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技术生态化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发展观支配下的技术发展目标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其结果是在取得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要付出惨重的环境代价。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当代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大力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技术。技术生态化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技术生态化,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大力推广生态技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生态化。要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生态化改造,建立健全保证和支持技术生态化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动力。现代技术观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技术决定论(包括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部分条件论(包括生态技术论、文化主导论和技术人文化)——条件总和论(包括适用技术论)三个阶段。这些技术观虽然各自适应了不同发展观的需求,但割裂了技术系统与经济、自然、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都与科学发展观的目标系统有一定差距。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构建和谐技术观的初步设想,并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农业发展为例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3.
纵观战后发展观的演进轨迹,它依次经历了传统发展观、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个主要阶段.在不同发展观的影响下,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发展现与发展战略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道路上的不懈努力,是人类在发展问题上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拓展.考察发展观和发展战略演进历程,对于我们认识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制定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发展观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彭福扬  黄剑 《科学学研究》2003,21(3):321-324
通过对社会发展本质的剖析 ,揭示出传统技术创新观与新的社会发展观的不适应性。新社会发展观的综合性、可持续性、主体性决定了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必然性。而建立和谐稳定的自然与社会生态则是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是我们的至圣先师,他的一贯之道不但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同时也是维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促进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社会生态观。孔子的"一贯之道"包括孝敬诚信、忠恕、中庸、因革损益等"人道"内涵,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观。对"一贯之道"进行社会生态分析,有助于维护社会生态平衡、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姚闯 《科协论坛》2007,20(5):256-257
发展是一个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哲学范畴。近代西方的发展观由于反神学的历史任务的影响而高举"自然理性"的大旗,自然决定论成为其基本含义。之后,自然进化论成为近代西方发展观的中心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观的伟大变革。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观为全世界无产阶级了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哲学理论。从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大突破,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科学概括和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人的发展困境与实践智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现代发展观及其实践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和人性的价值危机其根源在于技术理性对自然、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全面统治.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使得人将其追求的目标指向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感性世界.其结果是,人不断地控制并受制于外在存在物和人的感性存在自身,从而自身沦落为工具性的存在.因此,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必然导致人作为人自身的自由的全面的丧失.这就是现时代的人发展的根本困境.只有在"实践智慧"中,人类才能彻底摆脱工具性的存在方式,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自由本性.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绿色技术创新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技术创新既注重经济发展,也注重社会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绿色技术创新有许多制约因素,解决这些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机制,建立健全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制度,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随着历史的不同进程而不断变化。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零增长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演进。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人"复杂巨系统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生态文明范畴学界流行的四种主要观点:生态系统文明、自然与人和谐论、三大文明统一论、时代特征论.提出目前生态文明价值伦观的两种对立倾向.人类中心主义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分析了在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形成的生态文明发展伦理.最后指出科学发展观中生态文明的确切内涵,解释二者关系,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启迪和指导作用,认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现代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图书馆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  相似文献   

12.
石晓东 《内江科技》2009,30(11):9-9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1世纪这个世界将面临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选择自身新的生存、发展方式,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图书馆只有在科学发展现的指导下,坚持发展观、人本观、协调观、持续观,才能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和谐必然促进人与人的和谐,而人与人的和谐必然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明发展道路。即,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对自然的回报相平衡;当代人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本区域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发展为代价。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状况不容乐观,这既涉及到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更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有关.要迎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探索中国特色发展生态文明之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一经济发展范式,注重继承和弘扬我国天人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核,整合各类生态观,建立新的科学生态观,以提高人类的生态自觉.  相似文献   

15.
论生态文明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分必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理念付渚实践,就是要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制度支撑,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推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我们可以从思想观念层面,物质与生产层面和社会制度层面三个层面去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技术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传统技术观缺乏对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对大自然进行不顾后果的掠夺和征服,是一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技术价值观。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能够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生态技术观具有深刻的生态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7.
追求发展是每个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愿望,而如何看待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立科学的发展模式,则是21世纪人类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进而,从基本出发点:人的生存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资源和动力:人自身的发展两个方面来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然后从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人类与自然的统一、人类与历史的统一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主义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技术审美是对于世界的技术理性理解和解释的必要补充和丰富,是对于人的技术理性存在方式的人文关怀和现实超越。从农业社会的“技艺美”追求、工业社会的“工业美”追求,到生态社会的“生态美”追求,体现出人类技术审美取向的时代内涵演变,带给我们打破现代技术“座架”统治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文章对坚持科学发展观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的重要举措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浅议工程建设的生态和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生态和谐,主要是自然生态和谐、经济生态和谐和社会生态和谐.讨论了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三个和谐的内涵,并提出了结合高等工程教育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