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起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海难事件,不少人会想到“泰坦尼克”号。1912年4月15日,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超级客轮因撞上冰山而沉没海底,1500余人遇难,直到今天仍然有无数人为之唏嘘感叹。但其实.1945年1月30日,德国运输船“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被苏联潜艇击沉,船上9343名乘员遇难,这才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大海难。  相似文献   

2.
1912年4月15日凌晨2时20分,被誉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远洋客轮,处女航仅仅四天,就在大西洋中不幸撞上冰山,它和留在船上所有的人一起沉人了大西洋海底.这艘当时在世界船舶工业中独领风骚,代表了大英帝国霸主地位的远洋客轮撞上冰山后,便迅速沉没了,其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1994年,加拿大国防部实验室在麦克唐纳·布里奇的领导下,对打捞上来的碎片进行了研究,发现“泰坦尼克”号的钢板与现代钢材完全不同,性脆易碎,几乎毫无延展性,在“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后,船体钢板宁折不弯,在海水压力的扭曲下纷纷断裂,使“…  相似文献   

3.
1985年,美国著名海洋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在大西洋海域发现了沉睡多年的“泰坦尼克”号残骸,震惊世界。20年后,63岁的他又提出一项大胆设想:利用可以遥控的水下机器人,在海底对“泰坦尼克”喷漆,将其变成一座“水下博物馆”,让游人通过水下遥控摄像机参观。巴拉德希望,这一计划能够唤起国际社会对保护沉船遗址的重视。但是,他的这一离奇构想却遭来考古学家嘲讽。遥控机器人海底喷漆鉴于沉船破坏形势严峻,巴拉德提出一项大胆的文物保护计划:利用可以遥控的水下机器人,对已经严重腐蚀的船体进行喷漆保护,将“泰坦尼克”号变成一座座落在海床…  相似文献   

4.
记忆四月     
1626年4月9日,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逝世。培根生于1561年,早年在剑桥神学院学习,后从政。1621年因受贿被解职,晚年从事哲学和科学研究。曾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因此,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1912年4月14日,英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误撞冰山而在距离纽芬兰150公里处沉没。船上2224人,有1513人遇难。1970年4月22日,美国哈佛大学25岁的学生丹尼斯·汤斯为关心地球环境,积极发起并组织了规模浩大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美国3000…  相似文献   

5.
1912年4月10日。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整个世界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可谓是精彩纷呈,奇迹迭生。人们已经开始对这似乎永无止境的科技进步感到有些飘飘然了。在那时,还有什么比“泰坦尼克”号——这艘有史以来人类创造的最大、最豪华的客轮的下水远航更能显示人类对自然的掌握呢?但是4天半之后,也就是1912年4月14日,整个世界都改变了这种看法。“泰坦尼克”号这艘“梦之船”的首航在一场令人难以理解的恶  相似文献   

6.
柘子 《课外阅读》2006,(10):34-35
“哥德堡”号是18世纪瑞典船队中最大的一艘,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远洋商船,是整个造船业的骄傲。 1745年9月2日,满载中国瓷器、茶叶和丝绸的“哥德堡”号在距目的地——哥德堡港口仅一公里的地方意外触礁沉没。就像二百年后出现的泰坦尼克号一样,变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团。  相似文献   

7.
何传跃 《现代语文》2005,(10):35-35
写作材料: 1912年4月的一个凌晨,世界超级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与冰山相撞而沉没,1502人掉进冰海后因体温迅速下降仅几分钟后就全部罹难。2004年加拿大东部时间1月19日上午,一名49岁的中国男子却在这片“死亡冰海”中奋勇搏击了37分32秒,创造了人类挑战极限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8.
《少年科学》2011,(12):2-7
1912年,“泰坦尼克”号是最大、最豪华的客轮。它非常讲究舒适性,装潢与最高级的酒店一样讲究。  相似文献   

9.
1912年,“泰坦尼克”号是最大、最豪华的客轮。它非常讲究舒适性,装潢与最高级的酒店一样讲究。  相似文献   

10.
《合二为一》是诗人哈代为“泰坦尼克”号失事而作,诗歌表现了诗人关注人类命运的一片真诚,十分富有哲理,反映出哈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仅73秒就发生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当天,宇航局即成立了7人临时调查委员会。2月3日,里根总统宣布成立总统调查委员会。总统调查委员会经过4个多月的调查,得出的结果确认“挑战者”号爆炸是由于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连接处的“O”形密封圈因设计上的缺陷和气温过低导致失效而  相似文献   

12.
<正>体验式教学以强化学生的体验为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为出发点,以具体、直观地理解文本内容为教学目的。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体验式教学达到教学目标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述了1870年“诺曼底号”邮船在夜航中与“玛丽号”货船相撞的事。在两船相撞后的危急关头,“诺曼底号”邮船的哈尔威船长沉着冷静,从容指挥,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成功撤离了全部人员,自己却和轮船一同沉入大海。  相似文献   

13.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83年11月建成,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三架航天飞机,代号为OV-103,前两架“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号已经分别在2003年和1986年撒寰而去。“发现”号于1984年8月30日进行首次飞行,第一次出征就出色地完成了向太空运送三颗通信卫星的任务。它服役至今差不多已有21年时间,共完成了30次飞天任务,比其他任何一架航天飞机都要多。除了“经验”丰富外,“发现”号还以两次被选中执行“重返太空”任务而驰名。第一次是在1988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空难后,是“发现”号承担起复飞任务,…  相似文献   

14.
它沉没在距离终点900米处一个14岁亲历者的勇敢奇历“哥德堡”号是18世纪瑞典船队中最大的一艘,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远洋商船,是整个造船业的骄傲。1745年9月2日,满载中国瓷器、茶叶和丝绸的“哥德堡”号在距目的地——哥德堡港口仅一公里的地方意外触礁沉没。就像二百年后出现的泰坦尼克号一样,变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团。从1991年起,瑞典历时十年,对照打捞出水的遗物,复制了仿古又不失华丽的“哥德堡”号木船,让“哥德堡”号复活了。2005年10月2日,复原再造的“哥德堡”号满载着从原船上打捞上来的中国瓷器、香料和丝绸等,从瑞典启航…  相似文献   

15.
让爱永恒     
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神奇的力量。爱,如春雨,播洒在每个人的心间,催生着希望。世上有万般情感,但倘若逐流溯源,源头必定是爱1912年,“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触冰将沉,由于救生设备有限,有人提出让老人、小孩和妇女先上救生艇。这是怜惜、保护弱者之爱。一艘救生艇最后抱上去两个小孩子已经满载,不能再带走他们的妈妈了。看着即将永别的亲生骨肉,她绝望地痛哭起来:“我是他们的妈妈呀!”这是出于母XIANG爱。这时一位女士毅然走回了“泰坦尼克”号,换孩子的妈妈上了救生艇,只留下一句话:“孩子不能没有妈妈。”世界在那一刻静默。多么平凡…  相似文献   

16.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在大约14000米高空爆炸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酿成了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惨剧:事后调查委员会指出:失事的直接原因是O型密封圈失效,而造成其失效的原因是地面低温:1962年美国的“民兵1型”洲际导弹和1971年法国一火箭因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电脑》2009,(5):I0002-I0002
1912年4月12日深夜.超豪华巨型客轮“泰坦尼克”号不幸在纽芬兰附近海域与冰山相撞.冰冷刺骨的海水无情地涌入船舱,死亡的阴影笼罩了船上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八斤  WHOI 《小学时代》2012,(9):8-15
“鹦鹉螺号”深潜器非常擅长水下搜寻。它曾于1987年、1993年、1994年、1996年和1998年多次对泰坦尼克沉船进行了探测。 “鹦鹉螺号”还被多次用于搜寻、找回海上失事飞机残骸的工作,可谓屡立战功。这不,前不久,法国航空公司一架A330客机在大西洋海域上空失事坠海。为尽快找到失事飞机上的“黑匣子”(用来查找飞机失...  相似文献   

19.
小说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情节发展、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要素.《“诺曼底”号遇难记》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经典作品.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不清、千篇一律、千课一面的现状,我按照“彰显文体,着力语用”的原则,在《“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1967年秋,美国的“阿尔文”号潜艇在大西洋百慕达执行海底考察任务。当潜艇潜至80米水深时,一股暗流袭来,艇身剧烈晃动,尔后就像陀螺一样在水底打起转来。这种突如其来的反常水文现象,使“阿尔文”号艇长G·杰克逊惊出一身冷汗。难道“阿尔文”号要在百慕达海底遇难?随后,他又从监控室内的监视器上发现,“阿尔文”号莫名其妙地闯入一团与海水完全不同的异常液体中。G·杰克逊艇长立即下令潜艇紧急上浮。当“阿尔文”号浮至水面时,发现底下有一个直径达500米、厚度约60米的异常液体圆盘在快速打转,并慢慢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