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去年七月在银川召开了全区勤工俭学座谈会以来,我区中小学勤工俭学事业不断得到恢复和加强,开始出现发展势态.记者在今年6月9日至12日于石嘴山市召开的全区勤工俭学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获悉:我区1986年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在育人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据统计,全区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中小学校有853所,占中小学校总数的17.86%.按教学大纲要求实际参加劳动的学生25.43万人,占应参加劳动学生数的54.1%.全区现有校办工厂42个,学农基地581个,有农、林、牧、渔业基地5406亩.全区勤工俭学纯收入为85.28万元(按在校学生人均收入为0.90元).  相似文献   

2.
全区勤工俭学座谈会,于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银川召开。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欧阳齐、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王世福、金宏达,以及自治区经委、计委、教育厅、财政厅,银川市、石嘴山市、银南、银北地区等教育部门的有关同志三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传达了国家教委今年四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总结规划和统计会议的精神。与会同志回顾了自治区五八年成立以来全区开展勤工俭学工作情况,讨论了关于贯彻《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并结合我区当前开展勤工俭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座谈。 在座谈会上,欧阳齐、王世福、金宏达等同志强调指出: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改善办学条件的必要途径之一,大家思想上要坚定,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比较好的学校要进一步把教学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促进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日前,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车芳仁在全州县召开的全区勤工俭学经验交流现场会上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事业,为解决贫困生入学难和促进“普九”服务。  相似文献   

4.
4月20至21日,由自治区计委、经委,财政厅、劳动人事厅和教育厅在银川联合召开了全区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会议精神,总结了六年来我区勤工俭学工作,并结合我区实际,研究部署了今后的工作。大会表彰奖励了全区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37个、先进个人11名(名单附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区勤工俭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区的4515所中小学,有97.8%的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校办工厂发展到257个,第三产业达到183个,学农基地达到4375个,土地面积51486亩,校均11.4亩。勤工俭学纯收入在1987年388万元的基础上,1990年达到1809.79万元,经济效益连续上升,每年上一个新台阶。全区勤工俭学活动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和蓬勃发展的势头,为教育事业发展增强了活力。  相似文献   

6.
我区勤工俭学基础原来比较薄弱,全国勤工俭学会议以后,有了新的发展。现在全地区开展勤工俭学的学校,由八二年889所发展到3133所,增长3.7倍,校办工厂、车间由56个发展到38个,有学农基地的学校由379个发展到1108个,生产基地由3638亩,发展到5098亩。虽然去年全区遭受特大自然灾害,但勤工俭学总产值仍比八二年翻了一番,超过200万元,纯收入也增长了两倍以上,达到72万余元。  相似文献   

7.
蓬勃发展的事业──太原市北城区小学勤工俭学活动调查李君美太原市北城区早在70年代初期就有了校办企业,截至1990年底,全区共创校办企业62个,其中工业46个、商业7个、服务业5个、建筑业4个.全区94%的学校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从1988年到1993...  相似文献   

8.
1982年以来,我县103所中小学全部搞起了勤工俭学活动,办起工厂4个,农场8个,经营农、林、渔业基地1168亩,创收由1982年的8.22万元增加到1987年的22.33万元。五年累计收入98.43万元,在校学生人均6元,在全区名列前茅。勤工俭学收入有36.53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9.69万元用于师生福利;42.23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自治区教育厅在1987年召开的全区勤工俭学经验交流会上将我县“因地制宜,广开门路,发展勤工俭学事业”的做法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中小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广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截至1991年底,全区共有2242所中、初等学校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建立了1434个生产劳动基地,学校勤工俭学开展率达到50%;勤工俭学总产值9868.2万元,总收益达2332.9万元,补充教育经费达1139.3万元。  相似文献   

10.
去年全区中初等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扩大了勤工俭学的开展面,拓宽了校办产业,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参与竞争,使全区勤工俭学活动和校办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全区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会议于8月7日至8日在银川召开.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领导,各地市县教育局(处)长、财政局(处)长及学校代表约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七五”期间我区勤工俭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讨论修改了由教育厅拟定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含农职业中学)1991—1995年勤工俭学改革与发展方案》、进行了经验交流,表彰了中卫县教育局、银川芦花中学、隆德杨河中学等28个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服务素质教育为宗旨,依托教育市场和学校资源,因地制宜,走结构调整、特色发展新路,这是临澧县近年来全面推进勤工俭学工作的路径选择。“十五”期间,该县中小学勤工俭学开展面达100%,拥有校办工业企业28家、农林牧渔场135个、第三产业网点108个、农村学校劳动基地950亩。在2005年12月召开的全省勤工俭学工作会议上,该县的典型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13.
学校勤工俭学的误区蔡恩泽,张荣瑜,冯殿清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起,学校勤工俭学如火如萘,秀才下海,文人开店,学校创收,有效地补充了教育经费的欠缺。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教学骨干流失不止,乱收费屡禁不绝,相当一部分学校勤工俭学已经步入误区。其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由省计委、省经委、省教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劳动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税务局联合召开的全省勤工俭学工作会议,4月29日至30日在南昌市举行。会议前夕,省教委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情况。  相似文献   

15.
搞好勤工俭学改善办学条件刘光仁(南康县康江镇中心小学)勤工俭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省南康县唐江镇中心小学,从六十年代开始就注重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唐江中心小学在勤工俭学活动中有自己的一套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本期发表的宣城县开展勤工俭学的文章,请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读一读。宣城县勤工俭学所以搞得好,主要是他们对勤工俭学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有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有一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科学态度。因此,他们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可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学会勤工俭学研究会1986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召开成立大会,至今已有17个多年头了。2003年3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地完成了又一届换届工作,第四届理事会正着手开展工作。可以这样讲,勤工俭学研究会的成立,是勤工俭学、校办产业这项事业发展的产物,它标志着我国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工作已经从实践向理论研究领域迈进。  相似文献   

18.
今天召开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现场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教育部5月下旬在云南召开的全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现场会精神;总结交流全省农村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事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石桥镇位于鄂豫两省,襄阳、河口、邓州三区(市)交界处的边远地区,是一所有五十年历史的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现有教师94人.18个教学班,1450名学生。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紧抓勤工俭学。尤其是近年来,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以教育教学推动勤工俭学活动,拓宽勤工俭学的途径,以勤工俭学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取得了“育人”和“创收”双丰收。多年的中考综合评估均列全区前茅,多次被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由开始的5000元左右增加到近年的年纯收入16万元左右。每年的勤工俭学收入除留20%用于扩大再生产外,其余部分分别用于改善办学奈件,解决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和特困生的学习、生活上的困难等方面。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科学》2005,(1):11-13
曾都区是鄂西北的一个农业大区,素有“神农故里、编钟之乡”的美称。近年来,我们坚持勤工俭学为教育服务、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努力拓宽勤工俭学渠道,大力发展校办产业,使全区的勤工俭学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2003年,全区校办企业达108家,资产总额突破4139万元,第三产业网点627个,从业人员1828人,实现利税3140万元。农业基地10500亩,种香菇和木耳达100余万桐,年循环养猪达3万头以上,取得了显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