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曾把标题比作新闻的“眼睛”。“眼睛”当然以明亮、传神、美丽动人为佳,而就新闻标题而言,做到准确、生动、凝炼就不失为一个好标题。为此,编辑们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探索。 一、撷取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本质、最有读者的点,让标题亮起来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概括,也可以说是高度浓缩的新闻事实。编辑在制作标题时,要找准新闻的要点直引入题,让新闻首先在标题上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2.
把新闻称为“易碎品”,这种说法还是有失公允。事实雄辩地证明,新闻的经典名作,可以影响几代人,在历史上千古流芳;也有不少精品力作,焕发出耀眼光彩,产生无法估量的作用。当然,由于新闻天天都在爆炸式地产生,“易碎品”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地市党报要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有责任感的新闻从业人员,应该让“易碎品”更有生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把新闻都称为“易碎品”,这种说法还是有失公允。事实雄辩地证明,新闻的经典名作,可以影响几代人,在历史上千古流芳;也有不少精品力作,焕发出耀眼光彩,产生无法估量的作用。当然,由于新闻天天都在爆炸式地产生,“易碎品”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地市党报要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有责任感的新闻从业人员,应该让“易碎品”更有生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谈起对一个人的印象,恐怕大多数人会先想起他的眼睛。因为眼睛不仅是人的五官之一,而且也是心灵的窗户,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同样,提到一件新闻作品,让人先想起的也是它的标题。因为标题不仅是一篇完整的新闻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作品的“眼睛”。新闻界有句行话:“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报纸的广告”,讲的正是这个意思。 从整个报纸编辑角度来看。在一个新闻稿件基本确定之后,要想使其与读者见面,并且能达到预期的报道效果,产生相当的宣传效应,编辑能调动的主要手段,只有版面和标题了。然而,在一般读者眼里,版面是“内学”,似乎只是编辑自身的功夫,与己无关,也看不出门道;标题才是“外学”,是在新闻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的桥梁。读者可以通过标题窥见新闻作品的“灵魂”,产生共鸣。“看报看题,看书看皮”,“题好一半文”。都是说的标题的重要性。在目前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5.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把作画称作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并在画竹中淋漓尽致地发挥这一艺术之长,给后人留下许多传世佳作。郑板桥的话用在新闻标题上也是很恰当的。标题的取事着墨,虽然只是新闻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个细小的片断或侧面,但这有限的“一”,却可以给人无限的遐思,产生难以估量的艺术魅力。编辑制作标题,同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唐代诗人卢延让曾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句,形容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6.
一、制作一个好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标题最需要出彩,它是文章的第一个亮点。新闻评论标题更是忌平、忌俗。“从……谈起”、“由……想到的”这样的标题是够平易近人,但读后给人留不下什么。好的标题或者新奇,如《当面我的妈,背后他妈的》、《美苏开始跳探戈舞了吗?》;或者警醒.如《浪费也是犯罪》、《谨防“精神贿赂”》;或者意蕴绵长,如《在战争与和平的翘翘板上》。新闻评论标题要出采,不妨借鉴一下杂文标题制作。要大胆创新,不固旧观,注意运用谐音、夸张、仿同等修辞格。当然,标题重“巧”,…  相似文献   

7.
标题好比是文章的眼睛,要努力让新闻的“眼睛”亮起来,让读者从这双“眼睛”看到新闻中最新鲜、最主要、最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大诗人杜甫的这种刻意追求的精神,古往今来为许多文人墨客所推崇,确也写出了一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作。无疑,从精编新闻的角度来看,编辑也应有这种追求精神。有时为了制作一个不落俗套的标题,编辑真是煞费苦心,每当制作出一个新颖出色的标题,编辑自有“一吟双泪流”之感。然而,制作新闻标题毕竟不同于作诗,如果标题时在追求“惊人”上向前多迈一小步,“惊人”往往就会变成“蒙人”,从而收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效果。请看1989年9月发表在《四平日报》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易碎品.一个人面对那么多报纸,面对报纸上那么多文章,习惯于看报看题.所以,有一定从业资历的记者、编辑,都十分注意新闻作品标题的制作.  相似文献   

10.
人们总是把新闻作品当作“易碎品”。有没有让“易碎品”的新闻“延年益寿”的方法呢?通过近20年的新闻实践,我感到这个办法还是有的,其中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增加新闻中的化含量。因此,在新闻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努力提高新闻中的化含量,已经成为媒体一个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标题,是对文章最有价值的内容的浓缩、概括和提炼。在报纸这个巨大的信息源中,读者对新闻的选择过程,首先是通过对一个个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因此,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面孔”,是文章的“眼睛”,只有“面孔”诱人,“眼睛”传神,才能留住读者。也有人说,“标题是现代新闻的生命”,只有标题好,吸引读者阅读,你的报道才有价值;反之,如果标题平淡,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拒绝阅读,那么你的报道写得再好,也没有意义。可见,标题在新闻报道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那么,作为办报人的编辑和记者,如何制作好标题,让文章的“眼睛”靓丽起来,留住…  相似文献   

12.
当记者的人总是希望自己的稿子发表后能被人记住,最好被人永远记住,即稿子能有最长的生命力。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崇高的职业追求。但是,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新闻稿是读后即忘,它并没有长久的生命。这是新闻的信息本质所决定的。信息的特征是稍纵即逝,传递信息的新闻当然也就是“易碎品”了,这是基本规律。要想作品难忘,就要在“易碎品”中寻找“耐用品”,这就注定了当名记者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虽然新闻是易碎品,但也不是每一件作品都要被时间之锤敲碎。我们读新闻史,回忆自己几十年间的阅报经历,还是发现会有一些新闻作品留…  相似文献   

13.
樊成 《新闻爱好者》2006,(10):39-40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是新闻内容的精华。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新闻标题对受众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沟通受众、刺激受众感官、调动受众的注意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新闻理论家贝尔纳·瓦耶纳在《当代新闻学》中指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也可以说是一半搞新闻、一半搞诱惑。新闻的好坏还得看他吸引力的大小。”胡乔木同志说:“首先要讲究标题,报刊上那么多文章,谁知道哪一篇好,都要先看标题,标题好就能吸引住人。”标题常常被喻为新闻的眼睛,哪双“眼睛”最明亮,哪条新闻也就最能吸引人。为此…  相似文献   

14.
标题,是对文章最有价值的内容的浓缩、概括和提炼。在报纸这个巨大的信息源中,读者对新闻的选择过程,首先是通过对一个个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因此,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面孔”,是文章的“眼睛”,只有“面孔”诱人,“眼睛”传神,才能留住读者。一个好的消息标题不仅要符合新闻  相似文献   

15.
题好一半文     
在新闻作品中,标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读者或听众最先接触的就是新闻作品的标题。所以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受众“上钩”的“诱饵”。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写好新闻作品的标题,对于增强新闻作品的表达能力,增强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恩格斯曾经说过,“标题越简单,越不费解,便越好”。制作标题实际上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胡乔木曾经说过:“有的时候想一个好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标题应该虚实结合,不拘一格,要讲究文采,才能吸引读者。比如同时反映一件新闻事件,标题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请看,反映一家企业如何创建精神文明,有的媒体的标题是“文明出效益”,有的是“发掘潜能出效益”,而有的媒体记者在标题上下了一定的工夫,标题是“奇迹出在软件上”,这给人的感觉就很新异。现在一些媒体的新闻熟悉的词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读书读皮,看报看题”。标题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倘使不能通过美的形式和内容先声夺人,吸引读者的“眼球”,即使文章全文再精彩,恐怕也会因为标题不“抓人”而失去读者。相反,倘使文章标题承载着强烈的思想震撼力、丰富的艺术感染力、鲜明的时代表现力,就有可能吸引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与触动,让人获得心灵上的滋润,使人获得认知上的前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新闻能否取胜,标题是关键。靠标题提升新闻作品的审美感染力我们知道,审美表述的形态是多元的、个性的。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独具个性魅力的审美创造活动,为了实现审美价…  相似文献   

17.
制作标题,是一项艰苦的思想劳动,这里面大有学问。我们在制作标题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要捉住“新闻眼”。所谓“新闻眼”,就是指一篇新闻报道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它或者是最新鲜的,或者是最重要的,或者是鲜为人知的,或者是最为人们所关心的。如果捉住了“新闻眼”,标题就有了新闻性,就能吸引读者。试举一例:  相似文献   

18.
当记者总是希望自己的稿子发表后能被人记住,最好被人永远记住,即稿子能有最长的生命力。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崇高的追求。但是,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新闻稿是读后即忘,它并没有长久的生命。这是新闻的信息本质所决定的。信息的特征是稍纵即逝,传递信息的新闻当然也就是“易碎品”了,这是基本规律。要想作品难忘,就要在“易碎品”中寻找“耐用品”,这就注定了当名记者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虽然新闻是易碎品,但也不是每一件作品都要被时间之锤敲碎。我们读新闻史,回忆自己十几年的阅报经历,还是发现会有一些新闻作品留在记忆里,挥…  相似文献   

19.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标题如美女“临去秋波那一转”,夺人目光,引人兴趣,令人赏心悦目;劣标题则如患疾之眼,让人不想多看。新闻之眼病,换言之,即标题之病,择其要者有五,曰:无神、散光、斜视、近视、失盲。一、无神。看似一双大眼,其实无光无神,表现不出人的内心世界和感情。对新闻标题来说,就是不能表现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毛泽东曾说过:“凡新闻,标题必须有内容。”“没有内容,不能引人注目”。这个“内容”,就应该是新闻事实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部分,没有这种‘呐容”的标题,就像一双无神的眼睛,…  相似文献   

20.
谈网络新闻标题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播可以提供远远超出传统媒体每日传输极限的海量新闻信息。然而,有一利,也就有一“弊”:对于新闻编辑来说,消息条数太多了,展示起来就不容易安排。 目前比较有规模的新闻网站都采用数据库方式处理新闻信息,读者可以采用栏目搜索或主题词搜索的方法,查找所需要的内容。不过,当日的新鲜新闻不仅要人数据库,更须放在网站最显眼的“货位”上展示,因为它们是最鲜活、最能吸引读者的内容。 网络新闻标题的限制 展示新闻最简单的和最经济的办法是列出标题。报纸或杂志的新闻编辑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过,报纸杂志的标题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