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文学,在我过去的认识里就是指语文课本。有时听老师说起某某文学作品,我以为就是指语文书里那些有趣的课文。我喜欢读故事,所以一直觉得自己喜欢文学。直到进入中学,我才明白自己的这种认识是多么幼稚。那时我刚读初一,对中学生活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有一天听说学校花语文学社在招人,我自认为作文写得还可以,加上身边很多同学都报名  相似文献   

2.
一截土墙     
正名片夹孟晓东,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先后担任过三所学校语文教研组长,中国写作学会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中、高考命题研究工作。我走的时候还年轻,二十来岁。不知我说过的话在以后多少年里有没有人偶尔提起;我做过的事会不会一年一年地影响着村里的人。那时我曾认  相似文献   

3.
教学十余载,我每走一步,都在回想这一步的对与错。在不断的回首中,我发现了困惑。在困惑面前,我更加怀念自己上中学的时光。那时的我们手捧着课本:早晨,伴着晨曦在校园的花坛边,树荫下,三两成行,诵读英语或语文;晚上,沐浴着夕阳的余晖,我们依然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那美好的情景,至今成为我人生最美最美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湖南教育》已伴随我5年了.刚从师范毕业,我分到一所偏僻的村小教书,得跑20多里路去领它.我教复式班的语文,是它扶着我走向讲台的.那时,我就如饥似渴地阅读文科版中的每一篇文章,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正因有了它的帮助,我教的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学区前芧,期末写的《作文指导的点滴体会》也获学区教学论文三等奖."想不到山窝窝里的后生也可畏!"学区主任夸我时,我在内心里感激的是《湖南教育》.5年来,我都是教语文,且有4年是教高年级语文.我边教边学,主要从  相似文献   

5.
老师的眼泪     
那时我读初中二年级了,身体还是又矮又瘦象个小学生,大脑里也是茫茫一片,整天没心没肺地玩,属于学生中的渣滓,老师修理的对象。我最怕的是彪形大汉般的语文老师。他留的作业我每天都要找同学来抄。  相似文献   

6.
童年的美好记忆最值得回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在村小读书,学校离家有两里多路。那时书包里只有语文、数学两本书,几个本子,一支铅笔,背在身上走起路来十分轻松。记忆中也没有家庭作业,每天在课堂上做一些语文、数学作业,再写写大小字儿,也就完事了。那时学校对写字课很重视,每周一三五大字,二四六小字,下午都有一节课写字。记得二年级学描红,刚拿毛笔的小孩,每天手上、脸上都是墨汁,书上、本子上、凳子上、墙壁上也处处有墨渍。  相似文献   

7.
文学,在我过去的认识里就是指语文课本.有时听老师说起某某文学作品,我以为就是指语文书里那些有趣的课文.我喜欢读故事,所以一直觉得自己喜欢文学.直到进入中学,我才明白自己的这种认识是多么幼稚. 那时我刚读初一,对中学生活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有一天听说学校花语文学社在招人,我自认为作文写得还可以,加上身边很多同学都报名参加,我也不甘落后,于是欣然前往.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中期,我读初中,张老师教我们语文。那时,绚烂的阳光在我和燕子十五、六岁的时光里自由欢快地流淌着。  相似文献   

9.
三支粉笔     
李胤 《陕西教育》2004,(10):41-41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桃花庄小学任教三年级语文、数学课。三年级有二十多个孩子,个个天真纯朴,与他们在一起我感到了一个初教者与学生生命融合的快乐。 一天,我发现我的粉笔盒里少了三支粉笔。现在说来好笑,那时村小穷,粉笔都是限额供给制,每个老师发一个粉笔盒,配上一盒白色的、彩色的粉笔。写完了  相似文献   

10.
游戏状态     
25年前教过小学6年级语文。那时的语文教学就像一块木板板着面孔,课文、生字、生词、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解词……都要死记硬背,学生们大叫头疼。把语文称作“圣贤书”,便给予了语文的神圣。正襟危坐地读书,抑扬顿挫地朗读,这才是对语文的尊重。由此,习者,不敢对语文造次,况且语文有规有矩来规范学者的态度和方法。一只刚刚出窝的小鸟要到天空里飞翔,如果给它规定好飞的路线———左、右、右、左、上、下、下、上、回转、斜飞……这只小鸟恐怕也飞不上蓝天。学生们问我如何写作文,我忽然想到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两个小孩笑嘻嘻;你拍二,…  相似文献   

11.
张敬义老师是一位知名特级教师,他对语文教学一往情深。他说:“语文没有眼睛,却洞开了我的心扉;语文没有翅膀,却能在我的意念中任意翱翔。在语文教学中与名师对话,与课堂共生……让心中的语文在生活的母体里练就,在精神的天空里  相似文献   

12.
原谅错误     
刘芳 《湖南教育》2005,(16):1-1
去年的一天,我收到一位我曾教过的学生的短信:“敬爱的老师,感谢您对我多年的教育,特别是感谢您原谅我读初中时所犯的错误。”小辉!是他,一定是他。我的脑海里立即呈现出那个淘气、调皮的小辉来。那时,我还在乡中学教书,当他的班主任。上语文课时,他把女同学的小辫用圆钉钉在桌子上,当女同学起立回答问题时,差点把桌子掀翻;上数学课时,他捉几只青蛙放在女同学的课桌里;上英语课时,则在一男同学后背贴上美女像……他成了全校闻名的“捣蛋大王”,常常弄得大家哭笑不得。许多任课教师纷纷向我“告状”,说他不可教也。我与他交起了朋友。学校的…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办公桌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张贺卡,是二十多年前我的学生小伟写给我的。朴素的卡纸,稚嫩的笔迹,但对我而言弥足珍贵。是它,引领我发现了教育的真谛。意外发现的贺卡那时,我刚参加工作,担任五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为了"镇住"学生,我总是摆出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令学生敬而远之。小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14年前,我读初中。那时专为中学生出版的刊物少之又少,老师拿回小博,所有人都特别珍惜,在班级里传着看。我那时是语文科代表,同学们都看完,回到我手里时,我总是小心翼翼把里面的每页展平,压好,在书脊拴上粉红色的缎带,整齐地挂在班级的墙上。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更是一位爱书人。细细地审视自己从学生到教师以至到有点名气的语文教师的历程,能够让我心存感动、倍加珍惜、让我与语文难以割舍的就是读书,是书把我带进了语文学习和研究的更高境界。我读书的经历跟现在的同学差不多,只是那时的书少得可怜,后来报考大学时我不假思索地填报了中文专业。在曲阜师大孜孜求学的日子,我读书的梦想在那里得以放飞,我尽情品尝读书的幸福。我如一个饥渴的人,纵情地在书中游览秀美的山川大地,纵横上下几千年瑰丽的历史,享受书的美好,那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信念也更加强烈。清晨,当我在幽静的校园小道上,伴着淡淡的花香读书时,我感到好似在跟一位哲人谈心,昂扬的斗志时刻撞击我的心灵;晚上,在幽幽的书房里,读书入迷时就进入了一种超脱生命的美好享受中;时空变得不再辽阔,百川尽收胸中,觉得生活之  相似文献   

16.
席炳田 《高中生》2009,(19):48-48
我上学时正赶上20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我的书包是妈妈用碎布头拼成的,其他同学也大都用这样的书包。书包里只有两本书——《语文》和《算术》(那时不叫数学),一块小黑板  相似文献   

17.
我学“坏”是从认识袜子开始的,那时我做“坏”孩子做的任何事情,譬如说:跷课啦,打游戏机啦,通宵泡吧啦,离家出走啦,把护袖套在头上当帽子啦,穿一只白色一只蓝色的鞋子啦,把小平头染得五颜六色的啦…… 我发现原来我也可以这么煽情,竟然一连用了七个啦。唔,言归正传吧。 那时,我经常跷课,跷课后要么与袜子他们疯玩,要么独自呆在与袜子合租的小屋子里看书,写写东西。很多的时候,我什么也写不出来,就盖着两层厚被,把风扇开到最大,蒙头睡觉。 我从来不跷语文老师的课,倒不是因为喜欢语文,而是语文老师极为包容我这  相似文献   

18.
我生于1930年的上海,等我进小学和上中学的时候,新文学运动已经波澜壮阔,至少在大城市里,在实施现代教育制度的学校里,古文基本上退出了文字的流通领域。以白话文写作的作家,如鲁迅、胡适、郭沫若、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冰心、丁玲,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因此,我记不得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有唐诗、宋词,也记不得中学的语文课本里有韩、柳、欧、苏的文章,在白话文逐渐全方位进入文化领域的那时,即使选录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大概也是为数不多。因此,我才没留下什么印象,相反,那些现当代文学的奠基者,对我倒产生了深刻影响,最终使我走上了文学之…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每个人回忆起自己的小学课堂学习生活时,闪现在脑海里的不仅是生动有趣的课本以及老师清脆的话语,还有那黑板上一幅幅精美的板书。也许我们早已记不清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原文,但对那时老师粉笔下描绘的形象、美观的板书却仍记忆犹新。阔别了数年的小学生涯之后.一本关于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著作,让儿时的童真、童趣,又再一次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20.
流星划过的瞬间,记载着岁月的流逝与点点滴滴,而我,则在这梦一般的岁月里,渐渐长大。岁月的风铃摇啊摇,不知不觉已摇过了十二个春秋。在这十二个春秋里,我曾伤心过,郁闷过,也快乐过,但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有你一直陪伴着我。从我记事以来,你就悄悄地走进我的生命里。在我读幼儿班的时候,你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那时的你讲着有趣的故事,那时你是既有图片又有文字的《宝莲灯》《西游记》《拇指姑娘》……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你还是穿着漂亮的衣服,那时的你开始告诉我一个个文学知识,一个个为人处世的道理;那时的你,是富有文学味儿的《日记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