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军队档案馆馆藏建设中一些重点问题的分析,阐述了作者对军队档案馆馆藏建设的一些想法,对军队档案馆的馆藏结构、档案接收范围、质量标准等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军队档案馆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中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军队档案馆建设当前应重点解决好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馆藏档案著录标引、馆藏档案数字化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立明同志在《略谈军队档案数字化面临的馆藏问题与对策》一文中主张,以军队档案专题性数据库取代军队档案全文数据库。本文从逻辑学方法入手,针对其立论基础进行了分析,肯定建立军队档案全文数据库是档案界已经达成的共识,势在必行;表明对所谓档案鉴定质量不高、工作量巨大、标准不规范等问题,应客观地看待;认为经过努力,建立军队档案全文数据库的任务是可以完成的;指出建立军队档案专题性数据库工作量更大、难题更多,既不可能实现,价值也不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军队档案工作实际情况,建议应以行政配置为主要方式,通过建立全军档案目录中心、类文件中心的过渡性档案机构、优化馆藏结构及建立馆藏联合目录等方式实现军队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5.
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是目前军队档案馆“十五”期间的重要工作。本文根据馆藏档案的实际情况,结合新技术发展的特点,综合比较了缩微扫描和原件扫描的性质与特点,提出了“以缩微扫描为主,原件扫描为辅”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馆藏档案数字化前鉴定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阐释了军队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前鉴定的目的、原则、方法及工作程序,提出引入箭理控制思想,建立文件级机读开放目录、解密划控系统等检索工具,以求档案数字化鉴定工作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是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其内容包括:馆藏档案目录的数字化和馆藏档案全文的数字化。同时,馆藏档案数字化也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工程。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级各类档案馆3816个……。馆藏档案纸质的有158382692卷、22424316件。照片档案11238183张。地图75684030张,资料35451637册。这些档案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政治、经济、军事、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主席根据世界军事技术革命给军事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提出军队要把军事斗争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上。“谋打赢”成为我军当前各项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军队档案工作必然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为“打赢”提供有力的档案信息保障。军队综合档案馆受馆藏档案特点限制,  相似文献   

9.
李林森 《档案天地》2007,(3):48-48,50
丰富馆藏,改善馆藏结构是各级综合档案部门多年来一直叫喊的话题。但客观地讲,目前,许多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除在数量上逐年翻新外.档案门类以及珍贵档案的增加并没有多少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档案征集工作开展不力。  相似文献   

10.
档案保管期限表是规定档案保管期限的文件,是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和标准。军队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是军队档案工作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各档案部门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实现军队档案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证。保管期限表编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馆藏结构的优劣、档案寿命的长短、档案价值的发挥。因此,研究军队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回顾其历史沿革,使其更加科学、准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付小东 《档案》2011,(5):57-59
军队档案编研与军事历史研究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军队档案馆应发挥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优势,加强沟通与合作,积极探索军队档案编研与军事历史研究相互促进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丁梅 《西安档案》2007,(5):15-16
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深化档案业务建设,为利用者查阅档案提供积极主动的服务,是强化档案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所在的户县档案馆目前馆藏档案达64574卷、8803件,资料8535册。有着丰富的馆藏,为各方面查询档案提供了有利资源。但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档案利用工作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逐步实现档案利用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在档案工作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特色档案资料无疑是军队档案内容单一、馆藏结构简单的重要补充,引起档案部门越来越来多的重视。特色档案资料的需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档案工作发展到今天的必然拓展。本文对军队特色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需求、前景及范围,作了一些分析、展望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郝莹 《中国档案》2005,(6):46-47
档案馆藏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而馆藏建设又是衡量档案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档案馆馆藏建设问题历来是我国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扩大档案的收集门类,如加大科技档案、照片档案等的收集力度,是目前关于丰富综合性档案馆馆藏研究的主要观点。但就目前综合馆接收工作实际看,各立档单位产生的照片、声像档案数量十分有限,而绝大多数科技档案的最终流向应该是各领域设立的专门档案馆。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各综合馆通过上述方式丰富馆藏是难以实施的。  相似文献   

15.
杨俭 《四川档案》2007,(6):36-37
文章就目前我国档案馆馆藏档案利用率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述了馆藏结构不合理,重收集保管轻鉴定整理、利用形式单一、服务被动等馆藏档案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档案归属与流向,是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问题,关系到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因而规范档案归属与流向,做好收集工作,不断丰富馆藏,是档案馆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军队档案种类归属流向的状况、档案归属流向对馆藏建设的影响,以及规范档案归属流向的对策等进行论述,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7.
军队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鉴定的原则、方法及工作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媚 《档案管理》2006,(2):70-72
本文阐释了军队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鉴定的目的、原则、方法及工作程序,提出引入管理控制思想,建立文件级机读开放目录、解密划控系统等检索工具。使档案数字化鉴定工作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为加快档案馆“四个基地”建设步伐,大力扩充馆藏档案信息资源,2006年,松原市档案馆采取定点接收、广泛征集等办法,不断加大档案资料接收、征集工作力度.馆藏结构得到显改善。一是结合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开展了相关部门专业(专门)档案的接收进馆工作。接收会计、统计、退耕还林、地名、艺术、公证等门类档案7种6000余卷(件),使馆藏专业档案达17种。二是结合打造馆藏精品建设,开展了名入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先后接收抗战老战士朱士贤、名演员柏膏、名作曲家杨柏森等名入捐赠的奖章、奖牌、证书、照片等档案200余件,填补了馆藏档案的空白。三是结合举办建市15周年成就展,开展了荣誉档案接收进馆工作。目前,已接收各类奖杯、奖牌、证书30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北京档案》2007,(1):42-42
吴绪成、刘晓春在2006年第11期《湖北档案》上撰,分析了馆藏档案在档案分级鉴定中应遵循原始原则、高龄原则、价值原则、稀有原则。作指出,依据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的特点.可将馆藏永久档案划分为一级档案、二级档案、三级档案。一级档案为珍品档案,主要指那些珍贵稀少、年代久远,或在全国具有代表性、首创性,不可替代性及重要物价值的档案,其数量应控制在馆藏永久档案总数的5%以内,由国家级认定机构负责认定,并报国家档案局审批。二级档案为重要档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康虹  牛耕 《兰台世界》2007,(12S):52-52
近几年,青岛开发区档案局加大力度推动民生档案建设,对残疾人联合会、社保中心等单位进行了多次上门指导和培训,对全区形成的大量婚姻档案、公证档案全部接收进馆,进行规范整理,建立数据库并适度开放。目前,馆藏关系民生的专业档案已有21个种类之多,这些档案成为社会和人民群众利用的热点,成为馆藏的珍贵财富,也使档案馆的利用工作充满了生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