人的精神支柱,在沙滩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郑珍等沙滩文人的精神支柱、学术风格和价值取向在当下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晚清麻哈夏鸿时、独山莫与俦二人既是同年举人,又是儿女亲家,是麻哈夏氏、独山莫氏姻亲世家文化的奠基人;而夏、莫二氏在文化学术上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西南巨儒莫友芝和戊戌状元夏同徘。对开展麻哈夏氏、独山莫氏的文化传承研究进行梳理概说。  相似文献   

15.
尹耕云是咸丰朝谏垣名臣,"名宦治缋宣付国史馆,列循史传中",交游曾国藩、张之洞、鲁一同、朱琦、冯桂芬、潘祖荫、郭嵩焘、莫友芝、王闿运、邓辅纶、高心夔、龙汝霖等,俱为晚清名臣、硕彦,其《心白日斋集》"文笔健举、叙事有法",诗"健笔凌空,沉思透纸","当颉颃朱伯韩、孔宥函"。但迄今,其人惜无年谱问世,本文多方勾稽文献,作此简谱,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6.
地处边远的贵州文化在历史上主要是"蛮夷文化",汉文化在此影响甚微,发展步履维艰。遵义沙滩文化在晚清得以辉煌,主要是因遵义在明代平播之役后,大量汉移民的迁入,明遗民造成的社会心理影响,使儒家文化的传播成为可能,乾隆年间经济的繁荣与教育的普及始奠定了文化发展的根基;黎、郑、宦、蹇等家族先后在乾隆年间崛起,引领并改变了遵义的社会风气;道、咸时期时局的动荡及社会思潮的变化,使汉学中心不再局限于苏、皖、京师,而是多个区域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