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图书库存     
图书库存是图书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暂时停滞。由于图书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同步,流通环节中就必须有一定量的储备来弥补这个差异。所以,图书库存是书店维持正常经  相似文献   

2.
图书的价值形成于编辑出版过程,实现于流通过程。通过再生产过程中的流通过程,实现图书实体和图书所有权从出版社向读的转移。除出版社直销业务外,图书的流通一般都是由图书经销商来完成的。图书经销商是出版社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但图书经销商构成  相似文献   

3.
图书是一种社会产品,只有在社会上流通,才能实现图书的社会功能,才能为社会所承认。图书流通有商业性流通和非商业性流通两种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性流通日益重要,成为图书流通的主要方式。而图书的商业性流通意味着图书已成为一种商品。在我国历史上,图书是怎样获得商品性、如何进入商品流通领域的?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500多年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建立了统一政权。从化史角度看,秦的统一是中华化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与图书流通更有直接关系。秦始皇用10年时间,先后灭亡六国,在东至大海、西达陇右、南越五岭、北抵阴山的广阔版图内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不仅具有政治上大一统的意义,而且从此开始整合多元化,奠定了中华化共同体的基石。对图书流通采说,秦的统一大业提供了图书流通全国的新概念,从此以后,图书可以在“四海一家”的广大空间内自由流通,诸侯国的壁垒和障碍一扫无余。“流通全国“意味着图书可以流入多民族的四境之内,广泛发挥其化传播职能。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和人种交流带动了图书的国际流通,图书既有输入也有输出,但这个时期图书的国际流通基本上是单向的,一方面中国从国外主要是天竺输入佛经,另一方面中国向国外主要是朝鲜和日本输出儒家经典和佛教文献,国与国之间图书的双向传播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6.
基层图书流通站建设是一项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对基层图书流通站定位的探讨和北仑区图书流通站建设实践的分析,提出了北仑区图书流通站未来发展方向是在现有图书流通站的基础上,从地域、行业、群体、均衡等方面进行总量调控和布局,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图书馆以实体图书馆为中心,每次借还图书都要到图书馆,这会影响到图书资源配置的效率。开放图书馆的借阅系统,让图书在读者之间进行自由借还,可形成图书的借阅漂流。论文通过理念阐述、流程规划和制度设计,勾画出图书流通的全新图景。  相似文献   

8.
图书流通从早期的单一渠道正向着多渠道、少环节、大流通的格局发展。本文详细考察了现有的各种图书流通渠道 ,以试图寻求出更符合我国实际的、理想的图书流通渠道。  相似文献   

9.
浅议调整和优化图书发行产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图书发行管理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大流通、大市场的出版物流通格局.但是,由于多年形成的传统管理思想的"惯性"作用,我国的图书发行管理体制改革无论是深度和广度,还都与市场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如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的产业结构问题就比较突出,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图书发行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深化.因而笔者认为,改革和深化我国图书发行管理体制,应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因为结构是体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图书发行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就比较集中地反映在结构问题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图书流通史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图书的生产和流通集中地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体现了民族智慧的积累,因此图书流通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图书的流通首先是精神产品的传递交流,同时又以商品形式参与全社会商品流通过程。图书生产的二重性构成图书流通的特性。这是《中国古代图书流通史》对图书流通史的阐述。这部30余万字的著作是由李瑞良撰写,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的。全书分为:“周秦时期的图书生产  相似文献   

11.
生产出来、通过市场买卖而到达读者手中的图书是一种商品。与其它商品相比,图书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图书的物质形态仅是其内容的载体,而其内容才是图书使用价值的主要承担者。图书是商品性与思想性、知识性的统一。图书的思想性一面,使得图书的生产流通往往受到比一般商品更多的行政干预。图书的商品性一面,决定了它的生产、发行必然受到商品经济规律的制约。本文所论则是基于图书的商品性,探讨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在流通过程形成商品储存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并从商品流通规律的角度考察目前我国发行工作中的某些现实问题;而对于由于图书的思想性所理应受到的行政干预则多不涉及。  相似文献   

12.
从图书借阅资料来分析提高图书流通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流通率是衡量图书馆藏书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对大学生读者的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图书流通率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了图书流通产业概念的基础之上,根据市场结构类型和特点,重点分析了图书流通产业的市场结构,最后,提出了促进图书流通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事业史》全面、系统地描述了周秦至近代的我国图书事业发展的历史。全书不仅仅限于图书的编纂、典藏,还包括图书的刊印、流通、目录学研究,以及近代图书事业的兴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统计分析是图书流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它对于了解读者需求和阅读倾向,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图书流通综合统计分析综合统计分析是把图书流通的数量变化,按类别、文别、借阅人数、  相似文献   

16.
任何图书都有一定的书写工具和用以书写的物质载体。图书的流通受到物质载体的制约,要了解早期图书的流通情况,必须知道早期图书是什么形状、如何制作的。 文字产生以后,就有相应的写刻工具和记载文字的载体。从简单的文字记载到图书的产生,有一个演进过程,同样,从原始的文字载体到图书的物质载体,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研制的"微型机图书流通系统"(WD-TLX)和"微型机图书情报管理系统"(WD-TQGX)于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三日通过了技术鉴定."微型机图书流通系统"在总结了国内这方面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使用了汉字输出并实现了信息压缩技术."微型机图书情报  相似文献   

18.
西周以前,“学在王官”,图书处于封闭状态,除史官世袭相传外,几乎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图书流通。春秋以后,“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下移,图书流传由静态转入动态,逐步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图书流通热潮。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是儒家创始人孔子。 孔子与早期图书流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图书附盘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著录、流通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图书为根本,科学著录,利用虚拟光驱技术实现网络流通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书评应成为图书控制的一种有效形式。书评的生命在于随变而适,根据图书生产和图书传播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书评品种和类型有针对性地实现对图书的控制。在图书生产领域提出了“版前书评”概念,讨论了其实施生产控制的具体步骤。在图书流通领域,提出了针对图书的纵向流通和横向流通的不同书评类型,并提出通过浓缩性书评以颠覆“选者”的先入之见,直接面向个体读者,真正实现书评的图书控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