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莉莉 《金秋科苑》2009,(5):27-27
人和现代修建的一些建筑物的确很了不起,称得上是人遣奇迹。然而,自然界也有许多建筑高手,他们的“作品”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以下是自然界七大建筑奇观:  相似文献   

2.
生态建筑与现代建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科技为人服务,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强调人定胜天。现代各种材料的出现和发展为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近代新的结构技术、智能技术、照明技术,使得现代建筑业超过任何历史时代,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生态建筑,所以生态建筑不一定是现代建筑,古代中国建筑讲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是生态建筑。但是由于现代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再能够照搬古代建筑的形式。所以现在的生态建筑可以经过古代的建造技术和现代的新技术相结合,造出既不同于古代也不同于现代建筑的生态建筑。使建筑作为人类活动在自然界存在的外在固定场所既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也能与自然界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3.
山水建筑──是指建筑与大自然完美结合体,山水泛指大自然环境,而建筑仍是人工营造环境。建设“山水建筑”不仅把大自然与建筑融成一体,而且要把艺术的美赋予建筑。山水建筑,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物化。在进一步促进这种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新的理念。山水建筑是需要的产物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因为要受到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当前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耗损等,所以不能轻视自然界和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古人曰:“山水广大,出度量宽宏之人;山水狭窄,出胸襟狭隘之人;四山端正,水清净,出光明正大之人…  相似文献   

4.
仿生建筑     
《百科知识》2009,(3):I0002-I0004
仿生建筑是指建筑以生物界某些生物体形象为研究对象,探寻自然界中合理的建造规律,并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创造出各种丰富的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说,仿生建筑也是绿色建筑,是活的建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思想、康德的"物自体"思想等从哲学层面阐明了"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及其统一,现代生态学则从知识论层面认证了这一问题。"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及其统一的思想,构成生态伦理学的人学根据;生态伦理学则昭示了人类对"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及其统一的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     
纤维素是什么呢?从它的用途来说,它就是“人穿的,建筑房屋用的,当作燃料烧的,写字、印书、印报用的,用来作战的,在我们的伤口上长上一层新的皮肤的”一种物质。从化学的观点来说,纤维素是属于醣类(碳水化合物)的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里面到处存在着;它是棉花、木料、稻草、果实和种子的外壳,谷类的麸子,亚麻等物质的最重要的组成分。其中棉花是自然界给予我们的纯粹的纤维素。所以棉花就成为了研究纤维素的一个出发点,是工业上极为重要的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7.
水作为自然界的生命源泉,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建筑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建筑灵气、动感的最主要元素。从节约水资源、促进自然博物馆水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开展自然博物馆景观水体水处理技术和屋顶雨水收集及回用的深化研究,可为上海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胡杰  杨璐 《科教文汇》2010,(19):183-183,206
康德哲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人为自然界立法"是康德在其1781年发表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出的,康德十分反对将人当成工具,他认为"人是目的",人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完善和完成,并且把人在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占主体性地位的这一思想进行了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顾海萍 《中国科技纵横》2010,(9):161-161,303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筑中景观设计的逐步完善,堆石造景已成为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构成要素之一。在景观设计中,它或是单块置石,或与土一起堆成山,或是多块堆成石峰,形成供人赏、供人品的石景观,它不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矿物质,它还蕴涵着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它成为表达中国人精神追求、寄托个人情怀的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10.
吴玥  黄云峰 《科技风》2022,(7):151-153
建筑是基于实用的原则,在自然界通过加工制造从而创造出的一种物质性实体,在加工制造的过程中,会依据美的规律,立足于审美视角,将建筑创设出更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在此过程中,自德国兴起、美国风靡的一种是通过知觉性活动获得整体经验的心理学研究—格式塔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美感的设计中,受于它对人们知觉的影响,为建筑美感平添了...  相似文献   

11.
解读"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它的实质在于,人类必须运用理性思维(合逻辑的推理)来整理加工感性经验,必须运用先天的理智法则来建构自然科学体系.人类运用先天的理智法则构建起的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之所以能被经验证实,是因为"人类头脑中的理性与自然界中被观察到的秩序具有一种深层的一致".此外,"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也是西方科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童谣 《科学大众》2014,(7):38-41
在动物世界,有很多建筑大师。鸟儿、蜘蛛、田鼠、毛毛虫等都是建“房”的“能工巧匠”。本期我们介绍的河狸,可以称得上是自然界里的一流建筑师,它们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获此殊荣呢?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元极学理论,从人天整体观的高度及其和的运化准则,探讨了解决因科技发展未能统筹规划整个自然界所带来的自然界生态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4.
探索自然界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自然界,生物类的生命和个体的生命的发生、存续、终结规定于自然,其价值能力也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从生物学哲学的角度看,人、动物、生物界、自然界万物皆有价值及价值能力,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生产力的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把建筑业整个从传统的手工业作坊转到大机器工厂中,把住宅视为住人的机器,批量进行生产。一方面体现了为人类建造的民主思想,另一方面,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对自然界模式的了解。在现代建筑的领域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方面人的自信战胜了大自然的自信,再一个是对大自然的漠视。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建筑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从技术上来讲,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正在不断地出现,但到目前为止,生态建筑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技术套路。  相似文献   

16.
浅析生态建筑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把建筑业整个从传统的手工业作坊转到大机器工厂中,把住宅视为住人的机器,批量进行生产。一方面体现了为人类建造的民主思想,另一方面,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对自然界模式的了解。在现代建筑的领域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方面人的自信战胜了大自然的自信,再一个是时大自然的漠视。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建筑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从技术上来讲,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正在不断地出现.但到目前为止,生态建筑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技术套路。  相似文献   

17.
五脏与自然     
人生活于自然界,无时无刻不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天以五气饲人,臊气凑肝;焦气凑心,香气凑脾,腥气凑肺,腐气凑肾;地以五味饲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人处于自然界,五脏外应五时,机体之内环境必须和自然外境统一,才能维持其生命。如果自然界气候反常,或是情志太过刺激,破坏人与自然的统一,扰乱了五脏之气的协调,疾病就会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18.
张守华 《未来与发展》2004,(1):14-16,19
一、坚持走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之路我们常听说听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但如果从环境、资源与人协调发展的角度看,一定的资源只能养活一定数量的人口,当人口生产超过自然界所能承受的限度,人类就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产生破坏作用。这种破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与自然界争资源,最终导致一些资  相似文献   

19.
浅论室内风景——水对室内空间氛围的营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在探索城市、建筑空间和自然的关系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共识。水是室内绿化中的一种自然景象,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水从单纯的物质功能状态逐步发展成为兼具艺术功能的水景。并从室外引到室内。水的形态设计构思常源于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水体。自然界的水体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室内水的景观具有观赏功能、游憩功能、生态功能、表现空间主题等功能,此外还有特殊的物理效能。根据其特点使用相应的手法营造良好的室内风景,也是未来建筑环境艺术及室内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论冬补     
沈小珩 《科学生活》2009,(12):28-29
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必然要受到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影响,从而形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是自然界万物由生至死的基本法则,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同样也不例外。人若能懂得掌握这个规律,顺应这个规律而养生,就能健康无病,延年益寿;反之,则容易染疾患病,难享天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