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汉学家荻生徂徕、青木正児、吉川幸次郎等曾提出"训读否定论"的观点,但从"音读"的局限性、训读的现实生命力、训读的比较文学研究价值三个方面考察,日本汉诗训读有其特殊的研究价值;比较诗学、诗歌翻译学、古代写本学三个学科视角则为汉诗训读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 三 棵 银 杏 树 》 是 九 年 义 务 教 育 六 年 制 小 学 语 文 第 六 册 的 一 篇 讲 读 课 文 。 课 文 共 有 5道 " 思 考 · 练 习 " 题 和 一 次 " 练 笔 " 。 题 1是 以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为 主 的 语 言 训 练 ; 题 2、 题 3虽 然 形 式 不 同 , 但 都 是 进 行 读 懂 每 句 话 和 注 意 句 与 句 联 系 的 训 练 ; 题 4、 题 5通 过 " 读 读 写 写 " 、 " 造 句 " 、 " 朗 读 " 、 " 背 诵 " , 落 实 语 言 文 字 训 练 ; 小 " 练 笔 " 目 的 是 增 加 学 生 作 文 练 笔 的 次 数 , 运 用 连 句 成 段 的 …  相似文献   

3.
日语词汇,从其来源来分,可以分为和语、汉语和外来语,其中“和语”,也称“大和言葉”笔侨毡竟逃械拇驶恪H语汉字有音读(音(讠壳))和训读(训(讠壳))之分。音读是模仿汉语汉字的读音;训读是完全离开汉语汉字的读音的,用意义与汉字的字义相对应的和语去读这个汉字。  相似文献   

4.
清华简第九辑公布了《治政之道》一篇,与第八辑的《治邦之道》实为同一篇文献,学界已提出了详细的考释意见。文章试在文献文本完整性的条件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治政之道》中个别字词进行训释,认为《治政之道》简5"方"训为各处其职位;简15"迵厇"读为"通著";简21"敚"读为"悦";简39、41"播"训为放弃。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诗讲究平仄,押韵.随着语音的变化,按现在语音来读唐诗会发现有的唐诗不符合平仄押韵规律.在日语中有音读跟训读两种读音.“音读”是模仿汉字的读音,按照当时这个汉字传入日本的时候的读音来发音.“训读”是按照日本固有的读音来读这个汉字的读音.本稿就日语音读跟唐诗音韵平仄的关系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读了[1]、[2]后深受启发,发现类比三角形可以得到四面体的许多性质,特别是正弦定理等.笔在教学中将四面体与球结合研究,发现了—个类似于正弦定理的不等式性质.  相似文献   

7.
依据出土文献,《楚辞》中的“邑邑”,读为“喝喝”,拟声词,训为“风声”;“娭”读为“疑”,“南疑”指九疑山;“车”与“轸”同义换用“;朅”读为“匄”,训为“祈求”,与“愿”同义“;交”读为“敲”,训为“击打”“;西”读为“迅”,训为“疾速”。  相似文献   

8.
古代笑话     
万字难写一富翁世不识字,人劝其延师训子。师至,始训以执笔临朱。书一画则训曰:“一”字,二画则训曰:“二”字,三画则训曰:“三”字。其子便欣然投笔,告父曰:“儿已都晓字  相似文献   

9.
唐炜 《台州学院学报》2006,28(5):39-42,47
通过平安中期岩崎本等对《日本书纪》中的双音节词是怎样加训问题的再检讨,大概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书纪》及其训读在口语性的二字汉语名词的场合几乎可以正确地理解一个词;而在连词的场合则约有一半的词对双音词有正确的理解,其中也有没有作为和训意思解释的或不恰当的现象。对双音副词、连词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对古汉语的双音节词的多样化构词方式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古汉语中的附加式双音词的学习还不够,因此汉文训读对副词、连词以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要正确理解还有困难,尤其对中国口语的认识方面比较贫乏,因而利用日本的训读系统要正确理解汉文还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0.
“万”字     
《小学语文教学》2006,(7):57-57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日“二”字,书三画训日“三”字。其子则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日:“儿得埃,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