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报刊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和要求。英语阅读理解是考查和测试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阅读理解题量逐年增多,知识面逐年拓宽,难度逐年增大,充分体现了教育界已经改变原来只侧重对语法和语言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一违背语言教学规律的做法。这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高。制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课本阅读材料量较少,课外阅读材料较陈旧。课本作为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工具,是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基本载体。通过对课本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些英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但从内容方面讲,所选课文的阅读材料过于大众化,没有完全给予学生所想获得的语言信息。所以学生很难对语言本身以及语言现象有过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概括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把文章由厚读薄,把长文章读短的能力。语文阅读中的概括指的是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文章、文段某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精要的“再表达”。能对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行简洁准确的概括.是阅读能力较强的表现。阅读测试中的概括题,就是用精要的“再表达”的方式检测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3.
培养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绝大多数中学生毕业后,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和继续提高英语水平的途径,主要是靠阅读,即使是升入大学,继续升造也要有阅读能力。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过好阅读关是很重要的。大纲要求在进行听说写教学的同时,应该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是符合广大学生实际的。阅读是一门知识课、能力课,是富有技巧的训练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一般的阅读方法,即看到文字就能直接理解意义的读,越过由文字转成声音这一过程,由眼睛扫视,甚至可以跳过一定的文字符号,便可理解所读材料的意思。这样的阅读可以大大超过口语速度,做到“一目十行”。新教材把阅读课文作为学习语言的途径,而且作为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198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题,摘了一段纪念朱自清先生的论文,要求考生读后回答文后问题。其中第29题是:“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的?把每层意思概括成一个句子,每句前用序号标明。”很明显,这道题目是在考查学生现代文阅读中的概括能力的。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筛选能力,考生不能从出题者所给的材料中筛选出关键的语言信息,那么,概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考生在做这道题时,应按照文章作者的思路,在阅读过程中筛选出这些比较关键的语言信息:①“朱自清先生在考察中国新诗的诞生历史时,首先注意的是……”;②“朱先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要做到“三个面向”,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科学的发展一日千里。据说,每二十个月信息量就要增加一倍,而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文字。世界上每天都有大量的的报纸、杂志、书籍诞生,仅每天发表的论文就达六千到八千篇,所以作为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的一个中学生,必须具有吸收、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朗读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言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文字材料念出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正确运用"朗读"教学,学生抓住每天早上的朗读机会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朱青 《考试周刊》2013,(24):82-83
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要求,也是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阅读题也是中考分值比重最大的一种题型,而目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这样的误区:仅仅把阅读材料作为学习语言知识的载体,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阅读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综合能力。它主要表现在阅读速度和阅读的准确性两个方面,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增加语言输入的量。如果坚持每天阅读一定量的材料,既扩大和巩固了词汇量,又增加了语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是达到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它为有效学习创造了丰富的背景知识.阅读文章是我国考生接触外语的最主要途径,近几年考试中,阅读理解题逐年增多,知识面逐年拓宽,难度逐年增大,学生仅仅依靠教材和书本知识,获取不了能满足考试要求的更多信息.现今,课本阅读材料较少,课外阅读材料较陈旧,严重制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课本作为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工具和基本载体,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英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但在内容上,所选课文的阅读材料过于大众化,没有完全给予学生所想获得的语言信息,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语言作为载体的功能也就弱化了.  相似文献   

10.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是用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语言载体。但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只把它看成了语言知识的载体,当成精读课来上,注重了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完全背离了教材编写者的初衷。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概括能力是指学生阅读后对原文的主要内容的综合归纳能力。学生在阅读过一段或一篇文字之后用规定的字数概括表述其主要内容是近几年来高考(中考)的一个热点与难点。这一难点在平时训练中应如何突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用“精炼一词,经纬全篇”的方法是提高学生整体阅读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一、朗读能够提高昕英语的效果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语言听力的材料是短时记忆,如果仅仅依靠听,他们就很难准确无误地辨别出听到的文字材料,没有或缺乏足够的准确无误的朗读基础.就很难准确无误地辨析出同音词、近音词,更不能辨听出连读、爆破、升降调等朗读技巧  相似文献   

13.
一、报刊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和要求,阅读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吸收信息的速度和效率。而制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课本阅读材料较少。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尤其  相似文献   

14.
一、小学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与现状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学习英语也是如此。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英语阅读量达到累计10~12万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然而,现在小学生所学的教材中,阅读材料比较单一,很难满足学生大量阅读的需要。于是,广大的教师和家长把眼光放到了教辅市场,但目前在林林总总的教辅市场中,也很难找到完全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阅读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有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有利于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有利于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强英语基础教学工作,高度重视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攻克阅读题这一难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提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琦 《语文知识》2010,(4):67-69
课外阅读是培养中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想象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如今中学生读物的状况却令人担忧,表现出明显的浅阅读倾向,比如图片泛滥和内容媚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图片比文字更能给人轻松愉悦之感,更能满足人们迅速浏览信息的需要,还有就是商业利益的驱使。中学生读物必须改变这一现状,把中学生由浅阅读引向深阅读,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相似文献   

17.
阅读对中学生乃至每个人都是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而阅读中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可以说是最关键之处。由于语言的暗示性、象征性、模糊性,言不尽意等特性,就使得阅读理解显得很难把握。本文拟从上述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熟悉语言的特性之后提高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概括一词用在这里,是指用简约、明白的语言把众多的人事景物的共同特点或众多的事件材料之要意归结起来。下面谈谈人们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概括要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对初中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除教材以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15万词以上.这也充分说明了阅读在初中阶段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通常来讲,人们阅读的目的一般是两个,即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和在阅读中获取一些信息.但是,对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一个语言知识积累的过程.通过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而掌握和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及文化知识背景,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发现,在经过大量的阅读教学之后,学生的阅读水平依旧提高很慢,时间的投人与效果的产出不成正比.因此,教师们就需要考虑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解答语文探究题,要求考生对文字材料(图表)进行整体阅读,综合分析,深入探讨,精心提炼,然后用高度简洁的语言概括探究结果。这类题考查考生的信息筛选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