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阿荣 《科学与文化》2006,(11):53-53
初三学生晓明,一次与一女同学在操场上相遇,双方对视后,他感到自己脸红了。此后,他总是怕同学看出自己对那姑娘有好感,更怕自己脸红。他总感到别人在说他早恋、不正派,心里很紧张。他想控制这种情绪,但越控制心里越恐惧。到了后来,见了别的女同学,甚至男同学,都感到不自然。近一段时间,无论见到熟人还是陌生人,他都脸红、心慌,感觉无地自容,以致于见到人就远远地避开。他觉得心里特苦恼,甚至有时想到了死。  相似文献   

2.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了。"进入工作岗位后,我始终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我爱我的教育工作,我爱我的学生,我也努力用春风化雨般的情怀关爱着我的学生,用自己的信念和执着收获着做教师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正一名音乐学院的学生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超高难度……"他翻着乐谱,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谷底,消失殆尽。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随这位新的指导教授学习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他勉强打起精神,开始用自己的十指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教室外面教授走来的脚步声。指导教授是一位极其有名的音乐大师。授课的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的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练,回去继续好好练习!"教授下课时,如此叮嘱这个新学生。  相似文献   

4.
王卫国 《知识窗》2013,(10):1-1
近日,读完了普利策奖得主弗兰克·迈考特继《安琪拉的灰烬》后的又一部力作《教书匠》,该书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用辛辣诙谐的文字回顾了作者30栽从教生涯的苦涩与甘甜,讲述了作者从稚嫩走向成熟的精彩人生。作者从不吝惜对自己的嘲讽,从不否认与学生似敌似友的关系,幽默和善良也从未在教学中缺席。他从不向学生灌输什么,而是在春风化雨中教会了学生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讲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阮小七是个有创新思维的学生,热心的他常常用自己编的趣题考大家。所以他成了班里的焦点,时常被同学围成一圈。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广大教师议论的中心、研究的课题。这里所说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生缺乏自信心是个较普遍的现象,如何帮助他们寻找自信心。树立自信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高职教育不是次等教育,帮助弱势学生寻找难得的机会表现自己,帮助有个性特长的学生肯定自己,帮助问题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帮助朴实无华的学生全面看待自己,帮助自傲的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有了自信心就会以一个成功的。态进入社会,就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和希望。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心理学在激发学习兴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同人的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平时对某种学科的兴趣,往往与任课老师的态度有关。他喜欢你,就会喜欢你教的课程,反之,他就会对你教的课程产生厌倦。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老师应重视感情投资,要以自己真挚的爱心唤起学生的共鸣,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信心百倍地迎接学习任务。那么怎样才能营造良好情感气氛呢?  相似文献   

9.
五十年播桃种李,半世纪芬芳满园。为了让学生成为功底深厚、素质全面的外科医生,吴孟超把自己的一切都教给了学生。“很爱才、善育才、会用才。”人们这样评价吴孟超。 杨甲梅教授是吴老的第二代学生。“他的字写得特别认真”,吴老笑呵呵地对我们说。谈起这个得意门生,他眼里满是慈受与骄傲。“他是我重点培养对象之一,人很踏实,正派,也非常积极上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颜林 《知识窗》2011,(8X):69-69
<正>魏书生老师在他的报告中不止一次地讲到他是一个懒人:让学生自己制定计划、自留作业、自己设计考题、自己批改作文、自己管理自己。如果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那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两个字——偷懒。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一些教师太勤快了,以至于学生变懒了。相反,"懒"教师教出来的是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一名大学教授,出版过很多书,办过很多讲座,名声在外。但他依旧兢兢业业地备课、讲课,带领学生做科研。空闲时还和学生们一起在图书馆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丰盈自己的内心。别人不解,都说,像他那样的人,完全不需要再那么勤奋努力地学习、不需要那样勉强自己,只凭着现有的名声,就可以安度余生了。他听后,只是微微一笑,并不作答。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管理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特别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班级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更是对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确保班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班主任应该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班级管理办法,用自己的真心与爱心,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其他任课老师共同协作,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思想品质以及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闵利平 《发明与创新》2011,(1):I0017-I0017
这项衬衫速成技术是莫奈·托里斯博士和他在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的研究团队的发明成果。 他一直想制作没有接缝、制作简单、穿起来舒服贴身的衣服。他跟同事一起研制出了用棉纤维、聚合物和溶剂做的衣料罐。拿自己喜欢的颜色,往身上喷。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内心的状态可以从语言中察得,而改变说话的方式,也可以改变内心的状态。我们可以从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中看到他信心不足,作为家长和老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用恰当的语言评价自己,以此来改变学生的内心状态。  相似文献   

15.
罗丹砍手     
罗丹砍手法国的大雕塑家罗丹花了许多时日塑造了一尊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的雕像,自己欣赏了许久,觉得十分满意。而后他将追随他学艺的几位学生找来,希望他们评点评点。学生们来了,一见“巴尔扎克”,立即被它的栩栩如生吸引了。“老师,这双手象极了!”“呵,真是一双...  相似文献   

16.
向云良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24-124,29
1、学习素描不仅是技术的训练,也是观察方法的感受,认识和思维的训练。2、画石膏几何体十分重要,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一环节解决。3、在石膏几何体素描训练阶段首先要学会抓形,要抓形准确就必须整体观察与比较,在不断的比较中建立整体感。4、勤画速写,眼脑手默契配合是素描的长期作业所不可替代的。5、老师的任务应该是指导学生,锻炼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反应。他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原则,基本的要求——塑造形象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敬双 《科教文汇》2007,(3X):64-64
小语新大纲明确指出:“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个性:”而研究性阅读正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它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要求学生用研究的方法会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阅读专题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研读是一种探索,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它把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了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这就使每个发展水平有差异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研读来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阅读能力,使自己的个性获得最优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残的背后     
2007年1月13日的傍晚,小林又用刀划自己的手腕,他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用刀片一刀刀割自己的手臂了,唯有在自残的时候他才能感觉心里平静了许多。他手臂旧伤连着新伤,新伤口上还留有刚刚划过的血印,整个手臂伤痕累累。他为什么要自残呢?  相似文献   

19.
李少白审美     
他说:“一个拿相机进行审美的人,就是在客观世界中用真实的事物,去表达自己主观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0.
会听才能学进去,会说才能讲出来,在众多交流活动中,听说方面占着相当大的比重:听是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说是输出信息,是用口语表达形式表达自己所闻所想。两者相结合,成了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也提出:(低年级学生)应能认真听别人的话,了解其主要内容,能简要讲述自己所见所闻,因此,努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