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央连续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做出重大部署,推动了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发展.根据2008年国务院办公室的<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报刊类改革分三步走:国有企事业单位主办的非时政类报刊在第一阶段完成改革,第二阶段是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主办的非时政类报刊,第三阶段是部委所办报刊,力争3年建立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完成重塑市场主体和培育战略投资者、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2012,(3):48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表示,2012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将深入进行,在推进报刊改革的同时,还将推动出版传媒企业的集团化建设和上市融资。柳斌杰介绍,报刊改革分为不同性质的两类。一类是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截至目前已有16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登记或转制为企业;剩下的一批今年上半年将启动改革,力争在十八大以前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任  相似文献   

3.
1月6日下午,2012年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在北京铁道大厦召开。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报告中提到,2011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发挥文化改革排头兵作用,不断取得新突破。柳斌杰表示,2011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有三大"深入"。一是深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列入首批改革的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全面展开,地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二是深入推动出版传媒企业落实  相似文献   

4.
《中国编辑》2011,(4):4-6
2011年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巩固提高、深入推进的关键一年。为此,新闻出版总署提出2011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十项工作要点,它们分别是:全面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完善和深化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继续推动出版传媒企业集团化建设和上市融资,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有序参与出版活动,加快推进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的改革,大力推进综合文化行政主体改革,深化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强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5.
赵少红 《新闻世界》2014,(9):277-278
非时政类报刊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攻坚非时政类报刊堡垒,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2011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核心工作,并给出了总的时限要求:全国非时政类报刊将于2012年9月底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  相似文献   

6.
传媒资讯     
《现代视听》2013,(6):1-2
我国确定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三个名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近日在新闻出版工作座谈会上表示,要继续推进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尽快提出确定"三个名单":提出和确定第三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名单并组织实施;提出和确定时政类和一般时政类报刊的具体名单,确保报刊出版事业单位改革与整个事业单位改革同步;明确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认定标准并制定分期分批名单。蒋建国还提出,不仅要着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中央部门单位组建专业性报刊  相似文献   

7.
业界资讯     
《新闻战线》2012,(3):111-112
柳斌杰: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扩大融资渠道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2月15日表示,2012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将深入进行,在推进报刊改革的同时,还将推动出版传媒企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2013年新闻出版行业改革发展12项工作要点: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实施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巩固出版发行单位改革成果,推动出版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党报发行体制改革;提升新闻出版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新闻出版惠民工作全覆盖;健全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  相似文献   

9.
在2009年1月召开的全国报刊出版管理工作会议上,一项重大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方案出台:根据中央及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精神,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面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2009年上半年将首先在辽宁、河北两省开展报刊退出机制试点工作.通过两个省的试点,逐步完善报刊退出的评估指标、退出流程及报刊退出后人员善后的工作安排等,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试行报刊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传媒》2012,(9):6-6
新闻出版总署: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对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办法》强调,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对现有报刊编辑部,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改革办法。  相似文献   

11.
"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定位为'新闻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提出要'在特定的出版资源配置平台上,为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在图书策划、组稿、编辑等方面提供服务.'对于民营书业来说,这是个利好消息.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于2003年正正式开始,2006年进入推进阶段,在2009年正式进入全面提速期.改革总体思路是:新闻出版单位按照经营性、公益性分类改革;推进跨地区、跨部门整合,培育大型出版集团;放松非公有出版准入,发展新兴民营出版生产力;鼓励部分走在前列的出版传媒企业开拓境外市场;落实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保障新闻出版体系改革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3.
管理     
《传媒》2012,(9):6
正新闻出版总署: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对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办法》强调,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对现有报刊编辑部,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改革办法。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2010,(3):1-1
重点完成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年底前完成中央首批非时政类报刊转制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下发了关于印发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六大要点勾勒出2010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决胜年的重点任务。"重点完成、全面推进,切实把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结合起来,大力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现新的跨越。"这是通知为2010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定下的基调。通知指出,2010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工作有六大要点。  相似文献   

15.
转企改制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化,科技期刊转企改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确定,柳斌杰署长在2011年1月11日于北京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深入推进报刊出版单位分类改革工作,除党报党刊等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按照事业单位的部署进行改革以外,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  相似文献   

16.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出版业突飞猛进,出版体制改革也取得重大进展.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2010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进一步推动报刊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报刊退出机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出版业突飞猛进.出版体制改革也取得重大进展。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2010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进一步推动报刊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报刊退出机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出版社体制改革的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也提上了日程,新闻出版总署提出要“引导和鼓励非时政类报刊出版企业加入大型报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①刊号属于稀缺资源,一个刊号就意味着一个资源平台.对各出版集团而言,当前图书板块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市场发展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伴随着各出版集团对报刊潜能释放的期待,市场上将带来新一轮的报刊整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央的强力推动之下已全面提速.作为文化产业领域最具意识形态特性的报刊业,也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转制"成为这一阶段的核心议题.2008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明确提出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三年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8日在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揭牌仪式上表示,加快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体制改革,是今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