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称呼语一般是单独使用的、有定的,但称呼语因其所体现出来的人际关系温度计的作用,又使得它最富有创造性、最具灵活性。在这方面,“我的+称呼语”就表现出了一些颇耐人寻味的特点,它在具体的人际交往中体现了4种类型的语用含义:彰显自我、讨好对方;责备与撮哄兼具;赞扬、套近乎;厌烦、埋怨。  相似文献   

2.
"同志"称呼语的语义功能与语用条件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陆语言交际中,"同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称呼语,它不仅是政治语言中最常见的一个称呼语,同时也一直被认为是大陆社会人群最合适的泛尊称.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同志"的语义和语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政治语言中,除了正式场合,"同志"已经不能简单地被视为"同一政党成员的互称";而作为泛尊称,它也正日益被另一些称呼所替代,这些称呼语或为传统西式称呼语的复活(如"先生"小姐"),或为专指性称呼语的泛化(如"师傅"、"老师"、"老板").这不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思想文明意识变化的一个表征.  相似文献   

3.
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日常交际有着重要影响,称呼语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跨文化规约中使用称呼语必须遵循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加强对称呼体系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的了解,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失误,这对培养人们得体的称呼语使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交际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姐"称呼语的泛化及其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小姐"称呼语使用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它泛化的趋势.通过对它泛化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学成因、言语交际功能以及它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的特点,说明"小姐"称呼语的泛化决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并预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交称呼语.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变化,日常言语交际中“美女”“帅哥”等称呼语流行起来。文章以汉语中的流行称呼语“美女”为对象,重点从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学视度,解读流行称呼语,旨在指出:流行称呼语在互动性人际交往中,具有很强、很丰富的动态语境特征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流行称呼语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以言行事以及如何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6.
在言语交际中,称呼语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称呼语的选择充分地体现了交际双方的地位和关系。称呼语的改变可以体现说话双方情感、亲疏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人际关系的改变也体现在称呼语的改变上。人际关系和称呼语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讨论人际关系发展的五个阶段中,说话者双方称呼语的演变,以揭示称呼语背后所隐藏的人际关系变化及交际双方的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7.
称呼是谈话者之间对相互关系的语言表述。遵循称呼规则选择称呼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但称呼语码的选择有时会明显地违背称呼规则,谓之称呼的有标记语码转换。它是理性的,而不是随意的。在称呼有标记语码转换过程中,发话者借助于称呼的有标记意义,来体现其在交际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动机,诸如表达短暂态度、改变权势、社会联结关系、表示讽刺等。  相似文献   

8.
称呼语变换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称呼语是交际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交际中的许多意义 ,往往是通过称呼表达出来的。它的变换体现了说话双方感情、亲疏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有其丰富的语用含义。恰当的称呼语有助于人们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9.
称呼语作为一个简短而又敏感的语项最能反映交际双方包括权势和社会距离、身份和地位等各种关系,因而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选择恰当的称呼语是说话者社会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汉英社会称呼语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制约称呼语选择的因素,它不仅有利于人们了解文化的差异,也有利于教学中改善针对称呼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称呼语是说话人对人际社会角色关系的指示语和交往心态的定势语。它既可以作为双方交谈的起始语,又可以作为交谈过程中的调节语和话题转换语。称呼语是人们言语交际中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语言形式。我们汉民族有几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在人际交往中,历来都很重视称呼语的使用,用称呼语合宜地表示自己和交谈对方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用称呼语鲜明表示自己对于交际对象所持的态度。由于世世代代的继承与发展,现在,我们已建  相似文献   

11.
When people use language,they do not only try to get another person to understand the speakers’thoughts and feelings but also define their relationship to each other in a subtle way at the same time,on the other hand,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lso affects people’s use of language.In daily life,people may meet others with different social status,age,sex,etc.How can people adopt appropriate address forms to different persons?In the essay,the author analyzes two aspects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power and solidarity,which influence address forms.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使用的称呼语不仅体现了人们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表明了交际双方的地位、身份等。按照功能语言学的翻译观,称呼语的翻译不仅要实现其概念功能,更要实现其主要功能——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各自独特的称谓语,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文化特征。其中不乏性别歧视的称谓语,但也有民族文化的自然产物。文章探讨两种语言中称谓语差异产生的社会、历史渊源,比较其深层文化内涵,旨在解读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和自然文化产物之间的关系,以消除误解。  相似文献   

14.
杜蕾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40-143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不同性别、年级、经济状况的7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为42.71%,其中有34.43%的大学生与他人相处存在一般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有8.28%的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四个维度的困扰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交友困扰、交谈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待人接物困扰。(2)男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男生只在异性交往方面高于女生。(3)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交友困扰和异性交往困扰方面有显著差异。(4)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有显著差异。困扰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大一、大四、大二、大三。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研究权势与等同关系下"老"与名词或代词结合构成的流行称呼语在汉语日常交际中所体现的交际者社会关系。研究发现:由于此种称呼语本身意义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其所代表的交际者的社会关系具有了权势与等同两种关系并存的特征。因此,交际双方要立足于语域,依据权势与等同关系进行交际关系分析之后,再进行合理的称谓选择。  相似文献   

16.
“差序格局”的消解与和谐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际关系的差序性为本质特征的“差序格局”,在当代中国农村依然广泛存在,并发挥着不可轻忽的消极社会作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障碍。要尽快完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努力促进“差序格局”的消解。消解“差序格局”的关键,在于用市场经济全面、彻底地取代小农经济。  相似文献   

17.
Youth in grades 3, 6, 9, and 12 were interviewed about their beliefs regarding athletic excellence. A set of open-ended questions assessed beliefs about the source of athletic ability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xcellent athletes and others. Respondents also rated excellent athletes on a checklist containing various physical,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interpersonal traits. Younger children were less likely than adolescents to differentiate excellent athletes. All participants, but especially adolescents, attributed greater physical skills to highly competent athletes. All but the third graders thought excellent athletes were different from others in terms of cognitive skills (e.g., attention, concentration), and adolescents believed excellent athletes also differed from others in terms of attitudes (e.g., motivation, determination). Older males were more likely to believe that athletic excellence was due to natural ability, whereas older females were more likely to attribute excellence to early social support and facilitation.  相似文献   

18.
钟声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10):123-127
文章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为基础,从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四个方面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讲进行人际意义的分析,旨在说明语言的选择和人际意义的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就职演讲这种特殊演讲题材下语言选择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9.
WU Xue-ping 《海外英语》2014,(5):142-143,155
This paper,as its title suggests,will mainly focus on the translation of address te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 proposed by Halliday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e everlasting headache in translating,which is caused by culture difference.With examples taken from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the author came up with the idea that,in order to achieve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ng the address term which differs greatly from culture to culture,region to region,even group to group,we should carefully analyze 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 conveyed by the address term in source language,and then translate it into the corresponding one which may bare similar meaning in target langu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