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张保青 《山东教育》2005,(15):39-39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该是孩子长久的“家庭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堪称幼儿教育之“双臂”,缺一不可。由此看来,要想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密切“牵手”,幼儿教师一方面要注重与幼儿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联系、交流、沟通、合作,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多多进行建议性“指导”,使家长针对孩子的教育“得手”、“得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模式正在成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主流,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已成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共识。在游戏中幼儿能自由、愉快、积极、主动的发展,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该是孩子长久的“家庭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谌称幼儿教育之“双壁”,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家教指南》2006,(6):32-33
幼儿时期本是人一生中最放松、最自由的阶段,但很多塑子成龙的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幼儿园或杜会上办的各种兴趣班,有的该子竟报了6个兴趣班,周末还要上课。这些家长无奈地表示:你不学,别的孩子就在前面了,一些幼儿教育专家表示,在幼儿阶段,要尽可能让孩子获得能力的发展,而不是知识性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现在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人一生发展的巨大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优质幼儿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总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名牌幼儿园,上贵族幼儿园。这既加速了“择园热”的滋生,又无意中把孩子推向了攀比、竞争的风口浪尖。如何看待当今的择园现象,实现幼儿教育发展的均衡化,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寻。本文就当今幼儿教育的“择园现象”谈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搞好幼儿学前教育,具有战略性意义。一、常规管理突出“三化”教育 1.个性化教育 在对幼儿的常规管理中应融入个性化的管理观念和行为,尽量做到因人而异。使幼儿的个性化教育收放自如,活而不乱。对于不同个性的幼儿可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如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多“收”多督促;对于胆小内向的孩子,多“放”多鼓励,在明确原则的基础上要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之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是培养孩子兴趣,开发孩子智力的快乐天地。但目前不少地方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存在“小学化”倾向,尤其是一些农村、乡镇的民办幼儿园更为严重。幼儿教育“小学化”,一是日常生活安排不合理,幼儿上课时间长、户外体育活动严重不足,教师不组织幼儿参加游戏活动。二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像小学那样正规地上课,甚至将小学教材当成小朋友的教科书,教写字认数等,教师讲的多,幼儿活动少。教育心理学家早就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小学化”不良倾向不仅增添了幼儿的心理压力,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期,湖南省浏阳市某农村地区出现“全托式”幼儿教育,这种“全托式”幼儿教育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方面有积极作用,而对幼儿社会化行为作用不显著,甚至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灵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天性,教育就是要发展孩子们的“灵性”。正如卢梭、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等教育家一致强调的:“真正的幼儿教育,应该以活动为中心,观察孩子的天性,激发儿童的天性,发展儿童的天性,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1]那么,如何使儿童的“灵性”得到充分、自由和健康地发展呢?  相似文献   

10.
从面对几十个孩子时束手无策,到组织各种游戏、活动时游刃有余,这其中真不知有多少是得益于《幼儿教育》。我从“育苗人”中学到了同行们一切为了孩子的奉献精神,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做个“孩子王”的信心;从“教育笔记”中懂得了该怎样总结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写下了一篇篇工作日记;从“活动设计”中获得了设计各种教学活动的金钥匙,使自己多次在市内开了公开课……但我更要感谢的是《幼儿教育》曾经给我的“鼓励”。  相似文献   

11.
我园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行动研究为基础,管理者、家长与教师“三方”联动,找开园门落实《纲要》,在贯彻《纲要》工作中提出三个“看得见”,即教师的成长看得见,孩子的发展看得见,管理的变化看得见。通过幼儿园工作的变化告诉家长,告诉社会,什么样的幼儿教育是优质的幼儿教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奉行“让孩子轻松快乐成长”教育理念的妈妈,在孩子初入小学的半个学期里饱受各种“打击”。幼儿教育和学龄期教育的巨大落差曾让母子俩跌跌撞撞鼻青脸肿焦头烂额。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如何适应和调试自己,并有效帮助孩子,成为父母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现在,早期教育已深入人心。年轻的父母一见面就谈论着如何教育孩子。那么,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呢?一、要当孩子的玩伴。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要把玩具当教材,要引导孩子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聪明才智。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游戏是发展各种才能的重要的智力活动,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范围的有力手段。”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也指出:“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很大作用,它可以锻炼幼儿身体,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行为,发展幼儿智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如唱歌…  相似文献   

14.
今天,幼儿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关注,幼儿美术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我国现行美术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潍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空间,一些赞赏,一些体验的机会,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要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对于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毛病或问题,需要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疏导和训练,为此,父母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遵循孩子发展的次进规律,使教育目标符合“最近发展区水平”;要遵循孩子心理规律,使教育方法与孩子的心理脉膊合拍;要遵循孩子发展的个性规律,区别评价和对待每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6.
“扬长避短”是被经常采用的工作方法之一。然而,实践证明,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扬长避短”较之“扬长补短”明显存在着自己的“短”处。我们所从事的是人生最初级阶段的教育,幼儿各方面的定式还没形成。一个“避”字,往往在无意间,压抑甚至扼杀了孩子的个性。仔细观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有的孩子能歌善舞却不守纪律;有的孩子守纪律但不愿同小朋友交往;有的孩子美术好而计算能力较差,等等。假如我们只是简单地采用“扬长避短”的教育方法,一味地利用孩子的“长”处,而回避其“短”处,那么,孩子的“短”处就不会得…  相似文献   

17.
几乎每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回家都要回答家长一个问题:“今天你学了什么?”这个问题反映出以下三种现象:一是家长不了解幼儿教育;二是家长想了解幼儿教育;三是家长潜意识中想得到质价相符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青木 《中学教育》2004,(2):62-63
幼儿教育是人成长的第一步,这一步能否走好与人的性格形成和命运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残酷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把“戴高帽子”贬为逢迎拍马的一种庸俗举动。但在幼儿教育中,恰到好处的“高帽子”是一种很有效的正面教育手段。大多数孩子都爱戴“高帽子”,“高帽子”对那些顽皮、倔强、自尊心强的孩子效果特别好。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要从幼儿年龄特征来看。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高帽子”即起着言语指导作用,使幼儿知  相似文献   

20.
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随意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