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高师系统联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全国高师文科学报第八次年会"于2009年8月14日至19日在西宁市举行.来自全国各高师文科学报以及含有师范教育的综合性高校文科学报的69名代表汇聚美丽的青海湖畔,就"出版体制改革背景下高校文科学报的生存与发展"、"师范院校文科学报的办刊特色与质量提高"等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与交流,达成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2.
为了尽快适应全国出版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师范院校文科学报的办刊特色,经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授权,由高师系统联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全国高师文科学报第八次年会”于2009年8月14日至19日在西宁市举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学报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促进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报学术质量的稳步提高,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高师系统联络中心主办、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协办的以“办刊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主要议题的全国高师文科学报第七次年会,于2007年8月11日至15日在银川市召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学报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促进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报学术质量的稳步提高,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高师系统联络中心主办、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协办的以“办刊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主要议题的全国高师文科学报第七次年会,于2007  相似文献   

5.
学术信息     
全国高师文科学报第七次年会在银川召开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学报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促进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报学术质量的稳步提高,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高师系统联络中心主办、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协办的以“办刊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主要议题的全国高师文科学报第七次年会,于2007年8月11日至15日在银川市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田敬诚处长,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顾问、前任理事长潘国琪教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副理事长姚申教授、张积玉教授、李大明教授,以及来自全国高师及兄弟院校文科学报的近50位…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学报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促进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报学术质量的稳步提高,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高师系统联络中心主办、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协办的以“办刊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主要议题的全国高师文科学报第七次年会,于2007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学报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促进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报学术质量的稳步提高,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高师系统联络中心主办、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协办的以“办刊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主要议题的全国高师文科学报第七次年会,于2007年8月11日至15日在银川市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田敬诚处长,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顾问、前理事长潘国琪教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学报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促进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报学术质量的稳步提高,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高师系统联络中心主办、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协办的以“办刊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主要议题的全国高师文科学报第七次年会,于2007年8月11日至15日在银川市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田敬诚处长,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顾问、前理事长潘国琪教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副理事长姚申、张积玉、李大明教授,副秘书长冯春明教授,以及来自全国高师及兄弟院校文科学报的近50位代表开展了学术探讨与办刊经验…  相似文献   

9.
办出鲜明的个性特色是民族高校文科学报质量管理的第一要素。科学的选题决策是民族高校文科学报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要有创新意识、超前意识、全局意识。提高编辑业务能力是民族高校文科学报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民族高校学报编辑除了—般编辑必备的素质和道德外,还要注意提高民族理论、知识方面的修养。提高学报有效信息量,并注意信息反馈与控制。  相似文献   

10.
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全国高师文科学报第七次年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学报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促进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报学术质量的稳步提高,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高师系统联络中心主办、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协办的以“办刊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主要议题的全国高师文科学报第七次年会,于2007年8月11日至15日在银川市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田敬诚处长,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顾问、前理事长潘国琪教授,  相似文献   

11.
1993年6月4日至8日在上海召开的首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文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全国高师系统文科学报联络中心”宣告成立。 这次研讨会由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筹办,来自全国近60家师范院校文科学报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杨焕章教授亲自到会具体指导工作。会议以深化学报改革、提高学报质量为主题,交流了各校办刊的经验和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文科学报质量评估及提高学报质量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高校文科学报从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出版质量、效益质量及管理质量等方面综合评估, 有了明显提高。但能够办出特色及有影响的优质学报较少。探索多形式的办刊方式, 办特色栏目, 走外向型及专业化期刊道路, 以及加强刊后审读, 建立学报质量监督体系, 树立编辑终身教育思想, 重视主编地位及素质的提高等, 是提高我省文科学报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首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文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于1993年6月4日至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全国近69家师范院校文科学报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研讨会由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委托华东师大学报编辑部筹办。研讨会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学报改革和学报质量为主题,交流各师范院校办好学报的经验和体会,讨论深化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二是成立“全国高师系统文科学报联络中心”,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领导下,组织师范院校的学报工作者展开学术交流和联谊活动。  相似文献   

14.
首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文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于1993年6月4日至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近60家师范院校文科学报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杨焕章教授亲自到会,进行具体指导.这次研讨会的任务,一是以学报改革和学报质量为主题,交流各师范院校办好学报的经验和体会,讨论深化改革的途径和办法;二是成立“全国高师系统文科学报联络中心”,在全  相似文献   

15.
高校社科学报现状与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多年来,高校社科学报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办刊质量和特色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编排规范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编辑部的建制在不断完善,编辑队伍正在朝专业化、学者化和年轻化迈进。但高校社科学报也存在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社科学报规模庞大,大而全小而全严重;二是特色不够突出。创新高校社科学报,一定要把竞争机制引入社科学报,社科学报内部应有淘汰、合并与重组机制,走精刊、优刊和名刊的发展道路,办出社科学报的综合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地方特色、应用特色、历史传统特色。在此基础上,社科学报应走专业化、联合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高师系统联络中心主办、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协办的以“办刊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主题的全国高师文科学报第七次年会,于2007年8月11—15日在银川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田敬诚处长,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前理事长潘国琪教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副理事长姚申、张积玉、李大明教授,以及来自全国高师及兄弟院校文科学报的近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学报特色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报在定位上突出特色;二是在学术导向上特色鲜明;三是在栏目设置上特色化;四是在版式设置上富有个性特色.特色化是高校文科学报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高校文科学报重理论、重思辩,以谋求社会效益,致力于发展人文科学为己任已为学术界、学报界所认同。高校文科学报讲求质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或重视,且一再被提到议事日程,许多学者专门论述过高校文科学报质量问题。国家期刊主管部门不久前也发布了“学术类期刊质量标准”,其中有学者就此发表专论将此具体化为“学术标准”、“社会影响”、“学术水平”、“写作质量”、“刊物特色”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高师系统’99年会于7月13日至16日在贵州师范大学召开,全国各地的高师文科学报代表近4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这次年会由贵州师大学报编辑部承办,该校党政领导为会议的圆满举行给予了大力支持。会议期间,贵州师大校长何才华教授、副校长刘鸿庥教授多次看望了与会代表,并就进一步办好高师文科学报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殷切的期望。贵州省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徐成淼教授也到会致辞,热烈欢迎各校同仁。在本次年会上,筹备组组长朱健华编审首先汇报了会议筹备情况及日程安排。接着,高师文科学报联络中心主任高瑞泉…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学报的学术质量与高师的学科建设关系密切。学报的学术优势有赖于学校的学术优势。这种优势具有客观性、被动性、局限性、互动性。必须有“优势”意识:正视优势,准确把握,精心经营;以显现优势,办出特色,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