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墨水》教学设计□重庆叶林小语三册(人教社义务教材)《吃墨水》一课,主要写了陈毅看书的时候,蘸着墨水吃饼的故事,表现了陈毅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的刻苦好学精神。教学本课,建议抓好下面三个方面:一、扣题设问,激发兴趣。“吃墨水”,这一违背生活常理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吃墨水》提问设计江西分宜一小林芳,傅初明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十二课《吃墨水》,讲的是陈毅小时候读书时由于太专注,错把墨水当成芝麻酱蘸到饼上吃的故事。这个故事新鲜有趣,给人很大的启发。教学时,提问启发得好,可以增强教育效果。一、巧揭题,激发...  相似文献   

3.
插图的妙用     
观察插图,理解词义。如第四册《翠鸟》一课,要解释“橄榄色”,只需看看插图中翠鸟的头就明白了什么是“橄榄色”。   分析插图,揭示主题。如第四册《吃墨水》一课中陈毅所说的“吃点墨水没关系,我肚子里就少了墨水”这句话是文章主题思想之所在,学生很难明白前一个“墨水”指的是学习用品,而后一个“墨水”是指陈毅抓紧时间,专心读书,获得的知识学问。   运用插图,创设情境。如教学第一册古诗《一去二三里》,诗歌描写的情境通过课文插图再现出来,就变得具体可见。   凭借插图,复述课文。如复述第一册《小猫种鱼》,我将…  相似文献   

4.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强化语言文学训练的必要方式,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要途径之一。下面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方法谈几点浅见。一、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考虑。1.围绕课时目标设计。例如《吃墨水》(第三册)一文的教学目标(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多读好书、专心读书才能增长知识,长大成为有学问的人。为达此目标,必须弄清楚谁吃墨水、怎样吃、为什么要吃“墨水”等几个问题。根据这一思路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提问,使学生懂得:长大要成为有用的人,必须向…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十二课《吃墨水》讲的是陈毅小时候读书时由于太专注,错把墨当成芝麻酱,蘸到饼上吃的故事。这个故事新鲜有趣,给人很大的启发。教学时,提问启发得好,可以增强教育效果。 一、巧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教《吃墨水》时,老师一边板书“墨水”二字,一边提问:墨水是干什么用的?它可以吃吗?可有一个人小时候就吃过墨水,还吃得津津有味呢!(板书:吃)不信?请听老师讲一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第三册《吃墨水》第二课时教案□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中心小学梁晓红教学目的:1.学会“嘴”等四个生字,理解“吃惊”、“没关系”等词语的意思,理解“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这句话的意思。进一步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2.运用提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吃墨水》主要写了陈毅小时候因为读书太专心,错把墨水当芝麻着吃的故事,表现了陈毅小时候喜欢读书、专心读书的好学精神。课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包含的道理比较深刻,学生不易理解。其中,第4自然段中陈毅说的话,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重难点呢?我认为可以“墨水”为主线展开教学: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初读感知理解陈毅的话,关键是要理解“墨水”一同两次出现的不同意思。教师可先板书“墨水”,设问:“你们见过墨水吗?它有什么用处?”然后再将课题补充完整,扣题没问:“墨水是不能吃的,…  相似文献   

8.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的教学氛围,师生间、学生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利于使学生在课堂上去探索、去创造。在讲授《吃墨水》一课时,教师按教案设计,让学生集体朗读,并通过找重点词、重点句来理解陈毅是怎样专心读书的。可是,当同学们读到“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等语句时,一个学生高高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9.
2月20日同学们,你们听过《喝墨水》的故事吗?陈毅爷爷小时候由于读书太入神了,竟然拿馅饼蘸墨水吃,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直到妈妈进屋发现他满嘴都是墨水而大声惊叫起来,他才察觉到。陈毅爷爷读书是多么痴迷啊!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寒假里,你们读了几本课外书呢?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爸爸叫我看《小星星》,说是让我“充电”,我一听就说:“我又不是手机。”爸爸听了哈哈大笑,解释说:“还不是为了让你多吃点墨水。”我听后,边笑边说:“我又不是钢笔,干吗要吃墨水?”今天,妈妈给我解释了一番,我才明白,原来爸爸说的“充电”和“吃墨水”都是学知识的意思啊!“充电”和“吃墨水”$江西省龙南县龙师附小一(5)班@唐帅淇 @曾宇霞!指导老师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本文以陈毅小时候一边看书一边错将饼蘸墨水吃的故事来告诉读者:陈毅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特别是他说的“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了呢!”突出地表现了他的好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造句”是小学语言文字训练的一项重要形式,也是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应该重视造句。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要注意层次性,为中段作文教学奠定基础。如第三册《吃墨水》一课中的“一边……一边……”造句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第三册《吃墨水》是一篇饶有风趣而又发人深省的好教材,我们采用引典入题,对比悟理的方法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引人典故出示课题早在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科举考试实行了罚喝墨水的制度——谁在考试中成绩低劣,就罚谁喝墨水,喝多喝少,则根据考试成绩低劣的程度而定,那些卷面很脏,文意不通的考生,有时会灌一肚皮墨水。后来,人们把肚子里有没有墨水,当成有没有文化知识的代名词了。  相似文献   

14.
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一例──《谁吃了蜜糖》教学的几点体会李玉玲《谁吃了蜜糖》是一篇看图说话课文。这一课的重点是把6幅图的内容连起来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且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讲出来。在教这一课时,针对二年级学生容易形成单一思维定势的特点,备课时,...  相似文献   

15.
《吃墨水》是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该文介绍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小时候因专心读书 ,错把墨水当作芝麻酱蘸吃的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理解课文的重点句子 ,体会陈毅爷爷爱学习、专心致志读书的精神。教学该文时 ,可利用“自学辅导”设计教学。因为自学辅导的基本模式是“启→读练→知→结” ,即启发激趣 ,定向定标 ;自读自练 ,相机辅导 ;反馈矫正 ,精讲精练 ;小结深化 ,激励提高。这种模式可发挥班级授课制和个别化教育相结合的优势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编排了《画鸡蛋》、《吃墨水》、《补丁》等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介绍的都是伟人、名人生活学习的片断。通过学习课文,要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学这一类写人记事的课文,要使学生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7.
第三册第五组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承德市教研室特级教师高雅贤第5组教材是由三篇讲读课文、一个基础训练和写字、说话教材所组成的。讲读课文中有两篇是新课文。其中《吃墨水》是讲陈毅小时候喜欢读书的故事。《补丁》是讲毛主席在建国前后过着俭朴生活的故事。通过学习这...  相似文献   

18.
一、扣题目中的“吃”字,渲染铺垫。教师在审题时就要扣住“吃”字激疑:墨水能吃吗?陈毅爷爷小时候为什么会吃墨水?课文以“吃墨水”为题好不好,好在哪里?(1.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2.制造悬念,有吸引力,很新颖)然后,介绍陈毅同  相似文献   

19.
有位老师对“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10课《吃墨水》一文中的“小书桌上有一个大墨盒,他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很香”里的“香”运用是否得当提出质疑,并提出了两点理由: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吃墨水》是一篇新选课文,讲的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陈毅小时候刻苦读书的故事,赞扬了陈毅同志小时候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好学的优秀品质。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是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第一自然段讲陈毅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用一句话概括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和事情。) 第二自然段讲有一次陈毅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竟把妈妈送来的饼蘸到墨盒里当芝麻酱吃的事。 第三自然段讲妈妈的惊叫才使陈毅发现自己蘸着吃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