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分层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阐述了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江苏省和长三角的物流行业为依托,以物流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物流管理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依据职业标准和岗位实际,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已是目前各高职院校专业改革的宗旨.运用需求链的理论,对物流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进行调查分析,能够明确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需求.在此基础上,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导向,确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善课程评价方式,以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港航物流专业为例,科学地论述了专业职业能力标准建设过程和研究方法,并在文章最后给出该专业具体的职业能力标准的实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如何区别于中职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清晰界定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是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确定高职人才市场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物流师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的分析,清晰地界定了高职和中职、普通本科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ILL物流职业资质认证体系概述 1.什么是ILT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nstitute ofLogistics and Transport,或ILT)是在1999年6月由两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英国物流学会和英国交通运输学会合并而成的。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亲自为学会的成立签署了皇家令状(ROYAL CHARTEKO)。现任总裁格兰休尔将军曾任英军三军负责后勤的副总参谋长。 ILT是世界是最早的物流与运输专业组织。在欧洲及世界各地,在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和完善了自己一整套物流和运输职业资质标准和认证体系。其所设计的物流职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以人才需求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和工作项目分析为重点.将商务开发、国际物流业务操作、物流企业绩效评估、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作为基本工作项目;根据工作项目和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再据此构建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设计学生职业素质训练环节和生产性实训,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以人才需求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和工作项目分析为重点,将商务开发、国际物流业务操作、物流企业绩效评估、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作为基本工作项目;根据工作项目和职业岗住,确定工作任务,再据此构建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设计学生职业素质训练环节和生产性实训,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物流实验室是物流教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以贵州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和探讨职业类技术院校物流实验室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各种衔接不畅、培养目标不清晰等问题,提出了衔接的基本思路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等方面的衔接。紧密围绕培养物流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基于物流管理工作过程和物流职业能力标准,重构了"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设计了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教育》2003,(12):17-17
日前从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浙江省将施行《浙江省物流员(师)职业标准》(试行),并陆续组织开展物流从业人员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物流员(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分初级物流员、中级物流员、高级物流员、物流师和高级物流师五个等级。目前,浙江省暂开展前三个等级的考试。  相似文献   

11.
寇飞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474-475
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就业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满足就业需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行业岗位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学校的课程标准进行对接,探讨了岗位职业能力与岗位实践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2.
苏州独特的经济区位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推动了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区域内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应有效对接市场需求。专业设置应对接产业需求,课程设置应对接职业标准,人才培养应对接职业岗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从物流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行为出发,对其人才要求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物流管理专业集群式模块课程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4.
寇飞 《现代企业教育》2014,(20):325-325
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就业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满足就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行业岗位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学校的实践教学进行对接,探讨了岗位职业能力与岗位实践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职业能力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应根据现代物流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符合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职业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类课程的作用,从师资队伍、教学手段和方法、评价体系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来确保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从而保证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着眼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为办学宗旨的高职教育对于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及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方面界定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以物流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为目标,贯彻"双核"理念,构筑职业发展平台,整合育人资源,提升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促进其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课程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纽带与抓手,而职业能力是维系课程连续性与梯级性的主线。在对当前中-高-本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纵向上对职业能力进行分级,横向上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课程体系四个要素出发,以职业能力为切入点,以物流专业为例,基于完整的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标准,探索职业能力递进的中-高-本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中物流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在职业教育中更好地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相结合,应立足我国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实施项目教学法和实验室模拟法相结合的物流实训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  相似文献   

19.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双主体”开发《运输组织管理》项目化教材。教材内容选取对应物流职业标准,对应职业岗位,选取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材项目,打破传统教材体系,适应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及翻转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依据职业标准和岗位实际,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已是目前各高职院校专业改革的宗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应在专业调研、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培养目标,明确核定人才规格,创新探索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高技能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