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泽东“劳资两利”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资两利”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建国后一段时期处理私人企业劳资关系的主导思想。20世纪20年代前期,毛泽东在领导工人运动中已经萌生了“劳资两利”的思想。1934年,毛泽东初步提出了这一思想。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劳资两利”的思想趋于明确和具体。建国初,毛泽东仍然坚持和实践着这一思想。毛泽东“劳资两利”思想提出的依据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民主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在特定时期利益的共同性;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地位和作用的双重性;党使劳资双方接受“劳资两利”政策的可能性。为了落实“劳资两利”的思想,毛泽东主张,既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工人权益,也要保护资本家的正当赢利;要通过劳资双方订合同、采取合理步骤和以不影响生产为前提解决劳资纠纷;纠正党内对劳资关系的“左”倾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2.
“五反”运动之后,私营企业内出现了一些新的劳资矛盾,这既损害了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因此,国家及时采取调整劳资纠纷的各项措施,如规定劳资两利的企业利润分配原则,确保企业合法盈利;积极引导劳资双方签订劳资合同;建立健全私营企业的工人监督组织;开展劳动竞赛等。这些措施为解决私营企业内的复杂劳资矛盾,理顺劳资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使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劳资关系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后,劳资关系紧张,刘少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劳资两利"的主张,即要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的剥削;在发展生产的前提下争取工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资协商机制和加强对劳资双方的教育来解决劳资争议等。他的主张对于正确处理劳资关系,提高劳资双方的积极性,确定政府在劳资关系调节中的主导地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国民党官方的倡导下,"劳资合作"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主流话语。可是,劳资之间对各自在合作中的地位认识不一,官商之间对劳资合作的责任分担分歧重重,出现了合作之声不绝于耳,合作行动难觅踪迹的局面。其原因在于,劳资两方虽然都有合作的主观愿望,但政府未能保持其劳资政策的持续性,也未能承担其社会责任,劳资合作的外部环境不佳;而同处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之下的劳资双方都在为维持生存而奋斗,为谋求合作所作的让步太少。  相似文献   

5.
"刘健案"在中国体坛造成的影响已经远非一般球员与俱乐部的简单劳资合同纠纷可比,其中牵扯到的"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球员契约精神缺失"、"俱乐部维权无门"、"行业仲裁合法地位"等直戳中国职业足球的阴暗面,更直观反映了中国足球法制建设的滞后、职业合同管理的混乱及俱乐部维权的无奈。本文围绕"刘健案"庭审、鉴定、裁定等环节存在的明显瑕疵进行法学分析,以期为中国职业体育法制建设和我国体育法学的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美国劳资集体谈判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把集体谈判作为制度化分配经济权力的法律手段和劳资双方利益博弈的重要法律制度已渐为美国社会各界接受。美国主要工会组织财产法律观的变化,强调要工会应严格遵守劳资合同的义务,并把工人自愿结社和集体谈判视为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内提高劳工物质生活条件的两大政策支柱。为此,劳联极力倡导建立“法理社会”。美国社会的政治主流、经济学者和法律学者等对劳资合作予以积极的回应,倡导创设某种社会机制,强调通过法律制度的设置,确保工会在与资方的利益博弈中,通过集体谈判与资方分享企业利润分配的决定权,使工人的收入在总国民收入中占一个适当的比倒,以稳定和提高工人的社会购买力,使劳工和资方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在美国企业界中,为数不少的“开明的”雇主也在其管理的企业中运用劳资集体谈判方式协调劳资关系的管理。劳资集体谈判思想的变化,推动了美国劳资集体谈判制度的出现并成为劳资关系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7.
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劳动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评价与应对?文章深入剖析了“劳资冲突说”和“劳动者分层保护说”。“劳资冲突说”认为资方劳方之间存在阶级冲突,作为整体的有产者和劳动者在经济上的权利和地位处在此消彼长、尖锐对立的状态。“劳动者分层保护说”则认为,不宜将劳动者简单地视为一个阶层,而应分为四个阶层,各个阶层的利益有同有异,应根据各自特点采用不同的保护策略。当前劳动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底层劳动者保护不够导致的,并不能因此而认为劳资双方存在尖锐的阶级冲突。这两种学说在劳动法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调整原则上均存在着分歧,并影响着当前的立法。  相似文献   

8.
1700—1760年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准备阶段,此间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迁,致使劳资冲突日趋激烈。工资待遇是劳资双方斗争的焦点,劳工采取各种方式同雇主斗争,雇主也毫不示弱地进行防御和反击。劳工结社的兴起、冲突的频繁性及暴力性是这一时期劳资冲突的主要特征。本文认为,受家长制保护主义的影响,英国对于初露端倪的劳资冲突进行了较为积极的立法干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关系,有利于生产及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NBA选秀     
《高中生之友》2008,(6):50-51
状元秀就是NBA的球队每年选择新球员的大会上第一被选中的,英文叫做T he NBA form dollar shows。按1999年1月劳资双方共同签定的合约,一名球员的年龄在18~22岁之间,选秀当年没有参加美国的任何大  相似文献   

10.
以“共同决策”和“集体协议”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德国劳资舍作制度是德国有效处理劳资关系的特殊机制。它以合作而非斗争为基础,协调两大阶级的利益,缓和阶级矛盾,保持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利率是货币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和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该文将利率理论区分为微观利率理论和宏观利率理论,前者研究利率的产生和本质,后者研究利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梳理利率理论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演进历程,为利率理论的未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随机利率下的消费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研究经典消费模型和今年我国利率上调的实际情况,在收入是确定的假设下,建立利率是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的消费优化模型.利用随机模拟和遗传算法求解此随机优化模型,得到了消费者选择的最优消费和最优消费效应.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利率变化时,消费者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住房公积金资金运行的重要工具——利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次提出了住房公积金利率管理的五大原则,并对利率设计应考虑的社会经济和国家政策两个层面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列出了当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立和完善富有弹性的利率形成和管理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缺乏学习兴趣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学习兴趣缺乏对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协作治理过程中存在着同区域和不同区域间合作主体的利益冲突,为了避免各合作主体的利益冲突,以太湖水污染治理为例,集中对水污染治理过程中的相关主体利益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发生冲突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协作参与各方应该如何从转变理念,强调合作共赢、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构建利益约束机制和健全利益共享保障机制等4个方面实现协作过程中的主体利益协调。  相似文献   

16.
提高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对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学生对大学物理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解题兴趣是影响解题活动的重要因素.在解题教学中培养解题兴趣,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需要关注解题兴趣的来源.从兴趣分类的角度阐述解题兴趣的来源,为解题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2006年4月28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是打响了2006年宏观调控的第一炮,这也是对当前投资增长过快发出的警示信号。本文从利率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和发挥利率作用的前提条件等方面浅析我国政府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进行宏观调控当前经济中投资过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虽然不少法官对利益衡量概念和运用没有完整的和系统的认识,但利益衡量方法在司法审判实践中的运用却十分普遍。利益衡量的本质是一种主观作为,该方法在实践中的操作和规范并未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足够关注。为此,本文利益衡量的构成要件以及实践进路进行分析,以期对开拓利益衡量思路、规范利益衡量程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目前在理工科各院校普遍开设的概率统计课程为例探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主要分析了兴趣不足的成因,阐述了作为高校教师如何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培养学习兴趣,进而提出在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